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0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2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
董琳玲  祖恩东  贺晓  唐雪莲 《硅酸盐通报》2013,32(10):2169-2171
根据色度学原理,利用USB2000+光纤光谱仪,量化红宝石颜色的主波长或补色波长、色调角以及颜色描述的分析可知:色调角h*ab在(0°,18°),补色波长λc为490~ 496 nm时,红宝石色调为红色;色调角hab*在(342°,360°),补色波长λc为497~509 nm时,红宝石色调为粉红色;色调角h*ab在(324°,342°),补色波长λc为509 ~ 542nm时,红宝石色调为紫红色;色调角h*ab在(306°,324°),补色波长λc为542~ 570 nm时,红宝石色调为紫色.因此,利用光纤光谱仪、适当的照明方式及光谱采集方法,应用色度学原理,可以客观、定量地描述红宝石的颜色,可作为评价红宝石颜色的适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13.
四川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花开吐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晓 《钻采工艺》2005,28(4):25
2005年6月23日,由四川石油局钻采院欠平衡钻井公司提供施工指导并承担不压井作业技术服务的吐哈油田首次全过程欠平衡钻井获得重大成功:红台2-15井纯氮气钻达目的层,不压井下油管完井后经环空初步测试,获日产天然气6-8万立方米,日产轻质原油约50立方米——在从未发现原油的吐哈盆地台北凹陷红台2号构造三间房地层首次发现原油,对该构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南京新港物流配送中心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大面积钢结构屋面所面临的几个问题,提出具体的构造措施方案。  相似文献   
15.
网络制造环境下CAPP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析了网络制造环境中CAPP系统具有的新特点,提出了基于B/S结构的CAPP系统框架,并深入探讨了实现网络制造的CAPP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如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远程协同工艺设计技术、基于XML的信息集成技术、合作伙伴的评估与选择策略等。  相似文献   
16.
详细介绍MGLS—12032B 点阵液晶显示器及其与TMS320C25信号处理器的(?)口技术,并给出了有关的程序设计。该模块已成功地应用在我们研制的数字电话上,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四川移动多媒体呼叫中心工程绿色节能技术的分析和总结,对绿色呼叫中心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改进遗传算法,将其与无功优化理论结合,借助Matlab软件,将该方法运用在含风电机组的IEEE-14节点和IEEE-30节点系统的多目标无功优化,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改进遗传算法不仅目标函数的有功网损减小,而且计算速度也有所提高,故在含风电网的无功优化中有理论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电力系统负荷预测是1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不仅涉及的领域广泛,而且不确定性的因素较多。文中在传统BP神经网络算法、改进型BP神经网络算法基础上,将BP神经网络与小波分析相结合,构建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然后分别应用BP神经网络、改进型BP神经网络和小波神经网络对宁夏石嘴山地区电力负荷进行了中长期预测。通过对比分析表明,采用小波神经网络获得的预测数据比前2种方法获得的预测数据误差均要小。这说明了小波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即采用BP神经网络与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单纯地采用BP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电网负荷预测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0.
绿色通信建筑技术体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通信建筑节能现状的研究,提出了绿色通信建筑的概念,并在可持续建设场地、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机房室内环境以及能源管理等方面对绿色通信建筑技术体系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