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50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江峰 《建筑创作》2009,(12):24-29
活动概述 自第一届“2007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成功举办以来,海内外建筑界反应强烈。为能够发掘出更多的青年建筑师,为社会推荐能够代表青年华人建筑师的群体力量和水平的建筑作品,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建筑学会指导、《建筑创作》杂志社承办的“第二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经过紧张有序的初评、终评业已揭晓。  相似文献   
52.
时值建国65周年之际,当年的"十大国庆工程"~([1])之首——人民大会堂(1959年落成并投入使用)也迎来了建成55周年庆典。从人民大会堂最初的规划设计至今半个多世纪以来,以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英文简称:BIAD)为代表的几代建筑师工程师为人民大会堂的兴建、改扩建、维护维修等工程事业奉献了智慧和力量,使这座共和国国家殿堂历久弥新。2014年10月27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建筑创作》杂志邀请当时参加设计会战的老一辈建筑师、工程师及艺术家,以及参加后续改扩建及维修的相关人士、中青年建筑师、工程师,欢聚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回顾这座现代历史上经典建筑的策划设计、兴建以及改扩建的建筑演变历史,指导本专辑的编辑工作,畅谈半个世纪的建设历程,传承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的精神。座谈会上《建筑创作》杂志主编王舒展向各位嘉宾展示了人民大会堂部分文献资料,包括建筑专业施工图、照片、施工设计总结、以及建成后维修改造文函等,引发了与会者的回忆与展望。会议的讨论环节由陈书栋先生主持。以下文字记录了讨论环节的情况,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文字按照发言顺序并尽可能保留现场口语语气语义,并经过发言人确认后刊发。  相似文献   
53.
焦化厂煤气净化系统主要废气污染物是各槽罐排放的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放散气。其中放散气中含有氨气、萘、苯等有毒化学物质主要集中在冷鼓工段的各焦油氨水储槽区域。由于储槽内温度高于常温且氨水、萘等挥发性大,所以是造成煤气净化区域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需要重点进行管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冷鼓工段各储槽放散气进行回收处理方法进行研究,为焦化厂开展清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通过论述扎麻什西淘金铜矿床的地质背景,总结其地质特征,认为该区奥陶系中酸性火山岩为赋矿岩性,对矿体的形成有控制作用。从工程揭露来看,矿区局部所形成的明显的黄褐色褐铁矿化蚀变带对金矿的形成十分有利,西沟一带大多分布有奥陶系火山岩,具备成矿的构造、地层条件,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55.
SiGe/Si(100)外延薄膜材料的应变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表征SiGe/Si异质外延薄膜中的应变对提升SiGe器件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卢瑟福背散射/沟道效应(RBS/C)、高分辨率X射线衍射(HRXRD)和拉曼(Raman)谱等技术表征SiGe薄膜中应变的原理。通过这些实验技术,研究了SiGe/Si外延薄膜在氧气和惰性气体氛围下高温退火前后应变弛豫及离子注入Si衬底上外延生长的SiGe薄膜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56.
高能聚焦质子束无掩模刻写方法研究初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扫描质子微探针装置上,研制了图形化扫描器,同时研究了适合质子束刻写的光刻胶制备、显影、定影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高能聚焦质子束无掩模刻写实验,在厚度约11μm的PMMA光刻胶上刻写出高纵横比的任意图案,取得了初步质子刻写结果,为进一步开展质子纳米束刻写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此文是在杨永生先生为韩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建筑》杂志1995年12月中国建筑专号而写的《中国建筑界的精神食粮》一文基础上完成的,原文于1997年1月以笔名勇升发表于《南方建筑》杂志。  相似文献   
58.
4月13日在BIAD方案创作工作室,来自上海、武汉、西安、大连及北京的包括上海现代集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院、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铁道部第四设计院、大连市建筑设计院、北京市政院、北京城建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交水运规划院、北京市交科公路勘察设计院、北京市民航设计院以及北京院在内的近40位建筑师  相似文献   
59.
11月18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迎来院庆30周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于1979年正式成立.以一个系设计室的班底起步,从最初只有10多名设计人员和一间50m^2的课室.白手起家.艰苦创业.逐步建成一个甲级资质的设计院。30多年来.建筑设计人继承和发扬岭南建筑特色.强调产学研结合.创作了一批高层次、高品位,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的优秀建筑作品。  相似文献   
60.
刘江峰 《建筑创作》2009,(11):20-20
11月6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55周年庆祝大会召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大量精品图书.多次获得荣誉称号。作为专业科技出版社,建工出版社一贯坚持专业化出版方向.重视信誉和品牌.在专业领域内深度开发,致力于在专业出版领域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