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225篇
  免费   13537篇
  国内免费   7988篇
电工技术   10401篇
技术理论   12篇
综合类   11240篇
化学工业   20866篇
金属工艺   7988篇
机械仪表   9217篇
建筑科学   11895篇
矿业工程   4020篇
能源动力   4140篇
轻工业   11230篇
水利工程   3226篇
石油天然气   6698篇
武器工业   1450篇
无线电   1666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971篇
冶金工业   5903篇
原子能技术   1651篇
自动化技术   20179篇
  2024年   436篇
  2023年   2091篇
  2022年   3939篇
  2021年   5596篇
  2020年   4391篇
  2019年   3415篇
  2018年   3967篇
  2017年   4244篇
  2016年   4006篇
  2015年   5587篇
  2014年   7244篇
  2013年   8226篇
  2012年   9620篇
  2011年   10228篇
  2010年   9123篇
  2009年   8816篇
  2008年   8931篇
  2007年   8226篇
  2006年   7943篇
  2005年   6593篇
  2004年   5161篇
  2003年   4762篇
  2002年   5321篇
  2001年   4552篇
  2000年   3471篇
  1999年   3152篇
  1998年   2316篇
  1997年   1896篇
  1996年   1791篇
  1995年   1493篇
  1994年   1285篇
  1993年   877篇
  1992年   682篇
  1991年   512篇
  1990年   418篇
  1989年   373篇
  1988年   255篇
  1987年   183篇
  1986年   135篇
  1985年   83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5篇
  1982年   61篇
  1981年   48篇
  1980年   42篇
  1979年   26篇
  1976年   13篇
  1974年   11篇
  1959年   18篇
  1951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为研究海上风电结构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中承受环境荷载(风、波、冰、流)的联合作用时,结构产生的剧烈的动力响应问题。文章以三脚架基础海上风电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其整体模型并进行荷载(风、波、流和风、冰、流)联合作用下的静力校核,通过对环境荷载联合作用下的三脚架基础海上风电结构进行瞬态分析,掌握其动力响应的特性及规律。结果表明:三脚架基础结构的一、二阶自振频率均为0.285Hz,在所选风机允许的频率范围内,可以保证整体结构不会与风机转动发生共振;风荷载在风、波、流荷载联合作用下主导控制结构响应的稳态波动,冰荷载在风、冰、流荷载联合作用下主导控制结构的稳态振动过程;塔筒顶端呈现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远大于三脚架基础顶端;环境荷载联合作用下结构动力响应是环境荷载单独作用下动力响应叠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2.
基于MODIS数据的浙江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基于2009—2018年MODIS_NDVI数据,采用MVC最大值合成法获取逐月NDVI值,利用改进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2009—2018年植被覆盖度,结合DEM数据及《浙江省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中的林地分区,分析浙江省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2009—2018年浙江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处于高盖度级别,存在缓慢降低的趋势。②2009年和2018年的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基本一致,即浙南山地区、浙西山地丘陵区>浙中丘陵盆地区、浙东沿海丘陵海岛区>浙北平原区;植被覆盖度变化以稳定为主,占总面积的62.79%,退化区域面积大于改善区域面积,退化趋势以浙北平原区最为严重,占总面积的6.73%,改善趋势以浙南山地区最为明显,占总面积的4.87%。③各地形因子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变化均相对稳定;不同高程范围内,明显退化区域在高程100 m以下,明显改善区域在高程200 m以上;不同坡度范围内,退化最明显区域为坡度[0°,5°)范围,明显改善区域为坡度15°以上;不同坡向间,植被变化的差异并不明显。研究成果可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基于集合建模思想,在水体光谱特征分析与敏感波段选择基础上,集成多种遥感反演模型优势,构建了河流水体浊度多光谱遥感联合反演模型(Combined Model-BP,CM-BP)。选择汉江中下游典型河段为研究区,利用2012—2013年原位观测数据,以具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的国产卫星数据作为多光谱遥感数据源,测试评估了CM-BP浊度遥感反演模型适用性,并与传统波段组合模型进行精度比较,基于反演结果分析了研究区浊度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基于集合建模思想构建的CM-BP模型的反演精度、适应性及稳定性均高于波段组合模型;从光谱分辨率、时空分辨率等角度考虑,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系统、高分一号卫星、资源三号等国产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是河流水体水质反演优选数据源;国产卫星遥感数据可以满足河流水体水质高精度、实时性与大尺度等遥感反演需要,为河流水环境监测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不同植被类型对堆积体坡面径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植被防护堆积体侵蚀动力机制的问题,通过野外模拟降雨试验,分析直根系和须根系植被对堆积体径流流速、水力和水动力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植被削减堆积体平均侵蚀速率达88.34%~92.88%,直根系消减平均流速效益为50.51%,须根系为21.32%~35.61%;裸坡和植被堆积体径流流型均属于层流(雷诺数<40),裸坡径流在降雨强度≤1.2 mm/min时处于急流态,直根系堆积体均处于缓流态,须根系堆积体在急流态和缓流态间变化。直根系对坡面径流的阻滞作用大于须根系;植被防护下堆积体侵蚀速率、水力和水动力参数与裸坡呈显著性差异(P<0.05),径流剪切力和径流功率可用于较好地刻画坡面侵蚀动态过程,呈显著线性关系(R2为0.63~0.96)。研究成果可为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水土流失量预测模型的植被因子修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汪建  刘俊  许东晟  鲍迎春 《给水排水》2021,47(9):100-103
在全面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的大环境下,余热回用于建筑热水制备是一个发展方向,而空气源热泵增加双向换热模块就可以实现这一功能,以厦门游泳馆为例,阐述了该项目空调余热回用于热水制备的设计思路、计算负荷及系统组成,经测算其热泵设备能源利用效率高,建筑节能显著,因此存在冷暖两侧需求的中大型建筑可以推广空调余热回用.  相似文献   
996.
