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7篇
电工技术   24篇
综合类   46篇
化学工业   66篇
金属工艺   21篇
机械仪表   28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0篇
轻工业   98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33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章从Windows桌面操作系统中图形界面应用出发,探讨通过个性化的设计方法创建自己的WindowsSpace,给用户创造出虚拟的桌面和软件界面应用,以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为实例,分析了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的组成要素以及运用Flash和Dreamweaver进行个性化创意设计的基本步骤。  相似文献   
72.
为了能够快速判别百合是否掺假,利用激发-发射矩阵(EEM)荧光技术对纯百合和掺假百合样品进行了荧光光谱分析,并构建了百合及其掺假百合的荧光指纹特征图谱;然后借助主成分分析-线性判别分析(PCA-LD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两种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对百合中掺假粉末的种类进行了快速鉴别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两个分类模型均能根据百合样本的EEM荧光光谱数据准确识别掺假百合样本,且正确分类率均高达95%。利用PCA-LDA和PLS-DA成功建立了快速判别百合掺假的新方法,同时完善了百合荧光指纹特征图谱,有望为建立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百合药材的质量标准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3.
立式分层并联径向流吸附器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芮道哲  张学军  陈瑶  邱利民  张小斌 《化工学报》2015,66(11):4485-4492
为降低径向流吸附器高度对均布的影响,提出了径向流吸附器的分层并联设计方法,并建立了径向流分层并联吸附器的数值计算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分层并联式径向流吸附器中流体在床层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在相同条件下与增高改进后的径向流吸附器的流场分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分层并联设计方法的均匀度相比于增高方法的均匀度提高了80%,有效清除了径向流吸附器过高对床层内流体均布的负面影响,且对分层并联径向流吸附器上部单元床层厚度进一步优化,达到了上下单元同时穿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4.
径向流吸附器流体流动特性及其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径向流吸附器通常存在流体沿轴向床层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吸附剂利用率下降和空分系统运行安全性问题。通过对表征Z型径向流吸附器流动特性的微分控制方程中包含的结构参数进行量纲1化,系统地研究了各结构参数对吸附器内流体分布的影响。同时针对实验室已有的一台Z型径向流吸附器,采用理论求解和实验数据对照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减小吸附床层轴向高度和吸附剂颗粒直径能显著提高Z型径向流吸附器内流体分布的均匀性;当空气的运动黏度和其他结构参数不变时,吸附器的空气处理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对吸附床层内流体的均匀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5.
Premiere和MediaStudio Pro分别是由美国Adobe和Ulead公司出品的用于进行视频音频编辑的非线性编辑软件.  相似文献   
76.
Y地区龙马溪组-五峰组页岩颜色相似,肉眼难以区分。通过研究建立元素与岩石组分之间的数学模型,形成了基于XRF元素录井的三端元图板,将工区内的页岩划分为石英+长石、碳酸盐、黏土、混合4种类型。该图板显示龙马溪组一段-五峰组页岩自上而下主要集中在黏土区、混合区、石英+长石区,划分出的页岩类型与综合评价的Ⅲ类、Ⅱ类、Ⅰ类储集层对应性较好。在该地区两口井中应用结果表明,基于XRF元素录井的三端元图板能有效区分页岩类型,为页岩气的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7.
由于低渗透、特低渗透油气田有大量的压力测试资料在长时间测试后仍出现不了径向流,针对这一难题,研究了早期井底压力在时间较短的情形,采用小信号提取技术,研究出了早期试井分析技术并制作了相应的早期分析图版,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可明显缩短测试时间,尤其三迭系测试时间由原来的500 h可缩短至240 h,从而增加单生产时间,提高了单井年产量,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8.
寻找碳通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摸清碳循环规律的关键环节。由于与碳通量密切相关的生态因素众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存在大量冗余信息,致使特征选择面临极大的困难。提出利用模糊粗糙集理论约简碳通量数据属性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复杂不确定问题,而且善于处理连续属性。实验结果表明,用模糊粗糙集约简的属性建立BP网络的碳通量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这充分验证了该方法能够在有效保留信息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约简效率。  相似文献   
79.
以大别山黄州地区泥蒿叶为原料,采用酶法辅助提取总黄酮。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泥蒿叶总黄酮的酶法提取工艺,并探讨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3%,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4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4.12%。泥蒿叶总黄酮提取液总抗氧化能力相当于相同质量浓度VC的50%,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是相同质量浓度VC的1.4~2.7倍,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0.
将三种澳洲小麦按不同比例分别与两种中国小麦配麦制粉,研究配麦对小麦粉和面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灰分含量的条件下,澳麦的实验制粉出粉率高于参试中国小麦,配麦可以改变小麦粉面筋强弱、面团流变学等品质特性;澳麦A1(优质白麦)对两种中国小麦面条品质的改良效果均达到显著水平,澳麦A2(优质硬麦)对品质稍差的中国小麦面条品质的改良效果显著,澳麦A3(普通硬麦)对两种中国小麦的面条品质改良效果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最佳配麦组合是C3A1(50∶50)。配麦后的品质特性与原料小麦的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