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7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471篇
电工技术   736篇
综合类   593篇
化学工业   1166篇
金属工艺   446篇
机械仪表   476篇
建筑科学   454篇
矿业工程   271篇
能源动力   239篇
轻工业   600篇
水利工程   248篇
石油天然气   398篇
武器工业   143篇
无线电   74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75篇
冶金工业   423篇
原子能技术   108篇
自动化技术   1034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21篇
  2020年   228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519篇
  2012年   621篇
  2011年   635篇
  2010年   576篇
  2009年   557篇
  2008年   514篇
  2007年   484篇
  2006年   527篇
  2005年   317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5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A novel chelating resin containing sulfoxide and diethylene glycol, poly{4‐vinylbenzyl‐[2‐2‐(hydroxyethyl)ethoxyl]sulfoxide} (PVESO) was synthesized using chloromethylated polystyrene (PS‐Cl) as material. Its structure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a,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of the resin for Hg2+, Ag+, Cu2+, Zn2+, and Pb2+ at various pH values were determined. The maximum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Hg2+ and Ag+ were 1.56 and 0.75 mmol g?1 respectively. The resin had high selectivity for Hg2+ and Ag+ over the pH range 1.0–7.0. 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Hg2+ and Ag+ under competitive condition were also determined by batch experiment method. In addition, the adsorption kinetics of the resin towards Hg2+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sorption rate was governed by film diffusion at 20°C and 25°C, by particle diffusion at 30°C and 35°C.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 Sci 102: 6054–6059, 2006  相似文献   
92.
设计一种超声谐振器,旨在解决超声传感器远程测距中因超声波能量分散和衰减过快导致的回波信号难以识别问题。首先,根据声学理论分析了超声谐振器可以通过改善阻抗匹配提高其辐射效率;再利用Bessel函数分析了超声谐振器影响声源指向性的重要设计参数,通过改变声源频率、谐振器开口面积等设计参数可以使指向性尖锐,能量更集中。Matlab仿真计算与相应的实验均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优化谐振器设计参数对提高超声探测距离的有效性与可控性。  相似文献   
93.
通过NMR(1H,13C,DEPT,1H1-H COSY,HSQC,HMBC)及MS测试,对猪去氧胆酸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地表征。对其H和C进行了完全地归属,并根据MS的相关碎片峰,提出了其可能的裂解途径机理。通过波谱学研究,使得猪去氧胆酸的结构确证更加地完整详尽。  相似文献   
94.
景德镇是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代表。本文分析了景德镇早期青白瓷的胎釉化学组成与同时期景德镇青瓷和白瓷化学组成之间的关系,以及与其制瓷原料化学组成之间的联系;探讨了宋元时期青白瓷胎、釉配方的发展及显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青白瓷可能起源于五代白瓷的烧制,并在其后的生产过程中不断改进坯釉料配方,成品率和质量不断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5.
非常规汽油脱硫技术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水蒸气脱硫是一种以水代替氢的脱硫方法,降低脱硫成本显著。以酶代替传统加氢催化剂的生物脱硫技术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结合催化和精馏的催化精馏脱硫法,在选择脱硫的对象上,相对传统的催化脱硫更具优势。萃取脱硫是采用一些极性溶剂混合物脱除汽油馏分中的硫化物,须加入氧化助剂才有较好的脱硫效果,由此将导致大的辅助车间和有限脱硫效率。膜过程脱硫、声化学脱硫、等离子体和光脱硫都属于物理方法,环保意义很大。对于吸附脱硫,从流化催化裂化汽油中除硫完全,而汽油产率降低很少,辛烷值几乎没有损失,是一种有前途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96.
Flaky monoclinic La2Ti2O7 was prepared via a hydrothermal method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Ti(SO4)2 and La(NO3)3. Relative to the solid-state reaction sample, the flaky La2Ti2O7 showed higher surface areas, much smaller crystal size and more efficient light absorption. All these factors led to the higher photoactivity to produce H2 from water splitting under UV irradiation.  相似文献   
97.
为了实现瀑布沟、深溪沟电站的实时联合运行控制,基于分层调管的原理,以深溪沟电站水位控制为目标,提出了一套能够实现瀑布沟和深溪沟两站水量与电量平衡的厂间负荷实时分配策略及求解流程。针对厂间负荷分配时,不同机组组合下的虚拟单台机组的发电特性曲线和振动区,分别采用动态规划技术和集合区间运算法给予求解,同时还给出了一种简单实用的厂间联合躲避振动区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开发的集控侧梯级AGC系统,已成功地应用到了大渡河瀑布沟和深溪沟梯级实时联合运行控制中,且计算结果满足实际运行工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巨袁臻  许强  彭大雷  周飞  亓星 《人民长江》2017,48(11):62-6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灌溉系统在黄土地区建设运营,解决了农业的干旱问题,但同时灌溉也诱发了大量的滑坡。其中,2015年1月28日20:00,甘肃省永靖县焦家村发生了一起中等规模的黄土滑坡,滑坡严重影响其下方309国道线和六盘峡水库的安全。采用对裂缝分布、水文地质的调查,结合低空摄影测量、精细工程地质测绘、室内三轴试验等研究方法,对焦家4号滑坡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形成滑坡的成灾机理有了初步认识。结果表明:(1)滑坡发生前,后缘裂缝有明显的变形情况;(2)滑坡滑动距离为548.3 m,体积为15.35万m~3,面积为6.6万m~2;(3)饱和黄土应力应变模式表现为强烈的应变软化剪缩型,并具有一定的静态液化特性;(4)滑坡是饱和黄土层静态液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
多孔氧化铝模板法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上可以制备取向碳纳米管阵列。通过调节阳极氧化参数可以改变模板的孔结构,进而可控制碳纳米管在孔道中生长的形貌。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的直径、长度和密度可以选择性控制,这将有利于研究碳纳米管的性质和它在电化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介绍了多孔氧化铝模板的形成原理以及碳纳米管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上的生长机理,讨论了阳极氧化条件、催化剂和气相沉积温度对碳纳米管特性的影响,并指出了这种技术中一些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
微波介质陶瓷及其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春华  黄新友 《陶瓷》2002,(1):42-45
综述了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的特性和发展现状,介绍了几种重要的微波介质陶瓷体系,讨论了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因素,指出了改善其性能的途径和微波介质陶瓷的预期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