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6篇
能源动力   22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江河湖海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节能与环境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河、湖、海地表水作为热泵冷热源为建筑物供暖空调具有重要的节能与环保意义,为此,分析了以大气为冷源的空调系统产生城市热岛效应后的能耗附加值及其定量化公式,提出并定义节能与用能系数的概念,推导制热、制冷条件下的计算公式,基于节能与用能系数的概念定量给出单位水量、单位温降或温升的节能与环保效益.研究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方法与公式能定量评价节能与环保价值.以大气为冷源的空调系统能耗附加值达20%以上,地表水源热泵系统节能系数在0.37~1,节能量达1.55~4.18 M J/(m3.℃),二氧化碳少排放量达(1.4~4.82)×10-3kg/(m3.℃).  相似文献   
32.
污水源热泵的污水子系统是一个旁路串联水泵系统,基于实际工程数据的数值实验,提出了小阻抗旁路串联水泵的环路独立性原理,分析了系统流量的运行稳定性和调节性,论证了双级水泵的技术可行性,并给出了水泵的选择要点和系统调试方法,为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层流工况相变强化换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剑峰  张承虎  孙德兴 《流体机械》2007,35(5):70-74,41
介绍了新型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及其关键设备,基于准稳态近似方法分析了凝固热采集装置中层流流动水在常壁温条件下的管内相变问题,采用当量平均表面换热系数和潜热显热比两个参数讨论了各因素对相变强化换热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对于设计参数的确定及系统性能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以采用城市原生污水作热泵冷热源的北京悦都大酒店为实验基地,以该项目的热泵机组为研究对象,连续测得了污水进出口温度,机组蒸发器侧、冷凝器侧的进出口温度和压缩机耗电量.根据测试数据,考察了热泵机组在以城市污水为热源时的工作性能,在测试期间机组运行稳定,夏季的平均性能系数(COP)为4.31,为污水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35.
污水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污水的流动与换热性能与清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设计污水换热器时不能简单地套用针对清水换热器的设计参数和设计方法.根据实验研究结果与工程实践经验,基于污水的流动阻力与换热特性,给出了污水换热器的设计要点和设计所必需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6.
汪僖  洪光英  李永红  张承虎 《福建电脑》2011,27(10):152-152,161
本文应用EXCEL的图表功能,对某市医疗机构住院服务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卫生部门对医疗机构住院服务质量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37.
38.
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直接式污水源热泵系统中存在的污垢、机组冬夏季切换及其带来的机组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特殊设计等关键问题,着重从污垢的成分、结垢机理、防垢除垢对策及污水设计参数选择等方面介绍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及工作进展。  相似文献   
39.
为解决传统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循环热效率低、冷凝热难以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并联型有机朗肯循环与喷射式热泵联合循环系统结构。通过并联布置热机子循环与热泵子循环,并增设外部换热器,可回收全部冷凝热量用于制备辐射采暖水,同时系统输出的热电比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建立了系统能量分析模型和?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联合循环与有机朗肯循环的热力性能。研究了部件?损失与系统?流特性,并分析了工质流量比和蒸发温度对系统热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联合循环热回收效率和?效率比有机朗肯循环分别提高了60.83%和30.76%。?损失最大的两个部件分别是发生器和外部换热器,造成外部换热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内部传热温差较高。工质流量比对系统热力性能影响显著,当蒸发温度低于25.2℃时,工质流量比的可调节范围最大。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性能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的研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0.
凝固热采集换热器中层流水冻结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准稳态近似方法分析了常壁温下凝固热采集换热器管内层流流动水的冻结过程,讨论了0~4℃水在不同Re、不同管径、不同壁温等工况下的冻结特性。结果表明,层流水冻结过程中,在结冰初期某一参变量的变化对量纲一冰层厚度的影响不明显,随时间的增长其影响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