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0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92篇
化学工业   92篇
金属工艺   48篇
机械仪表   70篇
建筑科学   110篇
矿业工程   39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66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62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83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2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揭示石油羧酸盐界面活性的结构成因,深入研究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复配规律,选取了平均碳数分别为23.16、26.01、28.70的大庆原油馏分作原料制备石油羧酸盐,优选了一种平均碳数和油酸钠碳数相近的石油羧酸盐并将其界面活性与油酸钠进行了比较研究。此外,针对矿化度较高(矿化度11948.4 mg/L)、石油羧酸盐可以在低碱甚至无碱条件下单独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的红岗油田,考察了石油羧酸盐和石油磺酸盐形成的混合胶束对复配体系界面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平均碳数和油酸钠碳数相近的石油羧酸盐的界面活性远优于油酸钠,其原因是石油羧酸盐由不同碳链长度的分子组成,由于亲水亲油性(HLB值)的差别,长链分子和短链分子在油水界面上插入深度不同,混合胶束的极性基团之间的斥力较单一分子组成的油酸钠极性基团间斥力小,分子间排列较紧密,界面吸附量较大。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的复配体系在矿化度较高的红岗油田具有很好的复配效果,石油羧酸盐和磺酸盐复配体系的界面活性比单剂好,达到初始界面张力的时间明显比单剂的短。石油羧酸盐单剂体系及复配体系中的混合胶束均使界面活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2.
以水压三用阀阀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阀芯表面加工微造型以改善其润滑和抗磨性能。采用CFD方法建立阀芯微造型的动压润滑模型,研究阀芯表面的压力分布和承载力特性,然后选择L27(35)交互试验表,开展动压承载力的交互试验分析,研究分析液膜厚度、微造型深度、半径、形貌、阀芯移动速度以及液膜厚度与微造型深度、半径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阀芯承载力的影响,并确定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在阀芯表面设置微造型能够在阀芯与阀套之间产生承载力,各因素中对液膜承载力的影响由强至弱依次是液膜厚度、阀芯移动速度、微造型半径、形貌以及深度,最终分析得到的最优模型A3B3C3D1E3,比方案中的最大承载力提高了14.5%。  相似文献   
113.
微生物降解棉酚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微生物固态发酵脱毒棉酚的发酵参数进行筛选,得出3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即料水比、发酵时间、装料量,再用SAS软件二次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各因素的优化水平值,经过响应面法的优化,脱毒事提高近20%。  相似文献   
114.
孙梦寅  吴颖  姜洁  路勇  张卫民  何涛  王振 《食品工业科技》2011,(11):424-425,430
目的:建立谷类食物中18种微量元素(89Y、139La、140Ce、141Pr、142Nd、152Sm、153Eu、158Gd、159Tb、163Dy、165Ho、166Er、169Tm、174Yb、175Lu、75As、208Pb、111C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的分析方法。方法:通过优化消解方法,使基质消解更完全,用ICP-MS进行分析,用混合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该法所有元素的检出限均小于30ng/kg,回收率介于92.35%~109.31%。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和多种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5.
微波技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辐射技术在工业酯化合成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16.
现如今,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代步工具,其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基于各种原因,会经常使用行车制动系统,所以就会导致制动系统受到多种因素所影响,进而发生跑偏问题。相对,这就会给汽车的稳定性以及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较大的威胁。所以,必须对汽车制动跑偏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本文也会针对引发汽车制动跑偏故障的各种因素进行着重的探讨,并对应的提出一些可靠性强的诊断方法和解决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17.
为了探究碳纤维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使用真空吸铸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铸件并测试其拉伸性能,将实验所得数据结合Geodict软件分析了碳纤维含量和碳纤维长度对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规律,得到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为使用真空吸铸法制备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后续工作展开和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纤维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越好;随着碳纤维长度的增加,纤维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增强效果逐渐减小,并在5 mm后达到平稳的趋势,当纤维长度为1 mm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118.
119.
文章从反射波法的原理出发,阐述了现场检测方法和波形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总结了反射波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总结了工程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可为今后高波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对于深部采矿工程、核废料贮存、地热资源开发及利用等工程领域来说,岩石的热-力-液耦合研究是极为重要的。为研究高温后岩石变形及渗透率演化规律,对某塔里木地区矿井岩石进行不同温度下的热破裂处理后,进行了三轴应力下的加载试验,从强度、渗透率等方面对岩石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加载初期,围压增大使渗透率降低,加载中期渗透率缓慢增大,加载后期渗透率急剧增大;②岩石渗透率随温度升高增大,且呈正指数增长;③温度低于一定值下岩石的热膨胀性不明显,而较高温度引起的热膨胀会明显破坏岩石结构,使其弹性模量和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降低,渗透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增大;④利用热力学理论,推导出温度变化时热应力所引起的岩石裂隙的变化,从而得到了渗透率随温度变化的模型。研究结果对于高温下多场耦合问题的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