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73篇
综合类   56篇
化学工业   49篇
金属工艺   65篇
机械仪表   94篇
建筑科学   103篇
矿业工程   60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18篇
石油天然气   28篇
武器工业   17篇
无线电   1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4篇
冶金工业   29篇
原子能技术   24篇
自动化技术   12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隐身飞机雷达波具有前向、侧向散射大,后向散射小的特点,从隐身飞机雷达散射截面的空间差异分布入手,针对航空集群收发分置协同探测编队构型问题,建立集群收发分置协同探测数学模型;基于空间分割法,对影响集群雷达探测能力的两个重要因素,接收机方位角和收-发雷达之间的基线距离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收发分置模式下,集群中任一节点都能形成一定的探测能力;将接收机部署在0°附近,基线距离约为5 倍单机迎头探测距离时,收发分置协同探测面积取得最大化,达到雷达单独作用下的5.5 倍,此时最远探测边界距收-发基线的距离和探测区最大宽度都取得较大值。  相似文献   
122.
丁奥  张媛  朱磊  马路萍  黄磊 《包装工程》2020,41(23):162-171
目的 针对我国烟草物流配送中心包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条烟差错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异型烟全自动码垛的控制系统。方法 设计基于SIMATIC S7-1200 PLC、步科MT4523TE触摸屏、YAMAHA机器人控制器RCX240和工控机的控制系统,PLC作为主控制器,与触摸屏和工控机采用PROFINET通讯,与YAMAHA控制器采用PROFIBUS通讯,实现信息的交互。外接的控制按钮、传感器、伺服驱动器与PLC的SM1223和SM1231信号模块连接。PLC将传感器采集的信号和工控机发送的数据进行处理,然后与机器人控制器配合发出各种控制指令,通过各个机构相互协调动作实现对异型烟的快速、自动、精确码垛。结果 该套控制系统可对异型烟长、高进行自动识别,码垛差错率≤0.006%,对垛型进行自动整理功能,损烟率≤0.005%,设备故障率≤0.5%,码垛效率可达3861条/h,系统运行稳定。结论 该套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异型烟的码垛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满足烟草物流配送中心高效稳定作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3.
类蛋白反应作为一种可以修饰生物活性肽的新方法,已经成为蛋白质食品研究的热点。海洋生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其含有的蛋白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然而蛋白肽存在生物利用度有限、酶解液味苦等问题。本文在阐述类蛋白反应过程和机制的基础上,对类蛋白反应修饰提高海洋源活性蛋白肽的生物活性、改善蛋白的加工特性及减少蛋白酶解液苦味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期为海洋源蛋白的深度利用以及高值化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4.
影响煤的全水分检测数据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测定煤中全水分的意义,从采样、制样和化验三方面分析了影响全水分检测数据的因素,并提出了防止外来水分混入、防止水分损失、选择合适的方法及减少人为影响等消除检测偏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5.
基于方位特征集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种完全对称、且具有三平移一转动性质的4-RRPaR并联机器人机构,分析方位特征集、自由度、耦合度等拓扑参数。根据矢量法构建运动学位置方程,推导得到运动学逆解解析式,同时根据算例分析得到位置正解和位置逆解数值解。利用雅可比矩阵计算得到位置正解奇异、位置逆解奇异产生条件,选择极坐标边界搜索法计算工作空间与转动能力等性能指标。分析表明:机构边界光滑且内部存在空洞情况、动平台转动角度范围较小。另外,提出有效转动能力比指标ω概念,结合有效工作空间利用率μ,建立多目标的数学优化模型,采用经典的NSGA-Ⅱ搜索算法对有效转动能力比指标ω与有效工作空间利用率μ进行多目标参数优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得到优化后的工作空间以及转动能力,优化后的工作空间边界圆润且内部不存在空洞情况、转动灵活性较好。可权衡设计需求和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择最佳的优化参数。  相似文献   
126.
为了复现实际船用重油燃料燃烧特性,基于化学解构法原理,提出了重油多元模型燃料。选择了正十四烷、2,6,10-三甲基十二烷、四氢化萘和正癸基苯作为基础燃料,表征实际重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成分。模型燃料的比例依据带权欧几里得距离算法进行最优化求解。针对发展的多元模型燃料,基于流动反应器试验平台对模型燃料的中低温氧化特性进行点对点比较,多组分模型燃料成功复现了典型反应物、中间产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基于“解耦法”的机理简化方法,发展了重油多组分模型燃料骨架机理。该机理成功预测了重油馏分的中低温氧化特性。基于该骨架机理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到出烷烃类自由基主导的基元反应对重油碳烟生成密切相关。此外,基于定容燃烧装置数值仿真结果,证明了重油多组分模型燃料对近发动机条件下的喷雾燃烧过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27.
针对研制并改进新一代汽阳极多管碱金属热电转换装置(AMTEC)需要准确计算汽阳极多管AMTEC内的辐射和导热损失,以PX-3A型装置为分析对象,利用RadCAD软件计算了装置内各辐射面之间角系数,角系数计算结果满足完整性要求;以此角系数作为输入数据建立了装置辐射与导热模型,计算了不同负载电阻下装置的输出功率、负载电压和BASE管冷端温度等参数,结果表明计算值与文献实验值相吻合,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最后对不同热端温度对转换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推荐装置热端运行温度为1123 K。  相似文献   
128.
对柴油机颗粒过滤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进行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在线捕集试验。通过发动机废气排放颗粒物粒径谱仪EEPS-3090分析了DPF对不同粒径PM的捕集特性;通过扫描电镜仪和热重分析仪探究了DPF前后端PM的堆积形貌及氧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DPF对大粒径颗粒物的捕集效果优于小粒径颗粒物,聚集态颗粒物基本被DPF完全拦截;DPF孔道过滤壁面的深层碳烟减小了微孔孔径,随着采样时间的增加,DPF对PM的捕集率升高。柴油机排气流经DPF后,逃逸出少量PM,以核态颗粒物为主。与DPF前端相比,后端PM的挥发性组分含量升高,元素碳的含量下降,氧化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9.
当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立体匹配方法未充分利用图像中各个层级的特征图信息,造成图像在不适定区域的特征提取能力较差,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PSMNet改进的优化立体匹配算法。在特征提取阶段,全新的特征金字塔模块(SPP)能更好的聚合不同尺度和不同位置的环境信息构建代价体,从而充分利用全局环境信息;在构建匹配代价体时,提出组相关的策略来充分地利用特征中的全局和局部信息;在代价聚合阶段,优化沙漏结构并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以便网络来提取具有高表示能力和高质量通道注意力向量的信息特征;为了进一步优化视差图,设计视差优化网络来改善初始的视差估计。在Scene Flow、KITTI 2012和KITTI 2015立体数据集上评估,所提模型在Scene Flow数据集上平均预测误差EPE降低到0.71 pixels,在KITTI 2012和KITTI 2015立体数据集上的误匹配率分别下降到1.20%和1.86%,在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取得了较优越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0.
朱磊 《城市规划》2006,30(8):38-41,46
从分析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入手,提出了“区域行为者”概念,认为区域发展是区域行为者——居民、企业、政府空间行为的结果,并依据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指出企业是我国现阶段区域发展的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浙江省的产业带规划工作,对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区域规划的有关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