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电工技术   56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电站燃煤锅炉SO2/NOx联合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电站燃煤锅炉SO2/NOx联合控制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各种工艺手段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和优缺点,并指出我国烟气联合脱硫脱氮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
质量流量测量精度受压力的影响,且随着压力的增大其测量精度变差。采用多个质量流量传感器进行多处测量,对质量流量测量数据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在此基础上,为了消除压力对流量测量值的影响,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压力干扰抑制的质量流量数据融合研究。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质量流量融合值的精度较自适应加权融合值的精度大大提高,且附加动量法获得的BP网络融合精度最高,自适应学习速率调整法次之,梯度下降法最差。  相似文献   
93.
煤粉无焰氧燃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无焰氧燃技术应用于煤粉的燃烧,对煤粉无焰氧燃的装置进行设计,并在不同的工况对燃烧室内煤粉燃烧的火焰形态,燃烧室内温度分布,以及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特定的工况下火焰前沿消失,整个炉膛内呈透明,温度均匀,炉膛中燃烧特征与无焰燃烧特征相同,同时因为燃烧反应发生在整个燃烧室中,燃烧室中温度均匀,污染物排放极低。  相似文献   
94.
唐志国 《制冷》2004,23(4):77-79
推导出了开式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底部所设平衡管管径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开式冷却塔并联运行时出现溢漏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
在一台200MW燃用无烟煤锅炉上将直流燃烧器改为水平浓淡燃烧器后,锅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锅炉达到50%MCR负荷(不投油)每次运行不低于8小时的总时间已超过48小时。试验还表明,下两层一次风火嘴改为百叶窗式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后,NOX排放量大大降低,但在满负荷时NOX排放量仍然偏高,若将上两层一次风火嘴改为百叶窗式水平浓缩煤粉燃烧器,NOX排放量有望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6.
唐志国  郭文敏  刘文里  丁强 《黑龙江电力》2003,25(2):106-109,118
对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方法在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发展和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对这些技术的各种改进办法进行了研究和归纳。指出综合运用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是变压器故障诊断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基于聚类分析的变压器局部放电智能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场局部放电在线监测系统所检测的原始信号一般包含多种干扰信号和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信号,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信号叠加同样也会给局部放电的诊断造成困难。聚类分析是将相似的数据对象组成多个簇的过程,通过聚类能够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和模式,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处理噪声数据。根据大量的现场测量,提取工频周期上局部放电特高频(UHF)检波信号的特征参数,采用模糊聚类的方法,排除了脉冲干扰信号。采用灰评估以及关联分析的方法,提取不同类型局部放电所对应的相位统计谱图(PRPD)的特征参数,对比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局部放电类型模式库和状态模式库,智能化诊断出现场局部放电信号所表征的放电类型和放电状态。  相似文献   
98.
为准确构建局部放电的超声信号和对应缺陷的关系,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声纹识别系统的对超声信号进行模式识别的超声识别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局部放电超声信号进行分帧和加窗处理,然后提取MFCC和GFCC特征向量,分别根据MFCC或GFCC建立GMM模型,最后利用极大似然估计对待识别样本进行识别。为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文中设计了自由金属颗粒放电模型、悬浮放电模型和尖刺放电模型,并充入不同的绝缘气体,对不同缺陷的超声信号应用超声识别系统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MFCC或GFCC特征向量建立的GMM模型具有代表性,基于改进声纹识别系统的局部放电超声识别系统对缺陷类型的识别结果符合预期,该系统可为超声信号的模式识别提供一种新方法,为电力设备故障检测和工况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超宽带射频技术对变压器多局部放电源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故障大多是在很短时间间隔内相继出现多个放电源,因此对于多放电源的有效定位是定位技术成功的关键,为解决多点局部放电源的定位问题,采用基于最短光程原理的超宽带射频定位技术,用4阵元传感器阵列检测局部放电源激发的电磁辐射波,获取3个相对时延作为计算参量,利用时间差算法实现对局部放电源空间几何位置进行搜索定位,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了空间多点模拟局部放电源的定位试验,多放电源的定位误差控制在10cm以内。此外,还介绍了最近在现场真实设备上进行局部放电定位的探索研究,为该技术向实用化方向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0.
变压器局部放电UHF信号传播特性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特高频(UHF)技术通过检测局部放电辐射电磁波信号来实现对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是一种基于空间电磁场耦合的局部放电测试技术,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局部放电在线检测,因此在变压器局部放电检测领域取得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及研究。由于变压器内部结构复杂,各种金属结构件都会对辐射电磁波的传播产生影响,因此变压器局部放电UHF检测技术有必要研究变压器内部电磁波的传播规律。为此在对变压器内部结构进行合理简化的基础上完成了变压器典型结构的计算机建模,以高斯电流元模拟局部放电源,合理设置各类仿真参数,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特高频电磁波在变压器内部的传播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给出辐射电磁波信号在铁心绕组之间的传播特点,铁心对电磁波传播造成的衰减和畸变作用,并通过时域及频域波形的对比给出不同脉宽、不同幅值电磁波信号在铁心绕组结构中传播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