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2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围绕轨道交通站域的空间使用问题,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从站域基本背景、使用者特征、空间使用分布和空间使用状态四个方面建立空间使用的分析方法,并选取上海三个典型站域作为调查样本,对商业空间使用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揭示其空间分布特征和使用状态的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未来站域商业空间使用的优化提出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22.
城市中心区地铁站域多层面步行路径的线密度和面密度关系到站域步行环境是否能满足其人流集散的需求;地铁站点与多层面步行路径及不同层面路径之间的垂直转换、地铁公交与常规公交之间的转换对站域人流高效集散意义重大。本文从密度和转换两个视角量化分析研究上海、香港两地四个案例的多层面步行路径特征,其结论有助于地铁站域多层面步行路径的规划设计思考和决策。  相似文献   
23.
结合不同时期背景所面临的历史问题,梳理了国内外绿色住区设计相关学术研究成果及评价标准的发展历程,以期为国内绿色住区设计研究提供一个综述框架及研究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24.
从低碳交通出行和高效空间利用的视角,关注轨道交通站域交通可达与空间使用绩效的相互影响。构建上海城市道路网络模型与轨道交通网络模型,对上海中心城区10个典型轨道交通站域的交通可达与空间使用绩效的关联性进行量化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评价模型,提出轨交站域运用出行网络与空间使用相匹配的方法来支持城市设计决策。  相似文献   
25.
城市规划编制必须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充分发挥其调控与引导作用。结合当前文化强国的大背景,详细阐述了城市总体规划应主动承担弘扬主流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历史使命的理论依据,深入探索了文化考量下的城市规划编制思路与方法,提出了以文化引导城市战略实施、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空间发展的理念与路径。重点结合宁夏永宁县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进一步阐述了在以文化为考量视角背景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思路、方法及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26.
建立了滚筒式冷渣器一维传热模型,对其传热特性进行了模拟和分析,并利用中试试验以及O型冷渣器现场运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随粒径增加对流传热减弱,随转速增加和填充度的加大综合传热系数增大,肋板能有效提高冷渣器的传热效率;虽然综合传热系数随转速增加而增大,但因滚筒出力同时也加大,因而出口渣温随转速加大而升高;入口端灰渣降温较快,传热以辐射为主,随着渣温的降低,在出口端对流传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27.
庄宇 《建筑与预算》2008,(2):104-104
碳纤维材料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作为新兴的结构加固补强技术具有很多优点,本文中阐述了碳纤维材料的主要性能和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的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8.
陈恩山  杨森琪  庄宇 《建筑技艺》2021,27(4):121-123
城市开放空间如街道、广场、绿地等,作为物质空间的虚体,服务于所有人群,同时也受到实体建筑物的视觉监护而变得更加安全.利用视域分析领域的相关原理,提出视野覆盖率的概念,定量化描述空间平面受到视野监护的程度.以乌德勒支火车站区域为例,定量化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安全与视野覆盖率的动态关系,从而验证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从工程角度分析了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并总结了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0.
“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土力学"课程的特点,针对目前"土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就如何提高土力学的教学质量提出教学改革的一些方法,土力学教学必须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理论与试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创新能力,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