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6篇
能源动力   2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城市原生污水热能采集工艺设计应用实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以哈尔滨市一商城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空调工程为例,介绍了壳管式热能采集工艺设计及系统运行情况,采用该工艺可以实现在水质恶劣情况下无堵塞换热。分析了使用该工艺城市原生污水源热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与运行效果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2.
关于城市污水热能资源化相关概念和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污水热能利用的技术角度将城市污水分为原生污水、一级污水、二级污水三大类,分析了不同污水的应用特点和应用前景,指出原生污水的热能利用在未来所占的主导地位。定义和区分了污水热能资源化、污水类冷热源、污水源热泵、污水源热泵系统等概念,指出了它们的类属关系和各自的地位。从技术角度对污水源热泵系统进行了分类,比较了直接和间接污水源热泵系统的优缺点,指出直接系统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介绍了直接系统的两种可实现的形式。  相似文献   
23.
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技术方案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表水源(城市污水、江河湖水、海水等)热泵供暖空调前景广阔,合理、可靠的系统设计才能体现系统的节能价值与经济效益.根据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介绍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技术要点并讨论了设计中的方案选择问题,包括系统形式、换热方式、换热工况等.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目前常规管壳式换热器所存在的缺陷及换热效果的分析总结,以及多流程逆流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箱形管壳式换热器,满足低温差、多流程、纯逆流换热的安全使用要求。介绍了箱型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改进原理、构造特点与功能,及其设计方法和要点。  相似文献   
25.
文章建立了应用于蒸发器的满液式竖直管三维物理模型,并采用多相流混合模型对满液式竖直管内的沸腾传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而后根据模拟结果得到管内静压、管壁加热温度和管长对满液式竖直管内流体的温度、含气率以及该竖直管沸腾传热系数的影响规律,并分析管壁加热温度、管长、管内静压和蒸发温度对满液式竖直管内沸腾传热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满液式竖直管的长度越长,蒸发器的总换热量越大;当满液式竖直管的壁面温度由376 K升高至388 K时,若该竖直管的长度为1.6 m,则其沸腾传热系数提高了7.4%,若该竖直管的长度为1.2,1.0 m,则其沸腾传热系数均升高了约3.3%;在蒸发器竖直管沸腾传热过程中,其换热量和壁面温度呈正相关;当蒸发温度较低时,满液式竖直管内的静压对管内流体的含气率以及该竖直管的沸腾传热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6.
地表水源热泵的技术经济与环保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表水源热泵暖通空调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地表水源热泵应用的节能、经济、环保三类共15个评价指标及其计算确定方法,并对我国102个城市的各项指标进行了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在我国南方地区经济效益显著,在北方地区则环保效益突出,而且各项效益还与城市的水源、规模、形状、气候、地理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地表水源热泵技术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应该加大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27.
介绍了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技术方案,提出了一种污水处理厂污水冷热资源的评估方法——逐时分析法,通过对青岛某工程实例的分析及与常用的工程评估法作比较,并以费用年值作为经济评价指标,对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天然气直燃热泵机组、燃煤锅炉加电制冷冷水机组等3种冷热源方案进行了经济性、节能性和环保性的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优于另两种方案,最后指出了该系统运行中需注意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8.
燃气燃烧产生的烟气具有温度高、含湿量大的特点,虽然可以采用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技术对湿热烟气中的显热和潜热热量进行回收,但仍需要外部驱动热源. 为解决现有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热回收能力与经济性较差的问题,以传统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为基础,通过与分级式烟气换热器相结合,构建了一种可实现自驱动运行的湿热烟气全热回收系统.建立了系统热力模型和适用性模型,并研究了主要参数对系统热力性能和适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烟气进口温度为550 ℃、入口含湿量为120 g/kg(a)的条件下,系统最大热回收效率为11.6%,热回收净收益平衡期的极小值为5.2 a;当热回收率、净收益平衡期的预期值分别为10%和5.5 a时,二次水出口温度的适用范围为55 ℃~64 ℃.自驱动系统在烟气进口温度较高、含湿量较低时的节能扩大系数极大值为29.7%,表明此时的自驱动系统相对于直接换热方案的节能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9.
基于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暖通学科研究生多元互补教学模式框架下,提出了若干研究生课堂"教""学"组合模式,并应用于教学实践。该模式旨在全面拓展教育教学的时空范畴,提高学生课程参与度,努力培养和提升学生发挥多元智能的潜力,为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多元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设置热管热回收装置对空调通风系统节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实际应用工况下的圆翅片热管的传热模型,以单位温差、单位换热量下的热管翅片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热管翅片高度、间距、厚度等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式。采用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指出了该方法用于热管翅片结构的分析具有高效、简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