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矿业工程   3篇
无线电   8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针对监控调用链中组件性能测试过程复杂的问题,以提高组件性能指标的精细度为目的,提出了基于gRPC协议监控调用链中组件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证明,与其他两个组件性能指标相比,基于gRPC协议监控调用链中组件性能指标具有更高的精细度,适合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22.
为研究贵州织纳煤田比德区块6号主采煤储层构造复杂程度,选取构造曲率、断层强度、断层密度、断层分形维数等4个参数,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分形理论及区块内断层、褶皱发育和分布情况,对6号煤储层构造复杂程度进行了定量化研究和评价,划分了煤储层构造复杂程度分区。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复杂程度类型主要为简单和中等,构造复杂区多集中在区块边缘断裂和大型褶皱发育地带;构造复杂程度主要受控于岩脚向斜及阿弓向斜等大型褶皱,断层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煤储层的复杂性,说明区块内构造对6号煤储层的控制作用极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 OCDMA编/解码器及其相关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相移超结构光纤布拉格光栅(SSFBG)的光码分多址(OCDMA)编/解码器的结构及实现双极性编/解码的原理.利用传输矩阵法仿真了器件的相关特性,推导了凶光栅周期不同而导致的编/解码器之间布拉格波长偏差对器件相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码字长度的增加,器件的相关特性得到改善;但是当保持码片间隔不变而增加码字长度时,编/解码器的相关特性对布拉格波长偏差更加敏感,对于长度为31的Gold序列,当码片间隔为6ps,布拉格波长为1.555μm时,布拉格波长偏差<0.02nm方可得到编/解码器之间良好的相关特性;这表明同一码字可以在不同的布拉格波长下重复使用,此特性有望用于波分复用(WDM)型OCDMA系统中.  相似文献   
24.
采用PSCAD建立HVDC(高压直流输电)模型,采用MATLAB编写神经网络控制器算法,通过PSCAD/MATLAB接口,用神经网络控制器取代HVDC系统电流控制器,从而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目前机加工零件三维工艺设计存在的工序模型可读性及建模通用性差,生成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半空间相交法的工艺模型创建方法。首先对工艺MBD模型进行定义并确立了求解表达式。接着根据逆向建模思维,从设计MBD模型开始,对各道工序中的加工特征,进行特征识别与设计信息提取。然后运用改进的半空间相交及参数化建模方法,创建各道工序的制造特征体和工序MBD模型,并将最终生成的工艺MBD模型作为工艺文件输出保存。最后,以后桥差速器壳零件为例,对所提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多煤层发育区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以滇东黔西老厂矿区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煤层气地质及气井排采资料,分析区内煤层气井产气、产水特征,探讨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雨汪区块中-低产煤层气井数量占总井数的73%,影响气井产能的主要包括地质和排采因素,其中,地质因素主要为地应力和渗透率,排采因素主要为产水速率和停井次数。建议本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应首选中-低地应力、渗透率较高的部位或层段,气井排采初期产水量需控制在1.5~3 m~3/d,见气后产水量控制在1~1.8 m~3/d,排采期间尽量减少停井次数。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一种可以使用双极性序列的单极性信道OCDMA(光码分多址)系统,阐述了利用三阶Chebyshev映射构造具有良好相关性的双极性混沌序列的方法,并将双极性混沌序列应用到上述单极性信道OCDMA系统中。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完全异步的情况下,推导了信噪比和误码率的表达式,仿真了误码率随用户数变化的曲线,与使用Gold序列的相同系统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用户数的情况下,使用混沌序列时具有较低的误码率。  相似文献   
28.
苏醒  刘小磊 《光电子.激光》2023,34(12):1233-1240
为进一步提高光载无线通信(radio over fiber,ROF)系统中光生毫米波的倍频系数,提出了一种基于4个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ach-Zehnder modulator,MZM)共同作用的20倍频毫米波信号产生方案。推导了理想情况下倍频方案的产生机理,在仿真实验中,分别分析了非理想因素下调制器直流偏置电压漂移、调制指数、消光比等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合理设置各参数的取值范围,其光边带抑制比(optical sideband suppression ratio,OSSR)和射频杂散抑制比(radio frequency spurious sideband suppression ratio,RFSSR)的饱和值高达33.20 dB和27.21 dB;针对基于此倍频方案的ROF系统,对比分析了2.5 Gbit/s数据信号的单双边带调制两种不同传输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当光纤距离为40 km时,单边带依旧可达无差错传输,降低了传输过程中码间走离效应的影响,增加了系统的传输距离,更适合远距离传输,为微波光子学的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9.
吴财芳  刘小磊  张莎莎 《煤炭学报》2018,43(6):1647-1653
针对滇东黔西多煤层、高地应力和构造复杂等地质特点,在明确提出煤层气地质选区过程中的有利区、甜点区和甜点段概念的基础上,阐明了3者之间"层次递阶"的关系。有利区指从滇东黔西的众多次级向斜中优选有利向斜,甜点区指从有利向斜中优选煤层气开发"靶区",甜点段是在煤层气开发"靶区"内从垂向上优选组合层段。针对研究区次级向斜多,勘探程度差异大,许多参数无法统一的特点,在有利区优选指标体系中提出了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地质资源丰度和可采资源量相结合的关键指标,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和地质资源丰度为一票否决指标;针对研究区构造复杂和高地应力的特点,在甜点区优选指标体系中提出了断层分维值、构造曲率及埋深相结合的关键指标,断层分维值为一票否决指标;针对研究区多煤层发育,易诱发层间干扰的特点,在甜点段优选指标体系中提出了煤体结构、临界解吸压力差和储层压力梯度差相结合的关键指标,煤体结构为一票否决指标;并在各个阶段均提出了相应的参考指标,最终构建了针对研究区特点具有区域特色的煤层气地质选区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0.
GPS导航定位系统噪声具有非先验性,而卡尔曼滤波进行最优估计需建立准确的系统模型和观测模型,这导致标准卡尔曼滤波的精度不高。为提高滤波精度,提出了神经网络修正动态GPS卡尔曼滤波算法,采用两个BP神经网络分别在时间更新预测部分及测量更新部分对标准卡尔曼滤波器进行修正,这样既考虑了现实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系统模型造成的随机干扰影响,又融合了神经网络的自学习性和自适应性,使其对动态环境的扰动具有了自适应能力。仿真研究表明:该算法优于标准卡尔曼滤波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