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6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21.
实验室考察了三种国产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发现每种国产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增稠能力,剪切安定性和低温性能均不如进口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但将其中的两种国产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1∶1在CF-4 15W-40柴油机油中混合使用,18 Mm行车试验表明,国产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的实际使用性能与进口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黏度指数改进剂相当。  相似文献   
22.
用海泡石矿物微粉与150SN 基础油调配成试验油样S,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测试60 h 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变化情况,并与150SN对比。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后,采用 Taylor 形貌仪测试盘表面的形貌,采用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销、盘试样表面形貌,并进行 XPS 分析,同时对试验后的油样进行铁谱和 TEM 分析。结果表明,S油样具有较好的减摩抗磨效果,摩擦副表面 Fe2O3、Fe3C、FeOOH、单质C共同构建了耐磨性较好的氧化层,其中 FeOOH 的存在可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后,S油样中的磨屑明显少于150SN 油样中的,表明前者的磨损程度轻;海泡石被破碎、剥层,最终解束为纤维棒状,纤维棒搭织成纤维网,对摩擦副间油膜的保持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针对岩质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的层次性与模糊性等不确定性问题,将岩质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作为一个模糊系统,充分考虑地质现状、工程现状、环境条件及监测表现4个方面及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多个层次的岩质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将主成分分析法与改进层次分析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能同时顾及主、客观权重的赋权方法,可提高指标权重的合理性与准确性;运用模糊理论构造隶属度函数,进而建立岩质边坡安全稳定性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例应用表明,该模型可行,操作简便,结果符合实际,为岩质边坡安全稳定性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4.
分析了宁夏梅花井煤矿涌水量的影响因素,分别采用比拟法、大井法、狭长水平巷道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了矿井的涌水量,并结合实际研究分析了各方法的特点及适用性。研究表明:比拟法可用于矿井涌水量计算,狭长水平巷道地下水动力学法可用于矿井开采前期涌水量的计算,而大井法计算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25.
利用流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 10,借助系统模型推荐,选择Chao-Seader和Garyson-Streed热力学模型对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4号柴油加氢装置分馏部分进行了模拟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实际运行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分馏塔冷、热低压分离器油(简称低分油)进料位置及进料温度进行分析优化,同...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决激光除漆声学监测方法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问题,采用贝叶斯判别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将除漆过程分为正在清洗、清洗完成且基底无损伤、基底损伤3种类别,结合光声效应分析除漆声信号在清洗过程的变化,提取特征参量建立判别模型,实现了对激光除漆的定量判别。结果表明,训练样本准确率达到99%,测试样本准确率达到98.7%。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为激光清洗声学监测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7.
作为汽车重要辅料的发动机油,与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发动机的工作条件越来越苛刻,热负荷和机械负荷越来越高,对发动机油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动机油的规格也不断升级,同时呈现出差异化趋势。在发动机油的开发过程中,用质量功能展开(QFD)将客户对发动机油的需求量化为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明确发动机油的功能和规格。用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构建发动机油特性和发动机油子系统的关联,对发动机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后果及失效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便对发动机油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从设计的角度确保实现发动机油的特性。将QFD和FMEA相结合,对于提高发动机油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保证质量以及匹配相应的发动机技术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燃油消耗增加为例,讲解了QFD和FMEA在发动机油开发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28.
固-液复合润滑系统是获得高燃油经济性和高耐用性发动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极压抗磨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inc dialkyldithiophosphate, ZDDP)、清净剂高碱基磺酸钙(Over-base calcium sulfonate, OBCaSu)与分散剂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 (Polyisobutylene succinimide, PIBSI)作为配方润滑油中使用最广泛的三种润滑油添加剂,与常用发动机表面强化薄膜类金刚石(Diamond-like carbon, DLC)薄膜复配下摩擦学性能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利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方法制备 a-C 薄膜,通过 CSM 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 ZDDP 与 OBCaSu(ZDDP+OBCaSu)、ZDDP 与 PIBSI(ZDDP+PIBSI)复配条件下 a-C 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并利用拉曼光谱、SEM 和 EDS 能谱等手段分析摩擦化学反应,探究摩擦机理。结果表明,ZDDP、ZDDP+OBCaSu 和 ZDDP+PIBSI 润滑三种润滑条件下,GCr15 钢和 a-C 薄膜磨损表面形成含磷酸盐的摩擦反应膜,两者摩擦学性能随润滑剂的变化规律相似。ZDDP+OBCaSu 复配润滑下,磨损表面形成的 Ca3(PO4)2 和 Zn3(PO4)2 复合摩擦反应膜可以提高 GCr15 钢和 a-C 薄膜的抗磨损性能。ZDDP+PIBSI 复配润滑下,GCr15 钢和 a-C 薄膜摩擦学性能下降。通过对比研究传统润滑油添加剂在 GCr15 钢和 a-C 薄膜表面的摩擦学行为和摩擦化学反应机理,为 a-C 薄膜在发动机系统中应用以及研发适配 a-C 薄膜的润滑油配方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的工况及燃料的特点;分析了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对发动机油的性能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固定式燃气发动机油的规格及产品情况;对固定式天然气发动机油产品的选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首先介绍了输变电工程项目不同项目决策阶段传统估算计算模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其次引入定额计算模式相比较,说明采用定额计算模式的必要性,详细介绍估算应用中的优点和注意要点。最后通过应用实例说明定额计算模式在可研报告估算中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