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97篇
  免费   1213篇
  国内免费   785篇
电工技术   1570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328篇
化学工业   2509篇
金属工艺   981篇
机械仪表   1329篇
建筑科学   1982篇
矿业工程   1102篇
能源动力   439篇
轻工业   1674篇
水利工程   796篇
石油天然气   1088篇
武器工业   201篇
无线电   189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29篇
冶金工业   926篇
原子能技术   168篇
自动化技术   1973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583篇
  2022年   702篇
  2021年   656篇
  2020年   624篇
  2019年   689篇
  2018年   710篇
  2017年   325篇
  2016年   423篇
  2015年   509篇
  2014年   1156篇
  2013年   819篇
  2012年   1008篇
  2011年   1085篇
  2010年   1003篇
  2009年   1080篇
  2008年   979篇
  2007年   1000篇
  2006年   905篇
  2005年   843篇
  2004年   725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655篇
  2001年   565篇
  2000年   476篇
  1999年   411篇
  1998年   280篇
  1997年   283篇
  1996年   327篇
  1995年   227篇
  1994年   244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70篇
  1991年   132篇
  1990年   112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91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63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65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渤海油田稠油热采注入介质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稠油资源丰富,但稠油黏度范围跨度大。研究表明,稠油热采开发注入介质的选择与原油黏度密切相关,针对稠油不同黏度范围优选其适合的注入介质成为研究难点。笔者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等手段,开展蒸汽、蒸汽复合气体、多元热流体三种注入介质的开发效果评价及增效机理研究,对渤海不同类型稠油油田的注入介质进行优选,形成渤海油田稠油开发注入介质筛选技术。在渤海M油田,利用该研究成果进行注入介质优选并应用后,单井热采高峰日产油相比邻井冷采产能提高三倍。该成果明确了海上不同稠油黏度范围适合的注入介质,为渤海稠油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42.
从地震波形成的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速度、密度、波阻抗的特点,建立了已知油区的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正、反演及预测方法试验。利用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应用振幅、波阻抗(相对波阻抗、绝对波阻抗)、三瞬(瞬时振幅、瞬时相位、瞬时频率)处理等预测异常体,指出勘探隐蔽性油藏的有利区块,利用RM软件进行油藏描述及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油气检测,综合预测结果与两个已知岩性油藏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43.
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构造样式及凹陷成因类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精细构造分析,研究了赛汉塔拉凹陷的应力应变形迹,建立了该凹陷的形成和演化模式,证实该凹陷是在左旋张扭的区域应力场背景下形成的具有剪切性质的裂陷盆地,以伸展构造样式为主,具有走滑特征。与此同时,以凹陷形成机制为依据,预测二连盆地的“南缘七凹陷”均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远景。  相似文献   
944.
 草湖凹陷古生代可以划分为震旦纪—中泥盆世与晚泥盆世—二叠纪两大构造旋回。本文采用“地层结构外延法”“剥蚀量变化率法”近似估算了草湖凹陷古生界T60(上泥盆统底)、T50 (三叠系底)构造不整合面剥蚀量。草湖凹陷T60剥蚀量为1000~2500m以上,总体上自南向北逐渐增大,草湖凹陷西北地区和东部鼻状隆起核部剥蚀幅度最大,剥蚀量大于2500m;T50剥蚀量为100~1000m,自西向东逐渐增加,剥蚀量高值区位于草湖凹陷东部。  相似文献   
945.
页岩气藏渗透率极低,储层存在很强的应力敏感性,所以需对其进行水力压裂。通过分析吸附解吸、Knudsen扩散、非稳态窜流和渗流等多种气体运移机制来建立页岩气藏复合模型,采用Mathieu函数、Pedrosa变量代换、正则摄动理论、拉普拉斯变换和Stehfest数值反演等方法来求解数学模型,并绘制出无因次拟压力曲线,同时对渗透率模量、SRV半径、外区裂缝渗透率、扩散系数和解吸压缩系数等相关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气体流动阶段可划分为9段,渗透率模量的增加导致气井定产量生产时所需压差增大,而SRV半径和解吸压缩系数的增大使得压差减小;较大的外区裂缝渗透率与较小的流度比相对应,扩散系数越大,页岩基质表观渗透率越大,窜流发生的越早。提出的试井模型可提高页岩气藏压力动态分析的准确性,对压裂开发页岩气藏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6.
