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24篇
  免费   2969篇
  国内免费   6150篇
电工技术   347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6513篇
化学工业   7237篇
金属工艺   6649篇
机械仪表   3371篇
建筑科学   3348篇
矿业工程   1463篇
能源动力   1485篇
轻工业   3755篇
水利工程   1184篇
石油天然气   4762篇
武器工业   442篇
无线电   645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566篇
冶金工业   2381篇
原子能技术   1799篇
自动化技术   7462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424篇
  2022年   600篇
  2021年   1088篇
  2020年   806篇
  2019年   714篇
  2018年   745篇
  2017年   921篇
  2016年   811篇
  2015年   1035篇
  2014年   1673篇
  2013年   1942篇
  2012年   2208篇
  2011年   5839篇
  2010年   3451篇
  2009年   2605篇
  2008年   2562篇
  2007年   2116篇
  2006年   2415篇
  2005年   2426篇
  2004年   4962篇
  2003年   3289篇
  2002年   3236篇
  2001年   2119篇
  2000年   1566篇
  1999年   2382篇
  1998年   1846篇
  1997年   1730篇
  1996年   1100篇
  1995年   894篇
  1994年   727篇
  1993年   2152篇
  1992年   1696篇
  1991年   1177篇
  1990年   1096篇
  1989年   838篇
  1988年   588篇
  1987年   339篇
  1986年   251篇
  1985年   141篇
  1984年   111篇
  1983年   62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81篇
  1979年   74篇
  1965年   64篇
  1959年   26篇
  1958年   28篇
  1957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01.
NMOS器件两次沟道注入杂质分布和阈电压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纪民  蒋志 《微电子学》1997,27(2):121-124
分别考虑了深浅两次沟道区注入杂质在氧化扩散过程中对表面浓度的贡献。对两次注入杂质的扩散分别提取了扩散系数的氧化增强系数、氧化衰减系数和有效杂地系数,给出了表面浓度与工艺参数之间的模拟关系式,以峰值浓度为强反型条件计算了开启电压,文章还给出了开启电压、氧化条件、不同注入组合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2.
秦国林  陈光炳 《微电子学》1998,28(3):212-216
叙述了国产高频宽带放大器的质量和可靠性现状,详细介绍了这类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检验、可靠性摸底试验和现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可靠性问题,用统计的方法得出了可靠性特征量,通过对失效样品的失效分析,总结出宽带放大器主要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并提出了消除和减少失效、提高宽带放大器可靠性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深亚微米MOSFET衬底电流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器件模拟手段对深亚微米MOSFET的衬底电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给出了有效的道长度,栅氧厚度,源漏结深,衬底掺杂浓度以及电源电压对深亚微米MOSFET衬底电流的影响,发现电源电压对深亚微米MOSFET的衬底电流有着强烈的影响,热载流子效应随电源电压的降低而迅速减小,当电源电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热载流子效应不再成为影响深亚微米MOS电路可靠性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4.
1. INTRODUCTIONThemaingoalofthispaperistoexplorethepossibilitytolearnmoreaboutthemechanismofturbulentboundarylayerflowinteractionsanditseffectsoncompliantwallperformance.Therearecertainprerequisiteconditionstofurtherthestudyonthemechanism,i.e.theco…  相似文献   
105.
岳炳良 《世界电信》1995,8(5):26-27,31
本文根据我国陆海空移动用户的需求与特点,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建设UHF频段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建议;对照已建成的C波段卫星固定通信系统,分析了其优缺点;最后深入探讨了应用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6.
基于微机的PUMA262机器人的离线编程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姚忠  吴瑞祥 《机器人》1994,16(6):372-378
本文论述了一个离线编程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包括系统的设计和该软件的核心技术,PUMA机器人的运动学动力分析与仿真,机器人与微机的接口技术及NURBS高级曲线的路径规划方法等。  相似文献   
107.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及其它相关学科的发展,关于人脑智能机理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的注意。与此同时、出现了关于软计算的研究.旨在研制出高机器智商系统(High Maehine Intelli-gene。Qt,,:sen:、产tom)[,〕。本文将初步探索智能机理与软计算两者间的关系以及把它们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8.
The distributions of plastic strain near grain boundaries induced by fatigue loading were investigatedby the fiducial grid method in pure aluminum specimens, and the resulted grain boundary sliding(GBS) was systematically analy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ain field near a grain boundary isnonuniform. GBS is restricted by the junction of grain boundaries and causes discontinuities of bothdisplacement and strain. A peak value of shear strain was created in short-range area across the grainboundary. GB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yclic softening and secondary hardening. The control fac-tor of GBS is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between two grains and the macro orientation of the grainboundary rather than the ∑ value of the boundary.  相似文献   
109.
The microstructure and tensile properties of Al_4C_3 dispersion strengthened Al composite fabricatedby reaction milling technique were investigated.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rod-like Al_4C_3 dispersoidshaving a diameter of 0.02-0.03 μm and a length of 0.1-0.3μm are formed by reaction of C with Al,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the Al matrix.The interface between Al_4C_3 and Al is clean and theinterfacial bonding is good.The matrix consists of the subgrains which have the size of 0.3-0.4μm,and most of the Al_4C_3 dispersoids are distributed on the subgrain boundaries.The 11 vol.-%Al_4C_3/Al composite exhibits an UTS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of 400 MPa and anelongation-to-failure of 8.0%.  相似文献   
110.
利用粒子动态分析仪(PDA),对水力旋流器内固相颗粒流场做了全面的测定,得出水力旋流器内固相颗粒的流态、浓度及粒度分布,为进一步查清水力旋流器的工作机理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