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2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7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罗茨鼓风机壳体结构的讨论,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对两种罗茨鼓风机壳体结构的比较和合理改善能够提高罗茨鼓风机的性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改善风机的噪声和出口温升等,但相应的容积效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2.
Ajax是Web应用的一种新方法,结合了XHTML、CSS、DOM、XML等几项技术。并利用JavaScript来将这些技术整合起来,实现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异步交互。文章通过将Ajax应用于网站的用户意见反馈部分,克服了以往人们在设计网站用户意见反馈专栏时的一些缺陷,使得用户可以快速的提交意见,并及时的得到自己的意见反馈信息,提高了用户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3.
陈婷    林梅芬  朱文强 《陕西电力》2020,(3):55-60,68
针对黑箱外网参数估计难以求解以及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基于支路开断直流模拟法的黑箱外网参数估计新方法。该方法基于输网电阻远小于电抗的原理简化扩展电压源支路模型,利用支路开断直流模拟法构建边界节点间等值电纳与采样状态的线性关系,使得边界节点间等值电纳参数求解简单而且稳定;进一步利用支路开断前后的状态数据建立扩展支路参数的最小二乘模型,最终通过支路开断前后两个数据断面实现外网等值参数的高精度求解,IEEE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论证了本文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4.
文章对当前流行的几种虚拟实验技术VRML、ActiveX、Flash、QuickTimeVR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介绍.通过分析,论证了它们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5.
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乘子LagM协方差矩阵的多个不良参数辨识方法,用于甄别电力系统的多个不良参数。该方法先利用归一化LagM定位可疑参数,再通过LagM的协方差矩阵划分不同参数群,并将所有参数群中归一化LagM最大者对应的参数标记为不良参数。因为每个参数群均对应一个不良参数,从而实现系统中多个不良参数的辨识,同时采用不断修正和不断估计的手段,直至系统中不存在不良参数。最后通过IEEE14节点所构建的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正在双端非同步测量的情况下,利用电压相量与电流相量相除的方法实现了正序参数不受非同步角的影响,利用求解出的正序参数计算出非同步角,最后将非同步角作为已知数代入不对称运行方式下的长线方程中求解出零序参数。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录波器两端采样数据不同步给线路参数计算带来的问题,计算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37.
完善高校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建设在高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但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队伍状况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当前高校实验室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高校的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8.
39.
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针对电力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接地电阻测量值满足要求而接触电势和跨步电势值却严重超标的现象,分析了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的作用,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法,以避免过大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40.
以聚醚多元醇(PPG)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100LL)为原料制备了含有-NCO的聚氨酯(PU)胶粘剂的A组分,将废聚酯(PET)通过醇解、酯化和缩聚等步骤制得含有-OH的PU胶粘剂的B组分,讨论了反应条件对A组分和B组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A组分时,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3h;制备B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