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7篇
  免费   1625篇
  国内免费   1084篇
电工技术   1531篇
综合类   1186篇
化学工业   1433篇
金属工艺   1211篇
机械仪表   910篇
建筑科学   928篇
矿业工程   723篇
能源动力   303篇
轻工业   1388篇
水利工程   407篇
石油天然气   577篇
武器工业   235篇
无线电   123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43篇
冶金工业   633篇
原子能技术   264篇
自动化技术   1782篇
  2024年   56篇
  2023年   235篇
  2022年   560篇
  2021年   700篇
  2020年   525篇
  2019年   353篇
  2018年   372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342篇
  2015年   541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885篇
  2012年   1091篇
  2011年   1174篇
  2010年   1173篇
  2009年   1076篇
  2008年   1108篇
  2007年   1042篇
  2006年   897篇
  2005年   760篇
  2004年   499篇
  2003年   346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33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针对当前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规划方法中存在安全性差和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提出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方法.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指标,并将指标对应的客观权重和主观权重作为样本点,将主客观权重和集成权重偏差最小作为优化模型.在矩估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模型,提高了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方法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实现了特高压接入下电网网架结构的多目标规划.  相似文献   
82.
为解决电网投资过程中,如何在有限的投资金额下,从冗余度较高、关联度较强的各种储备项目中选出能够最大程度解决电网弊端、提升电网整体性能的难点,提出了基于二次插值粒子群优化算法的输电网储备项目优选排序策略.针对输电网储备项目特点,首先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输电网储备项目综合效益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输电网储备项目量化评价模型,并利用基于二次插值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对输电网组合权重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其次通过以单位投资的综合贡献度为基础,构建了输电网储备项目的动态优选排序模型.最后,以某省2019年底形成的网架为基础,以2020年规划负荷为边界,选取"十三五"规划库中2020年规划投产项目进行优选排序,验证所提输电网储备项目优选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83.
[目的]明确不同化学杀菌剂与生物农药多抗霉素混配对宁夏压砂西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Wadley法和田间喷雾法,测定了4种化学杀菌剂对压砂西瓜炭疽病的室内生物活性和田间防效,并将活性较强、防效较优的化学农药与多抗霉素混配测定其对西瓜炭疽病的协同增效作用。[结果]筛选出防治压砂西瓜炭疽病效果较佳的化学杀菌剂咪鲜胺、苯甲·嘧菌酯2种,并确定了其与多抗霉素的最佳质量配比分别为1∶2、1∶3,平均防效可达82%,均高于单剂防效。[结论]咪鲜胺、苯甲·嘧菌酯可作为宁夏压砂西瓜炭疽病防治的首选化学药剂,与多抗霉素混配对西瓜炭疽病防效优于单剂,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和减少农药抗药性,不同药剂组合可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4.
高压输电系统接闪雷击次数是高压输电系统雷电防护能力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雷击防御整改的重要依据.针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的复杂环境和特殊气候,按照输电线路雷电防护要求,基于电力物联网架构和无线传感技术原理研制出一种低能耗、高可靠和智能化的雷击计数仪,可有效提升高压输电网的雷电防御能力,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85.
为解决石油石化装置在有H2S、CO2等酸性介质存在条件下的腐蚀问题,通过对酚醛环氧树脂和酚醛胺固化剂配套成膜物体系、耐酸性颜填料体系等的研究,形成了耐酸性良好的涂料,同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石墨烯分散体,改善了涂层的耐盐雾性、附着力和耐化学品性.实验室研究及现场应用均表明该石墨烯改性耐酸涂料具有优异的综合物理化学性能,其涂层的耐盐雾、耐化学品、抗H2S腐蚀、耐碱等性能优异,满足了存在H2S、CO2的酸性油气田恶劣腐蚀环境下的防腐要求.  相似文献   
86.
为了准确描述西北地区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概率密度分布及波动变化,在对西北地区风电功率数据分钟级分量进行分布拟合统计后,得出特殊t(t location-scale)分布可以描述西北地区风电功率波动特性的概率分布。将西北地区风电功率数据划分为幅值差波动和斜率波动,因CLARANS算法常用在大数据聚类划分上,故利用CLARANS算法对幅值差波动和斜率波动进行聚类划分。聚类划分后经统计表明:西北地区风电功率数据的幅值差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6—8月最为明显;斜率波动有较为明显的空间特征,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缓慢波动的风力发电量占比均值由0.356降至0.267,快速波动的电量占比均值由0.183升至0.35。  相似文献   
87.
