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6篇
机械仪表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使用MaterialStudio2.0分子模拟软件对17个153Sm骨肿瘤治疗药物配体分子进行了分子建模,用分子力学和分子动力学方法进行了结构优化,找到了最优构象。使用半经验分子轨道软件包Vamp计算了配体分子在水溶液中的单点能,获得了LUMO,HOMO轨道能级、偶极矩、离域能、生成焓等微观结构参数。在此基础上用QSAR分析软件TsarTM3.3,进行了153Sm配合物的生物活性与配体分子结构的定量关联(活性参数选用注射2h后骨的放射性摄取率BU/(%·g-1)),建立了有一定预报能力的QSAR方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La掺杂量的Ni-SiO2催化剂,研究了La掺杂量对Ni-SiO2催化剂的Ni活性金属粒径、还原性能、甲烷催化裂解寿命以及反应后生成碳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时,Ni-SiO2催化剂的寿命显著提高,而当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时,催化剂寿命在一定程度上略有降低;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6时,还原后催化剂Ni金属的平均粒径从26.43nm不断降低至10.57nm.不同La掺杂量Ni-SiO2催化剂甲烷催化裂解过程中Ni金属平均粒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n(La)∶n(Ni) =0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不断降低,而n(La)∶n(Ni)=0.3的Ni-SiO2催化剂随反应进行Ni金属平均粒径则不断升高.碳纤维形态受掺La掺杂量影响较大,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增长至0.3,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碳纤维管径变粗,而随La、Ni物质的量比由0.3增长至0.6,碳纤维变短.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二乙三胺五乙酸酸酐(cDTPAA)平阳霉素偶联后的^153Sm标记。研究了平阳霉素与cDTPAA的偶联条件、偶联物化学计量组成,探讨了^153Sm与偶联物的络合条件及络合物的稳定性。在弱碱性介质中,当cDTPAA与平阳霉素的摩尔比大于10时,平阳霉素的偶联率可达80%;当摩尔比大于15时,偶联物的平均化学计量组成为平阳霉素与DTPA的摩尔比为1:2;在pH7-9体系中,偶联物与^153Sm摩尔比大于8,室温反应30min,标记率可达98%;标记物较稳定,生理pH下6d内放化纯度大于96%。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合成具有较高骨摄取和较低血液、肌肉、脾、肺摄取的放疗药物,以用于骨癌和骨转移癌治疗,合成了4种^117Sn^m-胺基膦酸类配合物,并对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17Sn^m—TTHMP可望成为骨肿瘤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5.
王文华  王和义  蒋树斌  杨勇 《材料导报》2011,25(11):116-120
甲烷催化裂解技术因在适当的吸热过程中裂解只生成碳和氢气而在制备高纯氢气和性能优异的碳纳米管以及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废气处理系统中裂解氚、氘代甲烷以回收其中的氚和氘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甲烷催化裂解反应机理,阐述了甲烷裂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因素以及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指出焙烧温度、活性金属、载体和反应温度对催化剂性能有重要影响,讨论了甲烷催化裂解反应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以羟基磷灰石(HA)作骨体外模型结合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UO22+在HA上的吸附行为以及不同种类的螯合剂对其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in后HA对UO22+的吸附达到平衡,HA颗粒形貌未发生明显改变,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乙二胺四乙酸(EDTA)和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对HA上UO22+的促排作用类似,能与UO22+螯合形成大量的络合离子从而达到促排的目的,但会对骨骼无机相表面造成损伤;柠檬酸对吸附在HA上的UO22+具有较强的解吸作用,但高浓度的柠檬酸会造成HA颗粒形貌显著变化,因此不适合作为铀的促排剂;抗坏血酸对UO22+在HA上的解吸没有作用,而氨基三乙酸(NTA)会导致HA对铀的吸附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在合成HEDTMP(羟乙基乙二胺三甲撑膦酸)的基础上,采用SnCl2作还原剂制备了其^188Re标记物。研究了标记物的兔SPECT骨扫描及在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标记物骨显像良好,兔四肢、脊柱和颅骨图像清晰;小鼠体内分布表明,药物主要由小鼠骨骼摄取,其它组织的摄取率低,血清除快;通过与常用的骨肿瘤治疗剂比较,发现合成的标记物是非常有希望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董兰  蒋树斌  成琼  杜阳  杨勇  马俊格 《核技术》2011,(10):796-800
采用密度泛函广义梯度近似(GGA)的PW91方法,用全电子基组DNP对Wn(n=2-5)及W-Mo团簇几何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团簇电子结构参数,考察H2分子在W团簇上的吸附行为,并计算W4、W2Mo2团簇吸附H2分子的Mulliken电荷布居.结果表明:Wn(n=2-5)团簇为共价性成键特点,吸附H2分子的吸附能在0.0...  相似文献   
19.
铀的毒性与其体内形态密切相关,研究铀在人体组织液的形态有助于了解铀的人体毒理。本工作采用热力学平衡模拟方法研究U(Ⅵ)在人体组织液中的形态。建立了含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组织液热力学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H2OCO32--PO43-体系中UO22+的形态分布、组织液中UO22+的形态分布及总CO32-次氮三酯酸(NTA)浓度对组织液中UO22+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2O-CO32--PO43-体系中,当UO22+总浓度为1.5 μmol/L、pH>7.0时,UO22+主要以 [UO2(CO3)3]4-和[UO2(CO3)2]2-存在,pH<6.0时,主要以UO2HPO4和UO2(H2PO4)2存在;当UO22+浓度为0.15 mmol/L、pH>7.0时,UO22+仍以 [UO2(CO3)3]4-和[UO2(CO3)2]2-为主,pH3~6时,主要以固相(UO2)3(PO4)2出现。在组织液模型中,当UO22+总浓度为1.5 μmol/L、pH>7.0时,UO22+主要以 [UO2(CO3)3]4-、[UO2(CO3)2]2-和[UO2Cit2]4-存在,pH<6.0时,主要以[UO2Cit2]4-存在;当UO22+浓度为0.15 mmol/L、pH>7.0时,UO22+仍以 [UO2(CO3)3]4-、[UO2(CO3)2]2-和[UO2(CO3)3]4-存在,pH 3~6时,以固相(UO2)3(PO4)2为主。当UO22+浓度为1.5 μmol/L或0.15 mmol/L时,提高CO32-浓度能改变UO22+在组织液中的形态分布:[UO2(CO3)3]4-含量升高,[UO2(CO3)2]2-和[UO2Cit2]4-含量降低。NTA的加入改变了组织液中UO22+的形态分布,但并没产生UO22+的NTA螯合物形态。当UO22+浓度为1.5 μmol/L时,提高NTA浓度可使UO22+主要以[UO2Cit2]4-存在;当UO22+浓度为0.15 mmol/L时,UO22+主要以[UO2(CO3)2]4-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0.
~(153)Sm-TTHMP的合成及在小鼠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制备了三乙烯四胺六甲撑膦酸(TTHMP)的^153Sm标记物,研究了其标记条件、体外稳定性、化学计量组成、兔SPECT骨扫描及在小鼠体内分布。结果表明,在pH=7.0-8.5时,高配体时有助于标记物的形成;标记物稳定性高,7d内放化纯度基本保持不变;本实验条件下制备的标记物的化学计量组成为n(^153Sm):n(TTHMP)=1:1,兔骨骼显像和小鼠体内分布表明,标记物主要为骨骼系统摄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