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催化裂化汽油氧化-萃取脱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催化裂化(FCC)汽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考察了氧化反应条件、萃取剂的种类、萃取剂中的含水量以及剂油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对氧化-萃取前后硫含量及类型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是非常有效的氧化脱硫体系;随着油剂比、萃取剂含水量的增加,汽油的脱硫率下降,收率增加,在剂油比1∶1、溶剂的含水量10%条件下,汽油的脱硫率达到80%以上,收率97.5%以上;杂多酸/相转移剂/H2O2催化氧化体系对噻吩环被破坏电子效应强的苯并噻吩及甲基苯并噻吩类硫化合物有很好的反应活性,对电子效应弱的噻吩类硫化合物反应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42.
固体复合酸催化FCC汽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烷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固体复合酸为催化剂,对汽油中的主要硫化物噻吩(T)、2-甲基噻吩(2-MT)、3-甲基噻吩(3-MT)、2,4-二甲基噻吩(2,4-DMT)烷基化硫转移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噻吩类硫化物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适宜的动力学考察温度为403.15~433.15 K,当反应温度为433.15 K时,4种硫化物的转化率均达最大,大小依次为2-MT3-MTT2,4-DMT。4种硫化物的烷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均符合一级反应速率方程。T,2-MT,3-MT和2,4-DMT的烷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7.92,25.98,45.25和27.29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4.427×103,5.316×103,9.98×105和3.91×103h-1。  相似文献   
43.
以噻吩的甲基取代衍生物与2-甲基-2-丁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烷基化反应为模型反应,对FCC汽油的噻吩类硫化物的定位效应和烷基化反应机理的进行了从头算的量子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叔正碳离子的能量低于仲正碳离子,仲碳正离子重排为叔正碳离子是一个放热过程,该反应的能垒仅4.7 kcal/mol,采用LST/QST/CG进行过渡态搜索, 验证仲正碳离子进行重排转变为叔正碳离子的可行性和具体途径,采用Fukui函数来研究噻吩的甲基取代衍生物在亲电取代中的定位效应, 与实验和有机化学观念相一致。2-甲基噻吩的烷基化反应是一个典型的亲电取代反应,对中间体IM及产物P进行结构优化,以R和IM为起点进行LST/QST/CG过渡态搜索,所得过渡态TS1 经优化后的几何构型,其能量为-789.176509Ha,在132cm-1有唯一的虚频。以IM和P为起点,进行过渡态TS2的搜索,其能量为-789.080387Ha,在128.9cm-1处有唯一虚频。  相似文献   
44.
 采用浸渍法合成了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通过与FCC汽油烷基化硫转移反应发现在制备过程中,磷钨酸负载量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大,在磷钨酸的负载量(w)为60%、焙烧温度200 ℃ 、焙烧时间4 h条件下制备的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的烷基化活性最好,可将FCC汽油中小于100℃ 馏分的硫含量从原来的82.38 mg/L降到9.76 mg/L,100~120℃ 馏分的硫含量可从原来的183.27 mg/L降到65.03 mg/L,而大于 120℃ 馏分的硫含量从257.31 mg/L增加到436.39 mg/L,可见烷基化反应后汽油中的含硫物质转移到了高沸点组分中,经过气相色谱仪分析也验证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5.
FCC汽油轻芳烃组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含钛中孔分子筛Ti-MCM-41,并以此分子筛为反应催化剂,用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进行脱硫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双氧水体积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双氧水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体积比;以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70 ℃、剂油体积比为1:1、双氧水体积分数为3%的工艺条件下可使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的硫含量从1 056.0μg/g降低到264.2μg/g。  相似文献   
46.
采用近红外标准实验法、近红外分析模型和原油评价方法,对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加工的北疆稠油混合料(以下简称混合原料)性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混合原料系低硫-环烷-中间基原油;经实沸点蒸馏后,初馏点~160,〉145~255,〉200~360,〉360~500,〉500℃的馏分可依次作为催化重整装置、航煤加氢装置、柴油加氢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和焦化装置(或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原料。根据边际效益系统测算,利用混合原料的渣油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生产时间为4 d)比用作焦化原料时,整体经济效益可提高398万元。  相似文献   
47.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非光气法合成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中间体。以硫酸为催化剂,盐酸盐为助剂,研究了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MDC的反应。对助剂盐酸盐进行了筛选,发现氯化铜的效果较好,其MPC转化率达96%,4,4′-MDC产率可达76.7%。反应条件为:m(硫酸)∶m(MPC)=4∶1,n(MPC)∶n(HCHO)=1∶1,氯化铜用量为MPC物质的量的5.4%,100 ℃下反应3 h。将氯化铜分别与氯化镧和氯化亚铈以物质的量的比1∶1复合使用,发现单独使用氯化铜的效果好于复合盐酸盐的效果。分别使用甲醛溶液、三聚甲醛和多聚甲醛为亚甲基化剂,发现价廉易得的甲醛溶液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8.
塔河原油试制重交通道路沥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塔河油田单井原油及混合原油进行了性质分析,对三区、四区原油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生产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重点研究了通过沥青改性的办法研制AH-90重交通道路沥青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9.
直馏高硫柴油选择性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委内瑞拉直馏高硫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的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采用H2O2-H3PO4·12WO3氧化反应体系,柴油与H2O2的体积比为2:1,H3PO4·12WO3用量在0.02g/mL以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加入量为0.002g/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30min,用DMF进行3级萃取,剂油比体积比为1:2,脱硫后的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在0.16%以下,柴油收率为69%-72%,双氧水重复利用4次以上。萃取液中的富硫油可以全部回收.  相似文献   
50.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3S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运用RS、GPS和GIS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已成为一种越来越成熟的方式和手段。从空间抽样模型理论出发,以我国黑龙江省为例,运用RS、GPS和GIS技术,通过对黑龙江省道路网、土地利用区划、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1 km×1 km格网数据等空间信息分布的综合考虑、分析,设计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综合野外采样框架。框架主要包括采样区的布设、采样路线和采样点的选择等。由于以多层空间信息为采样依据,经实践检验,该采样框架具有经济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