磁场能量收集技术是电磁环境中分布式传感器实现自供能的有效手段。与工频磁场和射频磁场等单一频率的磁场环境不同,电力变换器中的磁场分布具有宽频率范围特性。为了提高取能模块的功率密度,应尽可能多地在有限体积内收集能量,提出通过采用双级谐振-带通滤波网络。与此同时,基于相同取能线圈,充分对比了不同电流和负载特性下,单级谐振网络和双级谐振-带通网络的输出特性,归纳出双级谐振-带通网络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8.
 宽淬透性带和大尺寸TiN析出物严重危害20CrMnTi齿轮钢的产品质量,其控制的关键基础是掌握连铸过程中凝固组织演变行为机理。传统高温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HT-CSLM)原位观察研究通常将糊状区冷却速率设定为固定值,这不能有效反映连铸凝固过程中冷却速率的变化。为此,以国内某钢厂20CrMnTi 160 mm×160 mm小方坯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二维切片凝固传热计算,确定内弧表面下方20、40、60 mm位置处糊状区的热历程、瞬态与平均冷却速率,进而设计HT-CSLM试验升温与降温方案。然后,开展这些位置处糊状区瞬态与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HT-CSLM试验,研究揭示不同冷却条件下20CrMnTi的凝固过程、δ晶粒生长动力学和包晶相变机制。最后,通过电子探针分析(EPMA),考察冷却条件对凝固组织尺寸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由于凝固潜热的补偿,内弧皮下20、40、60 mm位置处初始凝固阶段冷却速率较小,凝固中后期逐渐增大,且越深入方坯内部越显著。这些位置处的平均冷却速率分别为102.81、44.63和34.93 ℃/min。δ晶粒率先从钢液中析出,其平均生长速率随着冷却速率的提升而增大。在瞬态冷却速率条件下,随着凝固的进行,瞬时生长速率呈增大的趋势,但是在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瞬时生长速率则略微降低。这是因为在瞬态冷却速率条件下,糊状区冷却速率由慢至快,不断补偿了凝固潜热,同时初始形核数量少,生长空间大,溶质过冷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当熔体温度降低至包晶相变临界温度时,δ晶粒快速转变为γ晶粒,即发生块状转变,导致固相率迅速增加,且伴随有部分γ晶粒快速聚合。整体上讲,包晶相变临界温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大而降低,但是也受溶质初始含量的影响。此后,剩余液相向γ相转变,直至完全凝固。晶粒半径随着冷却速率的提升而减小,且在平均冷却速率条件下比瞬态冷却速率条件更小,这取决于初始凝固阶段的形核数量。  相似文献   
89.
 近年来,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开发的连铸凝固末端重压下技术在改善连铸坯的疏松、偏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仍存在扇形段小辊径压下厚铸坯时,应变难以渗透到铸坯芯部、不利于中心疏松改善等不足。以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获得高质量厚铸坯,并实现低压缩比轧制高质量厚规格产品,仍需要进一步探索。为了更加有效地解决厚铸坯连铸凝固过程产生的中心疏松及偏析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宽厚板坯连铸大辊径大压下(BRHR)技术并研制了BRHR设备,在宽厚板坯连铸生产线上安装、调试并运行两年多,同时配套开发了宽厚板坯连铸工艺过程预测与控制系统、二冷水工艺优化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开发的BRHR装备与技术有利于压下应变渗透到铸坯芯部,在连铸生产线上利用凝固末端或刚完全凝固(固相分数fs=1.0)形成的大于500 ℃或大于400 ℃的大梯度温度场实施大直径辊大压下,可以显著改善宽厚板坯中心缺陷。生产实践证明,采用BRHR装备与技术使厚度为400 mm的宽厚板连铸坯缩孔、疏松及偏析得到显著改善,结合轧制工艺优化以1.90~2.53的极低压缩比轧制生产出厚度为150~200 mm的高质量特厚板,这对低成本、短流程生产高质量特厚规格产品及节能减排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0.
钢铁生产流程中产生了大量冶金粉尘,其中含有丰富的铁、碳、锌、铅和钾等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基于多源冶金粉尘产生工序及成分组成,介绍现阶段冶金粉尘主要资源化工艺,包括水洗提盐富铁工艺、回转窑工艺、转底炉工艺、熔融还原工艺以及湿法深度资源化工艺,分析不同冶金粉尘资源化工艺流程和原理,讨论不同工艺应用的特点和局限性。基于冶金粉尘全量资源化理念,进一步展望多源冶金粉尘火法富集、湿法提取全量资源化工艺,为实现冶金粉尘深度高附加值利用、消除冶金粉尘二次污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