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40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针对目前的工程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项目参与单位众多、信息沟通复杂等特点,设计了卷烟厂工程进度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WBS、在建工程、文档目录结构各类信息关联起来,立体的呈现各类信息,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在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研究基础上,将固定资产可溯化管理的理念实施在系统中,建立工程管理的WBS、在建工程、文档目录结构、合同等元素的编码体系,实现工程进度各种信息存储、检索、共享和加工整理。该系统通过一段时间运营,将固定资产过程化、全景化,为财务竣工结算服务,极大地提高资产管理整体水平,也为项目管理可溯化研究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2.
103.
预先危险性分析在天然气增压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活塞式天然气压缩机的主要危险及产生原因,判别其危险等级、提出消减及控制危险的对策措施。介绍了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天然气增压工程中的具体应用,其分析结果可供安全评价及安全生产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新疆油田钻井废液固液分离实验研究及现场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的废弃钻井液,研究出了化学脱稳剂对钻井废液进行破胶脱稳,并确定了固液分离以及分离出水处理的药剂配方。研制了一套以带式压滤机为核心分离设备的钻井废液处理设备,在中国石化西南分公司以及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进行现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废水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后就地排放,分离出的干泥饼浸泡液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处理成本低于50元/m3。该处理设备工艺及设备具有简单易操作,处理成本较低等特点,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5.
不可否认的是,流动光效的制作始终是电视包装中的一个亮点。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流动的光效在电视包装上的制作,总结一下有哪些常用的制作手法。关于流动光效,首先我们要理解它的内在含义,它是一个发光体,然后在这个发光体上有流动的介质,我们在制作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两点,也可以说这两点是基本的组成要素,缺一不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制作手法,制作的手法有很多,这里我从后期(AE)和三维(MAX)两个方面举例来探讨一下。在后期软件AE中,我们主要是通过自带的滤镜和外挂滤镜来完成,在进入之前我们得先来看看一个基础性的东西:最基…  相似文献   
106.
本篇主要介绍总结了电视包装设计中的常用形式美感法则,通过此篇的归纳指引,让广大从事电视包装行业的朋友们产生艺术设计上的觉悟和共鸣,以此去进行提高.  相似文献   
107.
徐琦 《建筑师》2007,(1):8-18
本文通过对一个小型教堂的设计分析图示,从若干视角展现了设计者将设计意图向结果转化时所使用的逻辑和控制方法。同时简要论述了针对具体对象的设计分析程序,也显示了图示工具在其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8.
消息     
徐琦 《设计新潮》2008,(6):134-134
  相似文献   
109.
徐琦 《设计新潮》2008,(3):32-63
2008年2月23日,素有“亚洲第一弯”之称的延安路架外滩下匝道,完成了它11年的历史使命,功成身退。因“第一弯”的拆除而引发了高架路对于城市景观空间的思考:高架之于城市景观,高架之于街道,高架之于广场,高架之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10.
徐琦 《设计新潮》2008,(5):100-107
继纽约之后,上海是“都市时代”城市调查的第二个城市。它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人们从一个处于“发作性”变动的城市中学习;这些变动之剧烈,令人担心人类耐受力的底线。我们还能探索速度与摩擦的涵义。上海的变化之快,令我们有可能看到理论对实践的影响,这在当今世界也许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