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17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1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01.
在智能变电站调试工作中,研究出一套实用且易于现场实现的电子式CT、PT极性效验方法。在对电子式CT升流试验时,用继电保护测试仪输出一个工频模拟量,基于此模拟量测量升流器二次电流、二次系统中SMV采样值的角度。根据测量所得数据和升流器、合并单元等设备的参数,计算出电子式CT一次电流和其二次输出的角度差,从而确定电子式CT二次极性的指向。电子式PT的极性效验可在加压试验中进行,方法与电子式CT类似。实践证明所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且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2.
一种改进型优先级天花板协议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II产生的优先级反转问题及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优先级天花板协议,给出了协议的原理,该协议可以解决优先级反转问题,具有预防系统死锁等特点,并介绍了“修改μC/OS-II内核以实现改进型优先级天花板协议”的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3.
泥页岩脆性是泥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最关键的评价因素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岩石力学实验对其进行评价,虽然精度高,但成本亦高且实验周期长。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可以定性和定量确定岩样中的元素含量,具有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等特点,能够满足泥页岩勘探过程中随钻快速、准确评价的要求。基于胜利油区泥页岩元素组成特征及元素含量与矿物含量的相关性研究,认为Si,Ca和Mg等元素的含量可以反映石英、碳酸盐岩等刚性矿物的含量。通过X射线元素录井技术测定的元素含量计算得到的硅质指数、灰质指数和脆性指数,可以用于针对不同地区的泥页岩脆性进行现场快速定量评价。根据泥页岩岩石学特征及中外泥页岩脆性评价标准,建立了胜利油区利用灰质指数(CI)定量评价泥页岩脆性的四级标准:当CI≥0.6时,泥页岩脆性高;0.4≤CI0.6时,泥页岩脆性中等;0.2≤CI0.4时,泥页岩脆性较低;CI0.2时,泥页岩脆性低。  相似文献   
104.
105.
我国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刚起步,而录井作为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纽带,其重点发展领域尚不明确,没有建立系统的采集与评价技术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页岩油录井技术的发展与录井作用的充分发挥。为此,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页岩油录井技术现状与页岩油地质工程一体化需求的基础上,从矿物组分定量分析与有利岩相随钻识别、储集性与含油性评价、可动性评价、可压性评价等4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录井评价的内容、难点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应重点发展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S)、钻井液含油性核磁共振在线录井与岩样T1–T2二维核磁共振录井、录井岩石力学3个领域。在此基础上,根据针对性、有效性、经济性的原则,分中低成熟度、中高成熟度2种类型,建立了基于储集性、含油性、可动性、可压性、可钻性评价的录井技术体系,以期促进页岩油录井技术的进步和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06.
自然图像的显著性区域一般处于图像中心,显著性区域可以通过计算区域与边界的距离得到,基于以上现象,产生了很多准确性较高或者运行速度很快的算法。但是要兼顾性能与效率,实现实时检测中需要的又快、又准确的显著性检测算法,仍需进一步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辨率最小障碍与梯度融合的显著性检测算法。通过多重采样形成多分辨率图像,引入改进后的最小障碍显著性检测算法对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显著性检测;在算法运行过程中,对算法结果与背景线索图像进行梯度分析,将这两张图像进行融合,改善显著性区域模糊问题。经过在多个数据集上的实验验证,该算法能保证正确率在90%以上的情况下,检测速率达到75 f/s。  相似文献   
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电梯的额定速度也越来越高。国内主要品牌电梯制造商都把高速电梯的发展作为公司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由于受缓冲器的压缩行程和底坑深度等因素的限制,额定速度为2.50m/s以上的高速电梯用缓冲器基本都采用减行程缓冲器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08.
109.
放射性金属进行铈-硝酸化学去污后产生较多的二次废液,电化学再生技术可高效地再生四价铈,使得去污液可循环使用,达到减少二次废液的目的。由于四价铈与硝酸的强氧化性与强腐蚀性,对四价铈电化学再生工艺用离子膜有较高要求。在硝酸体系下依据电化学再生工艺参数进行了离子膜选取试验研究,综合比较了6种离子膜的耐腐蚀性能、机械性能,以及不同离子膜对Ce(IV)再生率、槽电压以及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强型全氟磺酸离子膜综合性能指标较优,适用于四价铈电化学再生工艺。  相似文献   
110.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处理是一种能在不降低耐蚀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其表面硬度的有效方法。本文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低温离子渗碳气体比例及炉内压强对渗碳层硬度及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炉内气体比例及压强对渗碳层硬度及厚度都有较大的影响。当氢气与甲烷比例为(20~30):1、气体压强为400 Pa时,渗碳层的硬度最高,硬化层最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