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6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针对链式转向半径大、转向时间长的问题,基于形变移动机器人所具备的形状可变性的特异性能,提出了在直线构型的情况下按照滑移的方式来实现智能转向的设计模式。通过对转向过程中设计的参量进行处理,对主体结构滑移过程的分解和剖析,建立了对应的受力模型,分析了其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计算了变形阻力矩及所需的牵引力等。通过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减小了机器人旋转半径和转向时间,增大了转动过程的效率和效果。该方法用于形变移动机器人智能转向控制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张军朝  曲银寿  王晋成 《山西建筑》2010,36(32):279-281
从建设工程评标专家日常管理入手,较为详尽的研究了建设工程评标专家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采用基于INTERNET的建设工程评标专家语音通知系统来加强专家管理的有效途径,为规范评标活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魏宏荣  张军朝  李全生 《山西建筑》2010,36(33):264-265
从研究意义、国内现状、项目任务三个方面对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系统的研究背景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以期促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招标评标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神经网络在光伏电池建模优化问题。由于光伏电池具有高度非线性特性,其输出功率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传统方法不能满足光伏控制系统动态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粒子群优化的神经网络光伏电池建模算法。改进的方法以日照、温度和负载电压作为提出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值,把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出,采用RBF神经网络对光伏电池进行建模,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对神经网络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建立光伏电池的动态响应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所提模型更好地克服传统方法的缺点,收敛速度快,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适合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军朝 《电子器件》2021,44(1):242-249
亮度调节是目前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兼顾安全性与节能性的主要应用方式。针对隧道照明控制系统光源调节方式单一、难以满足人眼视觉效应需求的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LED光色动态可调的隧道照明控制系统。首先以暖白光、绿光、冷白光为三基色,推导出三通道PWM调光的光色动态调节模型;其次根据系统总体架构,对硬件电路进行具体设计与选型,同时完成上位机控制平台和下位机色温调节程序的开发;最后搭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对LED光色动态调节效果进行模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上位机能准确输出控制指令控制LED光源实现隧道不同路段光色动态调节。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监管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背景,论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式,并对该系统的创新点进行了探讨,包括语音通知专家、动态生成信用体系、标书分析比对功能等,对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DSP的改进蚁群二阶段MPPT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局部阴影条件下光伏阵列输出效率低并且对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设计出一种基于DSP的智能MPPT控制器,提出一种目标因子与过渡机制的改进蚁群全局寻优二阶段MPPT全局寻优算法作,引入目标导向因子避免盲目寻优,引入过渡机制而弥补寻优末期的振荡完成最大功率跟踪,通过仿真与实验的 分析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光照突变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跟踪精度,避免系统趋于稳定时的功率振荡,提高了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针对物联网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数据信息传输与感知设备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个基于开源平台的网关监控系统。采用开源Arduino Mega 2560作为设计原型,以AVR处理器ATmega 2560为核心,开源Arduino IDE为开发环境,利用XBee S2与GPRS结合的通信技术,满足感知网络数据信息的传输和管理控制需求。利用Java结合MySQL数据库搭建了物联网应用开发平台,并给出了硬件组成结构和软件实现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丢包率和时延性方面达到规定标准,实现了物联网感知层与应用层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