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5篇
机械仪表   43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武器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1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应用虚拟激励法,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分析了悬臂双盘转子系统在轴承回转随机动力激励、转子不平衡随机激励和地面随机地震激励下的随机响应.分析结果表明: 轴承回转随机动力激励对轴承的随机响应影响较大,对圆盘的随机响应影响较小,轴承刚度差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悬臂端圆盘和非悬臂端轴承的随机振动应该提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52.
研究了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等效非线性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Hopf分岔行为,并设计了washout滤波器,对系统产生的分岔行为进行控制。引入直接Normal Form(规范型)计算方法,求出系统的Hopf分岔规范式。通过规范式系数讨论控制参数的选择原则以及对Hopf分岔类型及极限环幅值的影响。理论和仿真结果表明:在施加控制器之前,系统发生亚临界Hopf分岔,极限环不稳定,系统进入混沌状态;在施加控制器之后,当受控系统规范式系数实部小于零时,系统发生超临界Hopf分岔,原系统不稳定极限环被控制为稳定极限环,从而抑制了混沌的产生,保证了电机运行性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针对齿轮系早期故障信号弱,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奇异谱分析(SSA)相结合的故障特征信号辨识方法。通过对信号分解和特征筛选,重组轨道矩阵,实现对不同特征信息的提取和识别。试验表明该方法不仅有效提取出了系统的故障特征信息,而且实现了对系统状态和微弱故障信息的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54.
分析不同母平面倾角下接触线的分布情况,指出利于提高齿面接触强度的接触线分布形式及相应β角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5.
叙述了我国近20年来在筛分机械的筛分理论、技术方法及筛分工艺参数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及成果,提出了对筛分技术今后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56.
利用SAP5P程序计算了弹性耦合激励振动筛前10阶固有特性,计算结果表明:从降噪观点看,前10阶模态应采取抑制措施;从提高寿命观点看,应注意第2阶和第4~10阶模态.同时提出了为降噪增寿而采取的较为合理的结构修改措施.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  相似文献   
57.
通过叶片模态实验获得叶片失谐参数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在标准粒子群算法中引入遗传算法的交叉算子和变异算子以及遗传选择,保留了粒子群算法收敛较快的特性,增加种群的多样性,改善了粒子群的全局寻优能力,并得到比其他优化算法精度更高的排序结果.研究表明,选择适当的叶片排布顺序可以有效降低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幅值、减轻系统振动局部化程度,采用提出的离散粒子群算法(discret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简称DPSO)进行叶片排布可以使叶盘系统振动幅度较小或者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58.
相对速度对转子碰摩运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库伦摩擦和非库伦摩擦两种摩擦力模型,分析转子系统碰摩分叉与混沌动力学行为,比较采用两种摩擦模型分析结果,找到转子系统通往混沌的道路.以转速为分叉参数,结合Poincaré截面图、波形图、相平面图、轴心轨迹图、功率谱图和自相关函数图,分析系统运动状态.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库伦摩擦和非库伦摩擦两种摩擦力模型,采用不同参数值的非库伦摩擦力模型,转子系统响应均有明显不同;以转速为分叉参数时,转子系统经历数次从混沌到周期解再到混沌、再到周期解的过程,即混沌与周期运动交替出现.转子系统通向混沌的道路主要是倍周期分叉;转子实验台碰摩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Coulomb摩擦模型模拟实际转子系统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9.
为了分析频率转向对失谐叶盘系统振动的影响,针对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盘系统,采用子结构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有限元缩减模型,从应变能角度分析了叶盘系统的频率转向特性,计算了失谐叶盘系统模态振动贡献度因子和局部化因子。通过不同频率转向间隙对应的失谐叶盘系统受迫振动响应贡献度因子与局部化因子,分析了频率转向间隙和叶片贡献度因子对失谐叶盘系统局部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频率转向对失谐叶盘系统振动局部化影响显著,在频率转向区域,失谐叶盘系统的振动局部化程度较高;随着频率转向间隙变化,叶片应变能对失谐叶盘系统局部化的贡献度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60.
为分析实验转子系统碰摩的分叉与混沌动力学行为,找到系统通往混沌的道路,应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以转速为分叉参数,结合Poincare截面图、波形图、相平面图、轴心轨迹图和自相关函数图分析系统运动状态,同时分析质量比对实验转子系统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比对动力学特性有较大影响,系统通向混沌的道路主要是阵发性分叉和周期倍分叉.实验转子系统碰摩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