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5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6篇
自动化技术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叶长江  袁永  黎碧莲 《真空》2005,42(1):22-24
采用电弧离子镀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透明的TiO2薄膜,AFM、XRD分析TiO2薄膜表面形貌和结构,结果表明经过500℃退火后TiO2薄膜主要为锐钛矿结构.对纳米TiO2薄膜进行了亲水性研究和光催化降解有机物甲基橙和罗丹明B的研究,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TiO2薄膜表现出强光催化活性和超亲水性.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行星减速机反向间隙的定义,分析了行星减速机的内部传动结构及反向间隙产生的缘由,以及行星减速机反向间隙对其的整体精度的影响.对塞规测量和咬铅条法这两种常见的测量反向间隙的方法进行比较.最终根据现场实际状况以及摆杆偏摆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一种比较简易快速的行星减速机反向间隙的测量方法,给出了判断反向间隙是否超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采用一种基于小波包分解和数学形态学融合的边缘提取方法用于地基云图的边缘检测.首先对图像进行基于小波包分解的边缘提取,然后对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的边缘检测,最后利用图像融合技术对两幅图像进行融合得出最优边缘图像.通过Matlab软件验证和比较,表明该方法实际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4.
波数域算法在机载双天线干涉SAR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针对机载双天线干涉SAR成像,分析了主、副两天线的波数域成像算法特点。通过在距离向引入距离平移因子和距离缩放因子,得到在成像过程中完成配准的波数域成像算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处理实际数据,验证了这种方法能够在机载双天线干涉SAR原始回波数据的成像处理中,完成复图像对的配准。  相似文献   
35.
薄煤层储量占我国煤炭总储量的20,受狭小采掘空间等特殊条件制约,薄煤层开采效益差、智能化水平低,产量仅占煤炭总产量的10。基于薄煤层多样性赋存条件和提高工作面单产、卸压效果与采出率的不同开采需求,将薄煤层开采的技术需求分为3 类: 薄煤层长壁智能化综采、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和薄煤层高采出率开采技术。系统分析了我国薄煤层矿井开采设计、长壁综采装备、智能化开采技术、半煤岩巷道掘进和极薄煤层开采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详细介绍了3 类薄煤层开采技术的研究进展,具体包括: ①在长壁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方面,提出了放大采区( 面) 尺寸、降低采掘高度的立体化设计方法,开发了薄煤层开采方法、设备配套等辅助决策专家系统,研制了大功率、矮机身半煤岩快速掘进机及其支护机具和矮型化超长综采工作面成套装备,研发了“基于煤层条件精准探测预设割煤轨迹+三机协同控制+视频监控”的智能化开采技术; ②在高瓦斯薄煤层保护层智能化开采方面,揭示了卸压开采的应力-损伤-渗流耦合作用机制,提出了长壁面极限卸压采厚与钻采面卸压增透合理参数确定方法,研发了基于瓦斯浓度调控的智能割煤技术; ③在提高薄煤层采出率方面,研发极薄煤层的长壁综采自动化技术和五钻头自动换钻螺旋钻采煤机,开发了不同种类的薄煤层沿空留巷技术。提高薄煤层采掘装备的适应性和控制精度,构建智能开采与灾害防控一体化理论与技术将是薄煤层智能开采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6.
为研究响应面分析法在相似模拟试验配比中的可行性,以含砂量、水泥掺量和石膏用量3种因素进行相似模拟单因素试验,并通过Design-Exper.V8.0.6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得到最优化的试验配比方案,最后对抗压强度的最优方案进行验证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得到的抗压强度与理论数据相差1.22%,与理论预测相差不大,说明响应面分析法设计的相似模拟试验具有较高的拟合性与准确性,即响应面分析法可应用于相似模拟试验配比中。  相似文献   
37.
浅埋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顶板控制技术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浅埋房柱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可能出现覆岩大面积冲击式来压等问题,结合鄂尔多斯乌兰集团石圪台煤矿3-1-2煤层综采工作面开采实际,采用理论分析、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及现场实测等研究方法,对该类煤层开采引起覆岩变形破坏、岩体弹性能聚集造成冲击式来压和压架机理、地表移动规律和井下矿压规律关系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性地采取了残留煤柱爆破放顶卸压、地面钻孔注砂充填煤房和合理控制采高等控制和预防措施,实现了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38.
为确定大采高综采支架合理工作阻力,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采高综采采场顶板结构特征与支架合理承载。根据直接顶中厚硬岩层对覆岩垮落具有重要影响的特点,提出了直接顶关键层的概念与判别方法,依据是否存在直接顶关键层对直接顶分类并计算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Ⅰ类无直接顶关键层条件下,基本顶破断形成单层的"砌体梁"结构,其采场支架工作阻力可按6~8倍采高的岩柱重量计算;Ⅱ类有直接顶关键层条件下,顶板形成由直接顶关键层与基本顶破断组成的双层"悬臂梁-砌体梁"结构,其采场支架工作阻力的计算需考虑直接顶关键层厚度、强度与层位的影响,直接顶关键层强度越大、厚度越大、层位越低,采场所需支架工作阻力越大。上述研究成果在典型条件大采高综采支架工作阻力确定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39.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控制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差、采煤机开机率低以及操作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设备稳定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稳定的基础上,每隔8架支架安装防滑防倒和调架千斤顶保证整体支架的稳定;刮板输送机机头通过防滑千斤顶、锚链和地锚连接后每隔7架支架安设一组输送机防滑链实现了输送机的稳定;采煤机单向割煤速度不超过2 m/m in;同时通过安装人行道防飞矸装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利用改造的超前液压支架组提高了超前支护质量。  相似文献   
40.
分析了影响转炉45钢轧制小型圆钢热项锻合格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炼钢工艺的控制及轧钢工艺的改进,达到了提高热顶锻合格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