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9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7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1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5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逆断层不同倾角对采场冲击地压的诱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纳了易造成冲击地压发生的主控参量,分析了断层倾角对冲击效应的力学机理,建立了逆断层简化模型,研究了不同断层倾角条件下的应力场、能量场、顶板下沉量等诱冲因素对冲击地压的基本作用规律。研究表明:上盘开采时,断层倾角小于45°的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弹性能峰值及顶板下沉量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大于45°时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下盘开采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且断层倾角为60°及75°时,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峰值前移,增加了冲击危险性;断层倾角大于45°的工作面前方弹性能峰值及顶板下沉量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小于45°的随断层倾角的增大而增大。无论上盘或下盘开采,断层区域弹性能及垂直应力都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加而增加。总体而言,断层倾角对下盘开采影响比上盘大。  相似文献   
42.
茶叶近红外光谱数据的离散余弦变换压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具有的去相关能力,通过引入阈值和保留能量来定量描述茶叶近红外光谱数据 离散余弦变换后的特性.结果表明,离散余弦变换对近红外光谱具有较强的压缩能力。  相似文献   
43.
叙述了 715 0型 15 0t吊车的前侧履带轮焊接修复工艺。  相似文献   
44.
为了使优化后的环形切割器与后级随进战斗部更好地配合,通过ANSYS进行环形切割器建模,利用LS-DYNA分别进行了空气、聚氨酯、泡沫铝、酚醛树脂以及钢板+泡沫铝和钢板+聚氨酯六种隔爆方式的数值模拟,比较其隔爆能力。数值模拟结论表明,聚氨酯是一种很好的隔爆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前级产生的冲击波对后级战斗部的影响。该结论有助于带环形切割器串联战斗部的隔爆设计。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高速钨合金穿甲弹对超音速导弹战斗部的冲击起爆特性,应用Lee-Tarver点火增长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钨合金穿甲弹冲击起爆超音速导弹战斗部的机制以及弹目交汇角对冲击起爆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钨合金穿甲弹对超音速导弹战斗部的冲击起爆,发生在穿甲弹绝热剪切装药的阶段;偏轴距离相同,冲击起爆超音速导弹战斗部的能力,先与入射角大小成正比,后成反比;入射角相同,偏轴距离越小,冲击起爆超音速导弹战斗部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46.
巨厚坚硬顶板条件下断层诱冲特征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揭示巨厚坚硬顶板条件下断层诱发冲击地压的前兆特征及诱冲机制,基于义马跃进煤矿25110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对某段时间内冲击现象的发生规律进行了归纳分析,针对断层诱发冲击地压的典型案例,结合微震监测数据,分析了冲击地压发生前的微震能量与频次及微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并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采动影响下断层带附近应力场的分布特征,从地质构造、微震活动、应力场3个方面讨论了该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表明:巨厚坚硬顶板被F16逆断层及两正断层切割,易造成顶板大面积运动,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动载条件;工作面发生冲击前微震能量与频次下降,断层带附近区域微震活动减少,有明显"缺震"现象,为冲击地压的发生积聚了能量;受采动、断层及相邻工作面采空区影响,25110工作面形成了高强度支承压力,断层带至下巷附近应力高度集中,尤其下巷底板存在较高的水平应力,为冲击地压的发生提供了力源条件。  相似文献   
47.
陈苏明  李葆  陶李  吕进 《模具制造》2011,11(3):26-28
侧围外板是白车身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探讨合理的工艺方案可以避免产品A面产生二次冲击线,减少焊接边翻边整形时起皱叠料现象,确保产品料边稳定一致,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8.
1.切割器的调整。动、定刀片前部应贴紧,如有间隙,前端不应超过0.6mm,后端不应超过1.2mm;压刃器与摩擦片的间隙不得超过0.5mm,但也不能压得过紧。如不符合规定,应通过调整压刃器、调直刀杆、加减垫片、更换刀片等方法进行解决。动刀片在行程的起或止两端位置时,动刀片与  相似文献   
49.
为探讨不同种类钢纤维及掺量对C30泵送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了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弯曲韧性。研究表明:钢纤维的掺入会影响混凝土泵送施工性能,经配合比优化后剪切压痕型和哑铃型钢纤维混凝土泵送性能优良;同掺量钢纤维混凝土,峰值前韧度差异相对较小,不同类型钢纤维的增韧效果主要体现在峰值后韧度的提高上,其中端钩型效果最好,其次为高强微细平直型,哑铃型和剪切压痕型峰值后韧度相当;对于低强度等级C30泵送混凝土,钢纤维增韧效果的发挥不仅与钢纤维自身强度有关,同时与钢纤维异性化程度和掺量有关。  相似文献   
50.
钢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进 《金属制品》2012,38(1):68-70,74
为了降低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在混凝土中加入微细钢纤维。当分别加入48 kg/m3的平直型和波浪型微细钢纤维时,试验后混凝土的开裂面积分别为没有加入钢纤维的30%和10%,加入波浪型钢纤维的混凝土比加入平直型钢纤维的抗裂性能更好。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钢纤维的直径从0.30 mm分别减小到0.25,0.20 mm时,混凝土抗折强度分别提高13%和33%。当微细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从1 800 MPa提高至2 800 MPa时,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都增加10%。加入120 kg/m3的波浪型钢纤维的混凝土与相同加入量的平直型钢纤维的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都有小幅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