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磺化钻井液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OD/COD比值法、呼吸速率法以及摇瓶实验方法对混凝后钻井废水及将其经光催化氧化后出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测试,并对这3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仅经过混凝的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很差,不适用于生物法处理,而经光催化氧化预处理后,使其可生化性明显得到提高,经摇瓶实验处理后,其出水CODCr最小可达118mg/L,达到GB8978—1996二级标准;3种可生化性测试方法相比较表明,呼吸速率法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阳离子度的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絮凝剂ZHYC-n,考察了这三种絮凝剂与PAC复配对稠油废水的絮凝性能,并与市售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CPAM进行了对比.絮凝实验结果表明,ZHYC-n与PAC复配具有优良的絮凝脱油脱硫效果,随阳离子度增加絮凝效果显著增加.阳离子型絮凝剂分子链上的阳离子电荷密度不是影响絮凝效果的惟一主要因素,阳离子型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具有的多支链型结构可以明显的提高絮凝剂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用筛选出的大孔弱碱性离子交换树脂D301R进行了去除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COD的探索研究。静态试验表明,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钻井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出水COD<100mg/L;盐碱混合液(NaCl/NaOH)对树脂的再生效果较好。柱动态吸附和动态洗脱再生试验的结果表明,COD达标(<100mg/L)处理量接近100床层体积,树脂的再生率可以达到81%。  相似文献   
14.
UV/O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光催化-臭氧(UV/O3)氧化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考察了pH、初始COD、臭氧投加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钻井废水中含有羟基自由基可清除碳酸氢根离子,所以钻井废水UV/O3氧化在pH为3.0时的效果好于中性和碱性条件;初始浓度的降低和臭氧投加量的增多均可提高UV/O3氧化去除钻井废水COD的速率,但是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多,相应的臭氧指数(OI)显著增大.当臭氧投加量为810 mg/h时,氧化60min COD可从647mg/L降至96mg/L,但臭氧指数高达4.52,显得并不经济.由于UV/O3氧化可大大提高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所以可以先用UV/O3预氧化钻井废水,然后再用生物法处理,这样可大幅降低处理费用.  相似文献   
15.
生物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采用混凝法处理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难以达标排放,采用其它物化法处理成本太高的问题,预期采用UV/Fenton氧化好氧生物法处理。对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的钻井废水用水质评价法、生化呼吸曲线法和摇床模拟实验3种方法进行了可生化性评价,然后通过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考察了好氧生物法对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测定处理钻井废水后污泥的脱氢酶活性(DHA)。结果表明,经UV/Fenton氧化后的磺化泥浆体系钻井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但对其处理时仍需要先进行菌种驯化;污泥经摇床驯化后。在间歇式生物处理小试中,混合液悬浮固体质量浓度(MLSS)为3000mg/L左右,水力停留时间为4h时,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最大可达60.7%,生化需氧量(BOD)去除率最大可达94.2%,而且此时污泥活性较高。初步证明了用UV/Fenton氧化一好氧生物法处理钻井废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酸及其酯作为丙烯的重要工业衍生物发展迅速,但是在丙烯酸及其酯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常含丙烯酸、乙酸、甲苯、甲基丙烯酸等有毒有害的生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难以处理。现有的工业处理方法主要有焚烧法、生化法、催化湿式氧化法等,虽然工艺成熟,但存在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本文综述了丙烯酸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及回收利用现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