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8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31.
制作了已知含量的马铃薯泥面条170份,采集马铃薯泥面条的近红外吸收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并优化马铃薯泥含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吸收谱图扫描范围为9 403.6~5 446.2 cm-1时,选择矢量归一化法预处理光谱,获得的含量预测模型预测能力好,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956 4、预测均方根误差为3.73%,斜率为1.029,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为2.04。采用近红外光谱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的预测未知面条样品中马铃薯泥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2.
马铃薯干物质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将其与面粉混合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成的马铃薯面条,使用化学检测方法很难测定马铃薯面条中马铃薯全粉的含量和面粉的含量。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面条中马铃薯全粉含量的方法,为市场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撑。以不同马铃薯全粉含量的面条样品236份为实验材料,采集样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软件建立并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图范围为9403.6~5446.2 cm-1时,采用最小-最大归一化预处理光谱,建立的预测模型稳定性强预测精度高,预测模型的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2val)为0.9775、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1.28%,斜率为0.95,模型的相对分析误差(relative prediction deviation,RPD)为4.74。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可以快速预测面条中马铃薯全粉的含量,可以为市场监督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3.
本文对抗生素发酵下游提取过程中的预处理部分的工艺特性进行详细研究。以林可霉素为例考察对发酵液滤速和效价的各种影响因素。实验发现:林可霉素过滤滤液速度随过滤的pH值的不同而变,在pH值=2.8时有一最佳峰值;温度对林可霉素发酵液的也有一定的影响,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滤液的滤速,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滤速加快,通过实验发现当温度在50~55℃时过滤速度最佳。在林可霉素滤液中可能存在着蛋白质的溶解平衡,在过酸过碱时蛋白质会变性沉淀,温度过高时也会造成蛋白质的沉淀。林可霉素在蛋白质沉淀等固形物上存在吸附平衡,从而会影响林可霉素的过滤收率。  相似文献   
134.
为解决复杂星体环境多径干扰问题,同时满足卫星在轨高速数据传输对测控信道能力的需求,设计了一种带扼流圈的两臂等幅、相位相差90°馈电的四臂螺旋天线.该天线工作在S频段,具有半空间波束覆盖、主向增益高、宽角圆极化性能优异、体积小、质量轻等特性.实测数据表明,该天线圆极化轴比在±110°范围内小于3 dB,仿真与实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5.
本文研究了胭脂萝卜红色素在不同溶液体系(pH=3.0的缓冲溶液和不同Vc添加量的软饮料)中的热降解动力学及储藏动力学。结果表明:对胭脂萝卜红色素进行加热处理(75~95 oC),其降解动力学均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降解速率与温度呈正比。同时,不同Vc添加量对胭脂萝卜红色素的降解速率有一定影响,软饮料中降解速率依次为120 mg/L<40 mg/L<0 mg/L<360 mg/L。在4 oC及25 oC储藏条件下,胭脂萝卜红色素的降解动力学分别符合零级动力学和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6.
直流配电网以其高效消纳直流电能的优势,成为未来分布式电源并网的重要方式。但是交流配电网发生非对称故障会引起与其互联的直流配电网电压波动,从而危害直流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此,首先,分析了交流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有功功率和直流电压波动的特性,推导给出了滤波电感上瞬时有功功率的表达式,并指出了滤波电感上的瞬时有功功率是导致直流电压波动的重要原因。其次,提出了一种改进锁相环对正序电压的相位进行跟踪,所提方法仅对传统锁相环的补偿器进行重新设计,原理清晰,易于实现。最后,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典型的双端交直流配电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理论分析正确性及所提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7.
黄景峰  董楠  刘圣杰 《机床与液压》2015,43(13):145-148
为研究液压缓冲器的缓冲特性,根据伯努利方程建立了该液压缓冲装置的数学模型。利用Simulink的图形化建模仿真工具,在该平台下搭建了缓冲器的计算模型,根据Simulink模型对结构参数进行了仿真计算,并分析了流液孔等参数对缓冲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沟槽起始深度越深、节流口长度越短,缓冲的效果越好。该模型为液压缓冲器提供了一个参数化的设计工具,便于不同工况下的液压缓冲器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138.
为了解决马铃薯片充分热加工后爽脆的质地丧失的问题,该试验研究了乙酸和钙及其协同预处理对马铃薯片热加工后质地的影响,分别用不同乙酸浓度、氯化钙浓度、浸泡时间作为实验参数,研究了不同参数下马铃薯片热加工后硬度值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设置马铃薯片热加工10 min后的硬度值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到了最优的酸钙协同提升马铃薯片硬度的工艺:乙酸浓度为5.26 mL/L、氯化钙浓度为5.28 mg/L、浸泡时间为11.1 h。同时,通过对不同样品的显微结构观察及X-射线微区分析发现,经过热处理马铃薯片的细胞发生严重的胞间分离,而经乙酸和氯化钙协同处理后的马铃薯片在蒸制10 min后,马铃薯细胞间仍然连接紧密,且该马铃薯样品中钙的渗透量显著多于仅由氯化钙浸泡的马铃薯。这进一步揭示了经乙酸协同氯化钙浸泡后可以提高马铃薯片热加工后的硬度的原因,为后期风味即食马铃薯片的加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9.
董楠航  王擎  刘荣厚 《太阳能学报》2018,39(10):2869-2875
采用数值模拟对鼓泡床内玉米秸秆快速热解过程进行描述并对产物分布进行预测,深入了解高温热解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特性及传热传质过程,进而对系统运行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模拟结果表明,流化风风速决定秸秆颗粒在反应器内的运动轨迹;床内平均空隙度的变化可影响床内换热过程,形成热解产物产率分布的差异。实验结果对比表明数值模拟在定量分析准确度上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0.
为探究赋形剂对冷冻干燥桑葚果粉储藏稳定性的影响,改善果粉在储藏过程中出现的品质劣化现象,通过检测果粉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花色苷含量、色值及微观结构考察赋形剂对冻干果粉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粉在低温环境(5℃)下保藏品质最好,添加麦芽糊精(maltodextrin, MD)、阿拉伯胶(arabic gum, AG)、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 WPI)均可提高果粉贮藏稳定性,表明赋形剂可通过提高反应活化能降低反应速率进而改善冻干桑葚果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其中乳清分离蛋白及其复配物对果粉储藏稳定性改善效果最佳,相比于原果浆组(original pulp, OP),乳清分离蛋白及麦芽糊精复配组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5℃储藏条件下,下降速率降低了46.2%,色泽提高速率为0.054/d,比原果浆组下降了64.8%,色差值活化能提高到37.03 kJ/mol。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添加赋形剂后的果浆能形成疏松多孔、表面光滑、孔径大小相近的微观结构,其中乳清分离蛋白形成延展性好、孔洞分布均匀、大小较一致、表面光滑的网状包覆层结构,从而提高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