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96篇
  免费   6146篇
  国内免费   3327篇
电工技术   4107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4484篇
化学工业   9297篇
金属工艺   3670篇
机械仪表   4284篇
建筑科学   5077篇
矿业工程   1843篇
能源动力   1634篇
轻工业   4129篇
水利工程   1377篇
石油天然气   3099篇
武器工业   622篇
无线电   75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84篇
冶金工业   2638篇
原子能技术   723篇
自动化技术   8562篇
  2024年   194篇
  2023年   1081篇
  2022年   2030篇
  2021年   2888篇
  2020年   2191篇
  2019年   1738篇
  2018年   1798篇
  2017年   2158篇
  2016年   1902篇
  2015年   2824篇
  2014年   3466篇
  2013年   4123篇
  2012年   4408篇
  2011年   4897篇
  2010年   4287篇
  2009年   4172篇
  2008年   4084篇
  2007年   3603篇
  2006年   3307篇
  2005年   2658篇
  2004年   1710篇
  2003年   1357篇
  2002年   1275篇
  2001年   1156篇
  2000年   980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791篇
  1997年   660篇
  1996年   618篇
  1995年   558篇
  1994年   444篇
  1993年   351篇
  1992年   239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146篇
  1989年   116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76年   4篇
  1967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航空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是地质和矿产勘查的重要手段,其探测能力主要取决于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而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有效性的提高,又需要专业的检验平台(航空物探试验场)。因此,在我国建立专业的航空物探试验场十分必要。本文搜集了我国某航空物探试验场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在试验场设计并完成了重力、电阻率测深、瞬变电磁工作。通过对实测资料的处理和研究,将试验场划分为三个大的异常区,确定了试验场内的两个较大的断裂和一个次级断裂。本文在国内首次以专项工作的方式为航空重力及电磁法测量提供了高精度的参考数据,从而为国内航空地球物理测量系统检验和方法研究提供了综合平台。并且通过多种物探方法建立标准场的实践认识到,通过有效的选址,在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地面、航空)及测绘等资料的基础上,可以完善建成综合试验场,为航空物探飞行测量提供可靠的高精度对比资料。  相似文献   
992.
通过大量的试验,从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方面总结出褐煤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所需要的条件,规范了褐煤空气干燥状态试验的具体步骤,更有效地保证褐煤试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93.
针对视频拼接存在的边缘失真和融合效率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抗畸变高效的实时视频拼接算法。通过建立非线性抗畸变模型,对视频图像存在的非线性畸变进行校正,改善图像边缘过渡的平滑性;采用SURF配准算法兼顾配准的精度和效率;使用二维标记模板降低融合过程的冗余计算,进行快速图像融合。该算法提升了传统方法的视频拼接质量与融合效率。  相似文献   
994.
提出一种经验模态分解、样本熵和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短期风速组合预测方法。首先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将原始风速序列逐级分解成若干个规律性更强的子序列,以减小不同特征尺度序列间的相互影响,提高预测精度。接着计算各风速子序列的样本熵,将复杂度相近的序列归类形成一个新序列,以减少所需建立的预测模型的数量。然后对经 EMD-SE 处理后得到的新的风速子序列分别建立支持向量机预测模型,并采用遗传算法实现各模型参数的自动选取和寻优,最后将各序列的预测结果叠加得到风速预测结果。算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充分挖掘了风速序列的特性,能快速地对风速变化作出响应,预测的均方根误差和百分比误差分别比单纯采用支持向量机法降低了5.1%和5.4%,有效地提高了短期风速预测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995.
在深入分析业务流程模型和合理的抽象业务活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产生式的流程模型形式化分析方法,并提供了一种从一般流程描述到该模型的转换方法;在此基础上,推导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流程属性验证规则,并通过应用实际例子证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6.
