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6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5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技术测量 气液两相泡状流局部参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应用双头电导探针技术测量气泡局部参数,从而揭示了气液两相泡状流的内部流动规律。成功地设计了一种能够快速可靠测量气泡局部统计参数,包括空隙率、气泡速度、气泡尺寸、界面浓度等的电导探针系统。发现探针尖部的导通距离、沿流动方向两探针间的距离和两个探针针尖的间隙是设计电导探针的关键尺寸。  相似文献   
52.
本文阐述国产300MW直流锅炉采用的ψ22×5.5mm四头碳钢内螺纹管高压汽水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和摩擦阻力特性的试验研究结果。沸腾传热试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9.8~22.6MPa,质量流速G=650~1750kg/m 2·s,内壁热负荷q=200~610kW/m 2。摩擦阻力试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9.8~20.6MPa,质量流速G=1530~3560kg/m 2·s,蒸汽干度x=0~1.0。通过试验,得出了内螺纹管的壁温变化规律、发生传热恶化的条件、抑制沸腾传热恶化的效果及两相流摩擦阻力的计算式。还提出了一个反映内螺纹管的结构参数对其传热特怀影响的无因次数,并对几种头数相同的内螺纹管的传热特性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水平布置的、壳管式换热器中的气液两相流冲刷管束时的流动阻力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段采用壳管式换热器模型,沿长度方向用三块折流板将管束分成四个冲刷流程。当气液两相流从一端进入并冲刷管束时,分别测量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并用分相流动模型进行分析,得到良好的计算关联式。图6参9  相似文献   
54.
φ800玻璃钢夹砂管的施工与监理技术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政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雨、污水管道技术性能的要求日趋提高。国内外市政建设技术人员经不断努力创新,推出了新型的施工方便、劳动强度低的玻璃钢夹砂管。该种产品正在不断替代陈旧的钢筋混凝土管。在工程实践中通过对拉森钢板桩入土深度、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基坑抗隆起等验算更显现该产品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气淮两相流流型BP网络识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气液两相流流型的客观、自动识别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本以U型科垂直上升段内空气水两相流为例,采用压力、压差波动的不同特征参数的组合,深入研究了对流型自适应BP网络识别的准确率的影响,获得了能够满足工种精度要求的参数波动特征组合方式,本的结果表明,该方法需要建立大量的流型特征的数据库,适用于流型的离线识别。  相似文献   
56.
在3MPa压力下对垂直下降管内绝热汽水两相流截面含汽率进行了理论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含汽率区,截面含汽率大于容积含汽率;在高含汽率区,截面含汽率小于容积含汽率。本文建立的模型能与试验数据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57.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两相流不稳定性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蒸汽发生器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内高压汽-水两相流不稳定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螺旋管中存在压力降型、密度波型和热力型脉动。采用无因次分析法得到了预测系统稳定的经验关系式,并得到了判断系统稳定性的界限图。同时对蒸汽发生器立式下降流动螺旋管与立式上升流动螺旋管的不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最后对实际蒸汽发生器两相流不稳定性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58.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网容量越来越大,主力机组的容量也将相应增大。主力机组是指在各个时期能够批量生产而又比较成熟的大机组,是指经济性比较先进和年可用率可达80~85%的机组。在八十年代,我国电网的主力火电机组将  相似文献   
59.
本文提出了描述两相流不稳定性的线性分相模型。根据分相模型运用系统控制的方法导出了描述两相流不稳定性的动态系统特征方程式。根据特征方程式的特片值就可以判断系统的稳定性,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0.
空气-水两相流压差波动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1,他引:20  
两相流的压差波动过程包含了关于流动的大量信息,是实现流动监测与控制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研究了U形管垂直上升估空气-水两相流压差波动过程的统计和分形特征,着重分析了压差波动过程的均值,均方根、分维数随折算气速和液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这些特征参数都与流型有密切的联系,但据此识别流型缺乏实用性。均方根在低液速 下随气速的气速的变化体现了流型的转变,高液速时则不明显。相关研究根据概率密度分布函数识别流型的方法不具有普适性。实验发现环状流区高气速时的压差波动分维数大于1.5,在其它流型内都小于1.5。同时,折算液速的大小强烈影响压差波动的混沌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