余波  汤崇军  段剑 《江西水利科技》2021,47(5):372-377,390
南方花岗岩红壤区果园普遍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采用林下生草措施能有效降低地表产流产沙,减少果园水土流失.本文以江西省兴国县塘背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设置五种不同生草措施的果园径流小区,研究天然降雨下不同生草措施果园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生草措施果园的产流产沙量具有显著差异,且随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的增加而增加;(2)不同生草措施果园的产流产沙量,以脐橙+白三叶最小,产流量比脐橙+艾蒿、脐橙+马齿苋、脐橙+草木犀和脐橙清耕,分别减少54.09%、53.15%、58.07%、69.85%,产沙量分别减少61.53%、59.94%、68.88%、87.26%,具有较好的减流减沙效果;(3)不同生草措施对果园侵蚀泥沙的粒径组成具有一定影响,但区别不明显;其中脐橙+白三叶措施的侵蚀泥沙粒径组成中,砂粒平均含量最少,粘粒平均含量最多.因此,在南方花岗岩红壤区果园林下采用生草覆盖措施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97.
抽水蓄能电站具有高水头、大容量、快转速的特点导致振动问题特别突出,强烈的振动会导致机组以及厂房薄弱结构部位发生破坏,影响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某在建抽水蓄能电站,分析了可能与厂房结构发生共振的振源,研究了边界条件、材料特性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结合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分析了在机组动荷载作用下厂房各部位的动力响应规律。  相似文献   
998.
为给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工程的主隧系统结构设计和工况控制提供依据,采用数值模拟与物理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与物理模型体型结构相同,包含两竖井和相连主隧段的主隧系统三维数值模型,利用该数值模型对两种大流量极端工况下的进水过程进行三维动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主隧系统在大流量下的进水过程可归纳为水流从两端竖井进入主隧,水流碰撞形成液面波并在主隧内相互碰撞叠加,主隧下游、上游侧端口先后被封堵,以及进流停止这4个阶段;进水流量主要影响主隧系统端口封堵程度、滞气现象和进水各阶段进程时间,流量越大,主隧端口的水流封堵、滞气现象越严重,进水过程各阶段进程时间也大幅缩短。  相似文献   
999.
在高地震烈度区的岩石高边坡抗震安全评价需要大规模数值计算,而现有商业软件无法有效解决这类复杂的工程问题,因此,本文开发了解决岩石高边坡接触稳定性问题的对等架构并行计算程序,并应用于泰山公司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左岸边坡的静力和动力稳定性评价。在数值建模过程中,将岩石边坡滑块体、地质结构面、库水作用以及近场地基作为岩石高边坡动力接触系统。在稳定性安全评价中结合了有限元法、极限平衡法和接触算法,考虑影响高边坡稳定性的多种复杂因素,通过计算特定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或安全系数时程,基于现行水电工程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完成了岩石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回避了求解复杂岩体材料非线性的问题。计算结果显示,所开发的程序具有较高的并行计算效率,对解决复杂岩石高边坡稳定问题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00.
为揭示准格尔煤田地区地下水循环特征,运用水化学技术、水汽轨迹模型和环境同位素等方法分析不同水体水化学特征、环境同位素特征、大气降水主要来源、地表水及地下水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矿化度低,呈弱碱-偏碱性,水化学类型以HCO_3·SO_4·Cl-Ca型水为主;地下水整体矿化度低,偏弱碱性,主要以HCO_3-Na·Ca型、Cl-Na型、HCO_3-Ca·Mg型、HCO_3·Cl-Na型水为主;黄河水δ(D)平均值为-79.6‰、δ(~(18)O)平均值为-10.47‰,第四系地下水δ(D)平均值为-66.25‰、δ(~(18)O)平均值为-9.1‰,白垩系地下水δ(D)值为-70.6‰、δ(~(18)O)值为-9.3‰,石炭-二叠系地下水δ(D)平均值为-77.07‰、δ(~(18)O)平均值为-9.9‰,寒武-奥陶系地下水δ(D)平均值为-75.73‰、δ(~(18)O)平均值为-10.06‰;大气降水受极地气团和季风影响,主要来源为西风带水汽、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汽蒸发再循环;断层带、褶皱轴部裂隙带为不同含水层间主要导水通道,大气降水和黄河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高承压水头寒武-奥陶系岩溶裂隙水越流补给第四系松散孔隙水和砂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孔隙水通过地层间不整合接触面裂隙发育带向下补给石炭-二叠系砂岩裂隙水,黄河水对寒武-奥陶系地下水的补给比例受地质构造发育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