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4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5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17篇
无线电   1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构造复杂区已成为下一步勘探的重要方向。以渝东北复杂构造区龙马溪组页岩为例,开展了扫描电镜、压汞、低压气体吸附、等温吸附等试验,系统性地表征了渝东北地区不同构造变形带龙马溪组孔隙结构及吸附特征,分析了复杂构造区页岩孔隙结构和吸附特征的影响因素,阐明了构造变形对于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滑脱褶皱带和断层褶皱带龙马溪组页岩中发育较多的有机质孔,而叠瓦断层带龙马溪组页岩仅发育少量有机质孔隙,但发育更多矿物相关的孔裂隙;(2)滑脱褶皱带龙马溪组页岩中微孔(<2 nm)、介孔(2~50 nm)及宏孔(> 50 nm)均有发育,而断层褶皱带和叠瓦状冲断带龙马溪组页岩样品中微孔不是很发育,而介孔和宏孔相对比较发育;(3)龙马溪组页岩“过剩”吸附量都是随着压力的增大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6~9 MPa)后开始缓慢降低,而绝对吸附量则随着压力的增大单调增大;(4)孔隙结构主要受控于TOC(总有机碳)和黏土矿物含量,而吸附能力主要与TOC和微孔密切相关,此外,构造变形也可以通过改造孔隙结构来影响吸附能力。该研究成果为复杂构造区页岩气勘探提供...  相似文献   
162.
采用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的方式进行机器人动力学参数辨识。以递推牛顿-欧拉方程为基础建立机器人动力学模型,给出六维力传感器输出与机器人关节间动力学关系,分离待辨识动力学参数并确定其最小惯性参数集,最终建立基于基座六维力传感器的机器人辨识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辨识精度,采用两层低通滤波算法推导出加速度替代公式和速度滤波算法,减少加速度和速度噪声的影响。最后,以六自由度协作机器人的前2个关节为对象,设计辨识实验,获得两关节的最小动力学参数集。通过结果逆向验算表明,基座布置六维力传感器方式能以较高的精度辨识出机器人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63.
水体污染是当今重大的环境问题,吸附法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废水处理方法,生物炭因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常被作为吸附剂进行应用。生物炭制备技术有多种,其中微波热解技术因效率高、原料受热均匀、成炭率高、制得的生物炭比表面积大、官能团丰富而被应用。通过介绍微波热解生物炭的制备方法,探讨了微波热解温度、微波功率及停留时间等参数对生物炭制备和吸附的影响,总结了微波热解生物炭对废水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和染料污染物的处理研究现状,阐明了微波热解生物炭所具备的优势,并对其在水中污染物去除的后续研究及推广应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废水处理的研究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4.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β″-Mg5Si6析出相体积分数及深冷温度对Al-Mg-Si合金纳米力学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与纯Al的峰值应力相比,当温度为77 K、β″析出相体积分数为0.107时,Al-Mg-Si合金的峰值应力提高97.05%。当β″析出相体积分数为0.107时,与300 K下样品的峰值应力相比,在27 K下该样品的峰值应力可提高23.55%。研究结果表明,深冷环境有助于提高总位错密度,使样品能够承受更大的应力,这为含β″相的Al-Mg-Si合金提供额外强度和韧性。降低温度可以明显抑制孔洞的萌生和生长(生长率27 K时下降88.5%),从而提高Al-Mg-Si合金的塑性。  相似文献   
165.
由于兼具多种材料的综合优势,金属层状复合板得到了广泛关注。轧制复合法具有可稳定连续生产的优势,已成为目前制备金属层状复合板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介绍轧制复合金属层状复合板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热轧复合法、冷轧复合法、累积叠轧法和深冷轧制复合法。系统地讨论金属层状复合板的界面形成机理及影响界面结合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高性能金属层状复合板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