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0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18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28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5篇
无线电   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01.
介绍了采用流水线技术完成色域扩展的硬件实现方法.色域扩展的整个处理过程是在LCH色彩空间中进行,对亮度L和饱和度C分步处理,设计了一条6级流水线的处理结构,提高了处理数据的吞吐量,及设计的可综合频率.采用了0.18μm的工艺技术,可综合频率达到150MHz,能满足实时处理高清视频数据的要求.同时,采用了灵活的参数配置方式,能方便地应用于不同色调和不同标准的处理,以适应不同色域标准的宽色域高清显示设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2.
110/20kV变电站电气一次部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饶莹  郭炜  徐鑫乾 《电力设备》2008,9(9):11-13
扩大推广应用20 kV供电是江苏省电力公司根据本省经济社会和电网发展的新形势,解决配电网发展中日益突出的矛盾,转变配电网发展方式所做出的一项战略性决策。苏州是我国最早采用20 kV电压供电的城市,在110/20 kV变电站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参照苏州110/20 kV变电站主接线、平面布置、电气设备选择等内容,结合南京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南京地区110/20 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设想。  相似文献   
103.
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从机械合金化、等径角挤压、累积叠轧、往复挤压和高压扭转等制备技术出发介绍了大塑性变形制备超细晶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认为块体机械合金化技术在制备储氢材料方面比传统球磨技术更具优势,提出弄清纳米材料的储氢机理是大幅度提高吸放氢性能的关键,开发储氢性能优异材料的同时要兼顾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4.
支流水沙作用下干流床面冲淤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系列的水槽试验,研究了交汇角为30°时不同水沙条件下干流床面冲淤特性,获得了在支流有无来水、来沙时不同主支汇流比下的干流床面冲淤二维等值线图,初步揭示了干流床面冲淤随主支流量比及支流是否来沙的变化特性。研究成果对了解交汇区的冲淤变化及河床演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一种回旋管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有效利用谐振腔的高次模式,使之在毫米波回旋管等器件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使用一种新型复合开放式谐振腔结构。通过合理设置内腔壁和耦合孔尺寸,提高了腔中谐振模式的选择性。利用Ansoft HFSS高频分析设计软件,对这种腔中模式的谐振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新复合式谐振腔结构能够有效抑制竞争模式。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李海  殷旦  郭炜 《测控技术》2012,31(3):9-11
介绍了一种电感式传感器计算机仿真的实现方式,使用这种方式生产的模拟传感器其精度和分辨率、一致性、稳定性及易用性均远优于真实传感器。目前已应用于飞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的测量与仿真中。同时它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电感式传感器产品的仿真。  相似文献   
110.
郭炜 《计算机教育》2011,(14):40-44
"多态"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中的重要概念,也是提高程序可扩充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初学面向对象编程的学生往往难以真正体会到其作用。文章介绍一个在教学中沿用多年,能够生动而充分地展示多态的作用,并在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游戏编程教学案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