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24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渗透水压力对节理裂隙岩质边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岩体裂隙网络模型,对含二维平面单裂隙的岩体,分析了渗透水压力与岩体应力场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研究讨论了渗透水应力(渗透静水压力及切向拖曳力)、岩体中应力场和裂隙间的相互耦合作用关系,指出了渗流水诱发裂隙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52.
青海省玉树县于2010年4月14日发生7.1级地震,宏观震中为玉树结古镇,其地震烈度达到9度,给玉树人民带来严重的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此通过对结古镇框架结构建筑的地震破坏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该类建筑物抗震分析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随着地下开采的不断发展,岩爆已经成为影响安全和效益的工程难题。为了研究岩爆发生机理及预测巷道岩爆活动,以宜昌后坪磷矿为工程背景,现场采取巷道围岩及矿层岩样,首先进行室内单轴试验以及GCTS系统下的岩石三轴试验,获取围岩及矿样的物理力学参数,并利用岩石脆性系数分析围岩和矿样的岩爆倾向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三轴试验下的声发射三维定位技术,分析岩爆发生机理,并用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分析法对巷道开挖进行数值模拟,利用岩爆判据预测岩爆活动。结果表明:巷道围岩及矿层均具有岩爆倾向,巷道开挖后底板两侧有可能发生岩爆,这与现场情况相符合。该研究结果为深部磷矿开采的岩爆防治对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4.
通过对比聚晶金刚石(PCD)、硬质合金、立方氮化硼(CBN)刀具在微细切削铍青铜时的切削性能,研究了不同刀具微细切削铍青铜时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纹理,分析了不同刀具微细切削铍青铜时的刀具磨损状况,主要包括前刀面、切削刃以及后刀面。研究表明,PCD刀具在进行微细切削时表现出优良且稳定的切削性能,不仅表面粗糙度R_a值低、切削力小,而且刀具磨损量最小;硬质合金刀具在本次试验中切削性能仅次于PCD刀具,考虑到刀具成本,硬质合金刀具具有极高的性价比;CBN刀具则由于容易产生大型的积屑瘤从而导致切削过程极不稳定,表面粗糙和切削力过大,而被证明不适合用于铍青铜材料的微细切削过程。同时对PCD刀具微细切削铍青铜的切削参数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55.
以川煤集团白胶煤矿2481工作面地质资料为基础,利用自行研制的“多场耦合煤矿动力灾害大型模拟试验系统”,进行了三维采动应力条件下的三维模拟开采实验。通过应力监测、测量统计、色素示踪、照相素描等方法,对采动后的底板岩层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底板岩层表现出“采前增压-采后卸压-压实回升”的动态受力特征;根据裂隙发育特征,可将底板裂隙带在走向上分为“开切眼裂隙发育区”、“采空区中部压实区”和“工作面裂隙发育区”,在竖直方向上分为“底板破断裂隙带”和“底板弯曲离层带”;确定底板最大破坏深度为14 m,为上保护层开采中被保护煤层瓦斯抽采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6.
中国某磷块岩矿床地下开采过程中,采场顶板及巷道有明显的岩爆现象发生. 通过现场岩爆的实地调查,了解现场岩爆的发生频度及发生规律,在岩爆区域现场采样进行室内微观实验分析,发现磷块岩宏观力学行为很大程度上符合其微观结构构造和矿物组成的微观力学行为,微观裂纹试验发现磷块岩晶界弱面为白云石与胶磷矿之间的接触晶界. 现场研究发现,岩爆多发生在爆破后环境干燥的区域,且多发矿段为白云石含量较高的岩层. 提出了岩爆的产生判据,并给出了岩爆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7.
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回采的矿山,在向大结构参数的转变过程中,正常布置的大结构参数不适用于过渡分段的放矿。根据金山店铁矿开采技术条件,采用图解法、物理模拟和现场放矿试验等研究方法,得到初始过渡分段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是14 m×16 m×3.4 m;在过渡分段的放矿中,通过采取截止品位的放矿制度、增加放矿步距、加强地测工作、提高爆破质量等技术措施,过渡分段回收率可以达到77.97%,过渡分段完成生产指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8.
用硅粉、黏土、硅溶胶配制的浆料作为焊料,在1390℃氮化烧结过程中,对经过预氮化的氮化硅陶瓷进行无压反应烧结连接。实验表明:黏土的加入改善了焊料塑性,形成了较致密的接头,连接强度达到40MPa。焊料经反应烧结后生成了Si3N4和O′-sialon,与母材具有物理化学相容性。焊料/母材界面处形成了针状sialon晶体交织的网络结构,将焊料与母材互锁成为一个整体,起到很好的界面结合作用。焊料的反应烧结和焊料/母材界面反应都为溶解一沉淀机理控制。  相似文献   
59.
张电  谭胜兰 《华东电力》2006,34(12):91-93
通过对电力系统远动规约和公话交换网的研究,提出理论模型,即通过公话交换网建立通道,并将其用于电力系统通信通道,经过适当改进,运用于实际工程中,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为边远山区,资金紧张的地区和新建变电站、开关站实现实时数据传输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有一定的推广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露天大区控制爆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根据现场试验,指出在露天大区爆破中,可用导爆管一次联网分区分段微差起爆,来增大爆破量并改善爆破效果,并指出如何确定炮孔堵塞深度和控制飞石,提出了如何实现不在同一线上的长预裂线的预裂爆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