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9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该文采用信号处理技术,设计了一种振荡电路。该电路解决了双延迟线型声表面波(SAW)器件不易起振,频率跳变等问题。整个电路结构简单,对插损低于20 dB的器件有很好的起振效果,满足气体检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发电过程的部分用煤,全部用油、气均需从外省引入,能源资源紧张。目前湖南风电项目的核准与建设周期短,配套电网送出工程无论是核准还是建设进度都难以与风电场建设保持一致。从调峰电源建设、风电机组并网门槛、电网结构、风功率预测系统以及风电行业协调沟通机制等五个方面对湖南省境内风电建设与并网管理体系构建进行探讨,提出了湖南风电并网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以促进"十三五"期间湖南风电安全、高效、优质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14.
一、概况 1983年9月,我厂Φ1000氨合成塔内件由“三套管”型改为“单管并流双层”型后,曾一度收到显著效果:合成塔阻力下降60~70%,系统阻力下降30~40%,平均吨氨节电18度。但在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由于一味追求高空速,试图依靠大循环量来提高产量,四机满量生产循环量高达(12~14)  相似文献   
15.
成诚 《中氮肥》1993,(6):62-63
1.原流程概况及改造设想我厂原设计年产合成氨6万吨,合成工序有三台循环气压缩机,相应配置三台滤油器,正常生产时开二备一。其基本流程为:一次分氨后含氨7~8%的循环气经循环机压缩后进入各自滤油器,在此与从压缩工段送来的新鲜气混合,分离油水后进入冷凝塔和  相似文献   
16.
成诚 《中氮肥》1994,(3):33-35
介绍了国内几家中氮厂氨合成塔改为φ1000轴径向塔的运行情况。改造后的塔普遍存在压力偏高、塔阻力下降不明显、氨净值偏低、径向段气体偏流等问题。作者分析认为可能是设计、触媒类型、操作空速等选择不当引起的。同时笔者认为改造后的合成系统流程也存在一定的弊端。综合各种因素,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单管并流双层触媒筐合成塔的特点,采用了以动力学原理为根据的控制型快速还原新工艺(即控制还原气中 H_2%从低到高的方法),既能控制水汽浓度不超标,又能保证一定的出水速度,达到快速还原的目的。采用此法后,触媒还原时间可缩短69小时,且触媒活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世界都在提倡绿色发展,健康社会。在城市生活中,60%的二氧化碳来自于为维持建筑物本身功能,30%来自于交通汽车的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越来越明显,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为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降低二氧化碳排量建立绿色生态居住环境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Adam是目前深度神经网络训练中广泛采用的一种优化算法框架,同时使用了自适应步长和动量技巧,克服了SGD的一些固有缺陷。但即使对于凸优化问题,目前Adam也只是在线学习框架下给出了和梯度下降法一样的regret界,动量的加速特性并没有得到体现。这里针对非光滑凸优化问题,通过巧妙选取动量和步长参数,证明了Adam的改进型具有最优的个体收敛速率,从而说明了Adam同时具有自适应和加速的优点。通过求解 ${l_1}$ 范数约束下的hinge损失问题,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在算法保持稀疏性方面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