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30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23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为研究开孔钢板连接件(PBL )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 T 型节点的疲劳性能,进行了 T 型节点支管受拉、面内受弯及面外受弯的应力集中系数分析。基于矩形钢管混凝土 T 型节点受拉试验,设计了主管为矩形钢管、矩形钢管混凝土和PB 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支管为方钢管的T型节点受拉试件,并采用ABAQUS软件对其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其中主管钢管宽厚比为27,支主管宽度比为0.4。通过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热点可能出现位置,并采用二次外推法计算得到支主管的应力集中系数。结果表明:PB 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热点出现位置与矩形钢管节点和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一致;与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相比,PB L加劲型矩形钢管混凝土节点的应力集中系数显著降低,抗疲劳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2.
考虑结构-水相互作用的连续刚构桥水平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水二桥为实例,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对具有单肢薄壁墩的连续刚构桥进行水平地震反应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水深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对该种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是不利的;按反应谱法计算所得桥墩的横向内力较大,按时程分析法计算所得主梁内力和桥墩的纵向内力较大;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应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所得的成果和分析结论可供同类桥抗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53.
针对温室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对室内农作物的生长影响较大的情况,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分布式温室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结构的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温室各点环境参数,根据设定阈值实时启动报警功能,并由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上传到上位机,上位机实时显示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无线传感构建的分布式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温室环境参数的实时采集与自动控制,所提出的方案便于实施,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4.
为了更全面的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相关概念、结构特性及整体发展进行认知,本文通过对大量科研论文进行研究,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类型特点、基本构成、控制原理、助力特性等角度出发,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进行较为全面的诠释,并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该系统的可靠性。阐明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未来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希望本研究对我国汽车转向系统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5.
刘昊  魏承  谭春林  刘永健  赵阳 《自动化学报》2019,45(9):1691-1700
空间充气展开绳网系统是依靠充气梁展开绳网进行目标捕获的航天器系统,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操控性.然而由于充气梁和绳网的大柔性变形以及捕获失稳自旋目标后的未知碰撞,使得捕获后的航天器姿态稳定控制困难.本文主要基于自抗扰控制解决了空间充气展开绳网系统捕获目标后的姿态稳定和消旋难题.首先,基于理想薄膜充压失效理论和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建立充气展开绳网系统动力学模型,而后设计了航天器姿态稳定自抗扰控制器,用于实时估计并补偿系统捕获过程中未知惯量目标与捕获机构的碰撞干扰.仿真结果表明,动力学模型能够模拟捕获过程中充气梁的屈曲失效及碰撞特性,自抗扰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碰撞带来的干扰,实现空间充气展开绳网系统捕获后的高精度姿态稳定控制,同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对自旋目标实现消旋.  相似文献   
156.
A strategy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minimization is developed for continuous water utilization systems involving fixed flowrate(non-mass-transfer-based)operations,based on the fictitious operations that is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the water losing and/or generating operations and a modified concentration interval analysis(MCIA) technique.This strategy is a simple,nongraphical,and noniterative procedur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quick yields of target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inch point location.Moreover,on the basis of the target method,a heuristic-based approach is also presented to generate water utilization networks,which could be demonstrated to be optimum ones.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are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 problems.  相似文献   
157.
刘永健  赵瑞  姜磊  傅一晟 《工程力学》2023,40(5):182-194
相比圆形钢管桁架,矩形钢管桁架在施工方面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优势,并已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中,鉴于断裂力学法评估该类结构疲劳性能的需要,该文探讨矩形钢管K型节点在支管拉压平衡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提出带表面裂纹矩形钢管K型节点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试验进行验证;通过参数分析,研究节点和裂纹几何参数对节点几何修正系数Y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拟合得到矩形钢管K型节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及其修正后的设计计算公式,并通过算例分析给出基于断裂力学的钢管节点剩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结果表明:有限元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均值为1.012,变异系数为0.034,两者最大差值仅为5.5%,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可靠;节点几何参数2γ、τ与Y呈正相关,θ与Y呈负相关,其原因主要在于节点相贯线处刚度和受拉荷载变化,改变了裂纹尖端应力场,从而影响了裂纹扩展速率,裂纹几何参数c/a与Y呈正相关,但影响不明显,a/t0与Y呈负相关;提出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且修正后用于设计的计算公式具有95%的可靠度;圆形钢管节点应力强度因子高于矩形钢管节点,平均提高24.9%,说明在相...  相似文献   
158.
以三水二桥为实例,采用结构有限元法对具有单肢薄壁墩的连续刚构桥进行水平地震反应分析,分析时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以及不同水深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桩-土相互作用和结构-水相互作用对该种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是不利的;按反应谱法计算所得桥墩的横向内力较大,按时程分析法计算所得主梁内力和桥墩的纵向内力较大;连续刚构桥抗震设计时应采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析,所得的成果和分析结论可供同类桥抗震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59.
为研究开孔钢板(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长柱的受力性能,完成了4个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长柱轴压试验。分析PBL加劲肋对不同长细比柱破坏模式、纵向应变、环向应变和承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设置PBL,既可以发挥加劲肋的作用,有效防止加劲部位钢管的鼓曲,使横向鼓曲波长变短甚至出现“双波”,套箍作用明显;同时,还具有剪力连接件的作用,PBL与混凝土黏结良好,未出现PBL与混凝土剥离现象;基于CECS 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给出PBL加劲型方钢管混凝土长柱承载力计算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0.
A strategy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minimization is developed for continuous water utilization systems involving fixed flowrate(non-mass-transfer-based)operations,based on the fictitious operations that is introduced to represent the water losing and/or generating operations and a modified concentration interval analysis(MCIA) technique.This strategy is a simple,nongraphical,and noniterative procedure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quick yields of target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pinch point location.Moreover,on the basis of the target method,a heuristic-based approach is also presented to generate water utilization networks,which could be demonstrated to be optimum ones. The proposed approaches are illustrated with example probl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