用于构件集成测试的分层元数据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构件元数据的基本思想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分层元数据的概念,并从构件使用方和构件开发方两个角度分析了对构件的需求.设计了分层元数据对象的模型以及分层元数据的层次结构,并进一步给出了元数据的具体内容及其XML表示的实现思想.最后结合一个描述构件硬件运行环境的元数据实例,给出了相关的XML代码.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智能完井技术的油井,修井周期长,长年生产的井中积累较多的油垢、胶质等杂物,修井时起出管柱较为困难。在管柱起出遇卡时,常规的切割工具只能对油管进行切割,无法对井下工具的控制管线进行切割。设计了一种专用的管线切割工具。介绍了该工具的结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施工工艺。分析了关键结构的强度。通过ANSYS软件对管线剪切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管线切割工具可承受拉力达800 kN,可对6根不同尺寸多种组合的控制管线进行切割。进行下部管柱打捞过程中,不会有冗杂的管线阻碍打捞作业。  相似文献   
998.
安岳气田灯影组气藏广泛采用大斜度井/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工艺试油完井,悬挂封隔器及下部管柱被“永久性”留在井下。如果利用原裸眼侧钻,则需要打捞分段酸压管柱至套管鞋以下30 m左右。MX126井和GS121井前期打捞作业历时均超过50 d,打捞效率非常低,主要原因为:悬挂封隔器双向锚定,裸眼封隔器和连接油管埋卡严重且位于大斜度井段,压井后长时间静止埋卡越来越严重;钻井液压井后切割油管受阻,没有完成落鱼切割分段;套磨铣导致封隔器解体,倒扣时落鱼出现多处退扣,倒扣打捞效率低。针对上述问题,优化了打捞技术措施:钻井液压井前,采用泵送径向切割工艺在清水中切割油管,确保切割成功率;采用带压拔出插管循环压井,缩短钻井液浸泡时间,降低次生卡钻风险;优选磨铣工具和打捞工具,优化磨铣工艺和震击解卡打捞工艺,维持落鱼完整性、力求捞出整段被切割落鱼。该技术成功应用于MX146井和GS127井后期的打捞作业,分别用时12 d和5 d。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裸眼封隔器分段酸压管柱的打捞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借助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多重应力蠕变恢复等实验,对20号、30号、50号、70号沥青及其旋转薄膜烘箱老化后沥青的流变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4种沥青老化前后复数剪切模量和车辙因子均降低,并且老化后的高于老化前;在60℃温度下,无论是在低频还是高频荷载作用下,标号越低,沥青耐剪切变形能力越强,耐车辙性越好,而应力敏感性降低;标号越低的沥青,G-R参数值越大,耐开裂性则降低。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柴达木盆地涩北地区第四系泥岩型生物气储层在饱和水状态及渐变烘干温度状态下的T2谱,明确了孔隙流体的核磁响应特征,以评价孔隙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 ①核磁共振实验是以饱和水状态T2谱为基础,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构建了离心束缚水T2谱,确定了可动流体和毛管束缚流体T2截止值,用于划分出流体类型并开展了孔隙有效性评价。②研究区岩样饱和水状态T2谱谱峰呈左小右大的形态,右峰幅度值远大于左峰,占T2谱幅度值90%以上;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T2谱幅度减小且左移趋势明显;束缚水T2谱形态近似于正态分布,起始位置与饱和水状态的T2谱基本重合。③研究区可动流体T2截止值T2 C1平均为3.3 ms,毛管束缚流体T2截止值T2 C2平均为1.8 ms;孔隙流体包括可动水、毛管束缚水和黏土束缚水,黏土束缚水T2小于T2 C2,毛管束缚水T2大于T2 C2且小于T2 C1,可动流体T2大于T2 C1;毛管束缚水含量最高,黏土束缚水其次,两者占总孔隙流体的84.43%~95.06%,可动水含量低。④研究区储层有效孔隙占总孔隙的54.99%,主要为毛管束缚孔,黏土束缚孔为无效孔隙;黏土含量越高,有效孔隙度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