��Ե�°���ͳ��Դ���л�����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北缘下奥陶统多泉山组发育暗色碳酸盐岩,石灰沟组发育暗色泥岩;从实测的残余有机碳、生烃潜量与理论上恢复后的原始有机碳、生烃潜量来看,研究区暗色碳酸盐岩为非烃源岩,而暗色泥岩则为较好—好的烃源岩。沥青反射率及储层的包裹体均一化温度显示:下奥陶统烃源岩有机质演化处于高成熟阶段。生烃史分析表明,烃源岩中有机质在奥陶纪末期—志留纪早期曾有一次短暂的成烃期,在二叠纪末—三叠纪进入生油主期,到白垩纪进入高成熟阶段;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反映油气成藏期位于中生代晚期—新生代。  相似文献   
947.
小电流接地系统是指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系统。在该系统中.如发生单相接地时,由于不能构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电流往往很小,系统线电压的对称性并不遭到破坏,系统还可继续运行一段时间.规程规定一般为1~2h。这种情况下.其它非接地两相对地电压升高为相电压的√3倍.如果此时发生间歇性电弧接地时.接地相对地电压可能升高到相电压的2.5~30倍.这种过电压对系统的安全威胁很大.可能使其中的一相绝缘击穿而造成两相接地短路故障.从而引发更大的事故.为防止系统事故扩大.在接地运行的这段时间里必须设法排除接地点。所以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来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948.
王毅  彭志刚  徐浩然 《钻采工艺》2011,34(2):103-105
胜利油田存在众多的低渗透区块, 利用常规手段难以进行有效地开发, 为此, 一般采用水平井固井后射孔加大型压裂的完井工艺, 而固井质量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直接影响到后期压裂的效果。目前, 水平井的固井质量普遍不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方面, 水平段套管在重力作用下偏向下井壁, 导致注水泥后形成的水泥环薄厚不均, 严重影响了固井质量; 另一方面, 若水平井段的水泥浆存在析水, 则析出水聚积于井眼上侧, 从而造成窜槽现象。为了解决水平井固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采用复合水泥浆体系并结合其它辅助手段进行施工, 明显提高了油层段固井质量。对复合水泥浆体系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和现场试验, 其结果表明: 复合水泥浆体系较常规水泥浆具有的低失水、 流变性好、 体系稳定、 防窜性能强、 韧性高的优点, 能够有效的应用于水平井固井作业, 保证低渗油藏后期开发对固井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49.
苏北盆地管镇次凹陷阜四段烃源岩属低熟烃源岩(R0≤0.7%)。在重建该套烃源岩埋藏史和地热史并应用其干酪根C/S原子比确定其有机质化学动力学类型和相应的化学动力学参数的基础上,对该套烃源岩的生烃史和排烃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阜四段烃源岩分别在始新世中晚期和渐新世早期进入了生烃期和排烃期。综合地质、油源地球化学资料的研究表明,阜四段低熟烃源岩含油气系统为一个未完成的、目前仍处于持续阶段的含油气系统。该含油气系统的原油具有低熟油的特征。阜四段烃源岩的低成熟和低含油饱和度,且进入排烃期后未经进一步的压实作用,导致该套烃源岩的排烃效率较低,进而造成该含油气系统的油源不足。此外,该区主要断层(管镇断裂)对油气运移起隔挡作用,油气二次运移的距离短,因此,该含油气系统受管镇断裂的控制,其区域展布局限在管镇断裂靠油源的东南一侧。  相似文献   
9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