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7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6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51.
8.最优状态反馈这一小节,我们讨论控制系统(?) (3.18)使性能指标J=integral from 0 to ∞ e~(2at)〔ρ~2y~Ty u~Tu〕dt,a≥0(3.19)  相似文献   
52.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   总被引:95,自引:10,他引:85  
韩京清 《控制与决策》1995,10(3):221-225,231
给出一种独立于对象数学描述的新型状态误差反馈控制律-NLSEF方案。跟踪-微分器能够很好地估计出不确定对象的“扩张状态”,从而为实现“状态反馈”和“模型,外扰补偿”提供了可能性。这种“模型补偿”实质上等价于非线性系统的“反馈线性化”。在这个方案中不必为消除外扰引起的稳态误差而采“积分器”,大量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本文给出的控制律-NLSEF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3.
用模型补偿自抗扰控制器进行参数辨识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自抗扰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输出提供了进行系统参数辨识的足够信息,受控对象若有已知部分,把此部分补偿给扩张状态观测器输入项,能提高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逼近精度,从而也能提高其输出值来进行参数辨识的精度。  相似文献   
54.
同时含有状态和输入时滞系统的滑模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同时舍状态和输入时滞的系统交结构控制问题,基于LMI,给出了存在滑动模态的时滞相关的充分条件,利用LMI的解,得到了两种不同的滑动模态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所提出的方法简单量行,具有较小的保守性,可进一步推广到多时滞和不确定时滞系统。  相似文献   
55.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实用控制器-自抗扰控制器在聚丙烯反应釜过程控制中的成功应用.在聚丙烯反应釜过程控制中升温过程是控制的难点.自抗扰控制器解决了在升温过程中反应釜夹套的加热水和冷却水的自动切换,从而成功地实现了升温过程的自动控制.而恒压过程的控制在稳定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都超过了原来的PID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6.
本文在文献[1]的基础上,讨论了一般系统的干扰解耦问题,给出了系统干扰解耦问题有 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实现干扰解耦所需的反馈阵的解法.  相似文献   
57.
本文用传递函数矩阵的方法对线性定常系统中的干扰解耦问题(D.D.P.)进行了研究,当输入个数m=输出个数p时,给出了系统由状态反馈实现抗干扰的充要条件;对p相似文献   
58.
从六十年代开始,线性系统状态空间方法得到了迅速发展,获得了许多新结果。然而对熟悉经典调节理论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应用这些新结果需要从头学习他们所不熟悉的线性空间、矩阵运算等数学工具。从1970年左右开始,借用状态空间法的思想发展了线性系统的多项式矩阵方法,把状态空间法所得的结  相似文献   
59.
大纯滞后纯积分对象的二阶自抗扰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具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关节是研究滞后问题的典型对象,采用修改后的二阶抗扰控制器ADRC(Auto-Disturbance-Rejection Controller),研究了大纯滞后纯积分对象的控制,仿真表明,二阶ADRC能有效控制该类对象,并表现出较强的鲁棒性和抗扰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不存在所谓的模糊型失配问题,此外,给出了滞后时间从0开始不断增加的控制器参数调整表和基于时间尺度的控制器参数调整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人工智能控制中逻辑判断必不可少。因为可以采用简单的非线性函数进行逻辑判断,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用适当构造的非线性函数来实现部分的智能控制。因此,提出了一种采用符号函数和绝对值函数构造特殊非线性函数的方法,并讨论了利用这些特殊的非线性函数逼近任意的第一类非连续函数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