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10篇
  免费   4320篇
  国内免费   3126篇
电工技术   3021篇
综合类   4192篇
化学工业   4408篇
金属工艺   2720篇
机械仪表   2506篇
建筑科学   2573篇
矿业工程   1552篇
能源动力   1004篇
轻工业   4309篇
水利工程   1269篇
石油天然气   1376篇
武器工业   576篇
无线电   37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38篇
冶金工业   1459篇
原子能技术   732篇
自动化技术   5092篇
  2024年   175篇
  2023年   577篇
  2022年   1592篇
  2021年   1964篇
  2020年   1407篇
  2019年   926篇
  2018年   1024篇
  2017年   1054篇
  2016年   972篇
  2015年   1667篇
  2014年   2014篇
  2013年   2493篇
  2012年   3105篇
  2011年   3250篇
  2010年   3055篇
  2009年   2933篇
  2008年   3106篇
  2007年   2873篇
  2006年   2339篇
  2005年   1884篇
  2004年   1405篇
  2003年   905篇
  2002年   805篇
  2001年   711篇
  2000年   573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7篇
  1959年   25篇
  195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高比例风电接入导致系统等效惯量降低,增加了电网引发频率失稳的可能性。为保障日内频率安全稳定运行,同时避免大面积切除风电的不合理操作,提出了基于频率安全约束与临界惯量计算的分时段限制风电出力方法。通过引入频率最低点和最大频率变化率约束指标,并考虑日内运行方式变化,分时段求解电网临界惯量及对应的最大风电并网容量。结合电网实际惯量判定小于临界惯量的时段,对这些时段依据最大风电并网容量确定风电切除量,从而在日内各时段消除频率安全隐患。最后通过算例系统证明:所提方法能准确筛查电网日内存在频率安全风险的时段,求解的风功率分时段切除量可有效消除频率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992.
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BESS)以其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网中。为充分发挥BESS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优势,提出一种基于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与频率偏差的综合控制方法。首先,为了改善电池循环寿命,设计基于荷电状态SOC的下垂系数与虚拟惯性系数。引入基于频率偏差的加权系数将下垂出力与虚拟惯性出力相结合,在频率偏差较小时增加虚拟惯性出力权重以稳定频率,在频率偏差较大时增加下垂出力权重以快速调节频率偏差,并在频率偏差超过一定限度后进行故障穿越时的频率支撑,而当电网状态变好且SOC较低或较高时进行SOC恢复。其次,提出BESS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评价指标以定量评估所提策略的调频效果及SOC维持效果。最后,基于PSCAD/EMTDC搭建BESS仿真模型,并在阶跃负荷扰动、随机负荷扰动、瞬时性短路故障及光伏间歇性出力扰动工况下仿真验证所提策略的调频效果及SOC维持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能实现较好的调频效果并将SOC维持在合理区间内。研究成果为BESS成套设备生产厂家合理设计控制保护参数提供参考,对提升BESS涉网性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继电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随着变电站及继电保护装置的数量大幅增加,运维人员的日常巡视工作量已经趋于饱和,无法保证每次都实现高质量,无死角的巡视,给保护装置的可靠运行带来了隐患。本文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算法的保护装置智能巡视技术,借助安装在屏柜前后的摄像头,可实现保护装置的无人或少人巡视。首先,介绍了保护装置智能巡视系统并对可实现的智能巡视项目进行了分析,引出可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其进行图像识别,然后以压板状态识别为例对巡视项目所需要的训练样本集和测试样本集进行介绍,并给出了巡视项目的卷积神经网络层级,再利用训练样本集对不同巡视项目的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对各网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各个巡视项目的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率都在96%以上,有的可以达到98%,识别效果良好。#$NL关键词: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智能巡视;保护装置#$NL中图分类号:TM77  相似文献   
994.
高工作温度碲镉汞红外探测器作为最近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探测器,在保证性能不变的基础上,实现了尺寸小、重量轻、功耗低等功能,成为军事侦察、无人机、无人平台的重要探测器件。本文阐述了高工作温度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碲镉汞P-on-N红外探测器的器件结构设计,并且对美国Raytheon、法国Sofradir、德国AIM、美国Teledyne、美国DRS等公司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995.
田震  宋淑芳  邢艳蕾  孙浩  刘世光 《激光与红外》2022,52(10):1527-1531
报道了碲镉汞甚长波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最新研究进展。采用水平液相外延In掺杂和垂直液相外延As掺杂技术生长了高质量的p on n型双层异质结材料。并通过提高材料质量将双层异质结材料的双晶衍射半峰宽控制在30 arcsec以内。基于台面器件加工、表侧壁钝化以及In柱互连工艺,制备了640×512,25μm碲镉汞甚长波红外焦平面器件。通过进一步优化了材料生长和芯片制备工艺,在65 K的工作温度下,该器件的截止波长为1435 μm,有效像元率为9806,平均峰值探测率为809×1010cm·Hz1/2·W-1。  相似文献   
996.
SRAM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在空间辐射环境中容易受到单粒子效应的影响,从而发生软错误,三模冗余技术(TMR)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缓解FPGA软错误的电路加固技术。该文首先介绍了三模冗余技术研究现状,然后总结了三模冗余工具常用的细粒度TMR技术、系统分级技术、配置刷新技术、状态同步技术4项关键技术及其实现原理。随着FPGA的高层次综合技术愈发成熟,基于高层次综合的三模冗余工具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分支,该文分类介绍了当前主流的基于寄存器传输级的三模冗余工具,基于重要软核资源的三模冗余工具,以及新兴的基于高层次综合的三模冗余工具,最后对FPGA三模冗余工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7.
针对5G超密集异构蜂窝网络中人与人(H2H)和机器到机器(M2M)共存场景下有服务质量(QoS)保障和负载均衡的上行用户分配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匹配理论的用户分配算法.该算法在用户分配过程中同时考虑不同类型节点的接入控制策略,在最大化网络能效的同时,实现节点QoS保障.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不仅能够在能效、负载均衡以及QoS保障方面获得更好的性能,并且能获得与穷举法相近的性能.此外,所提算法的收敛速度很快且不受节点和基站数目变化的影响,适合解决H2H和M2M共存场景中的用户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998.
作为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常用材料之一,无氧铜材料的蒸发特性会对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电性能产生影响.该文利用超高真空测试设备,研究了处理工艺对无氧铜材料的蒸发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测厚仪测试了蒸发的铜膜厚度,用扫描电镜(SEM)观测了无氧铜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表面宏观形貌粗糙度对无氧铜材料的蒸发性能影响不大,但处理工艺对蒸发性能影响很大;无氧铜材料经过酸洗后,会大大增加蒸发量;无氧铜材料经过烧氢处理,可降低蒸发量,而经过去油清洗并烧氢处理的无氧铜的蒸发量极低.对无氧铜材料进行了表面分析,发现无氧铜材料的真空蒸发性能与材料的表面形貌状态有关,当表面微观形貌比较光滑、无孔洞等缺陷时,无氧铜材料的真空蒸发量就少.  相似文献   
999.
交通事故的预测是通过对过去路段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在综合考虑影响交通事故的相关因素后,对未来路段的交通事故发生状态进行预测。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通常采用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或单一深度学习模型预测法,利用网格化确定预测空间的单位,忽略了影响交通事故的天气、路况等外部因素,导致模型的预测性能不佳。提出一种基于时空特性的城市交通事故风险预测模型,在模型中使用改进的时空图卷积网络,利用图卷积网络(GCN)提取空间相关特征,并加入批标准化层解决梯度消失爆炸问题。在时间维度上采用门控线性单元(GLU)实现一维卷积操作,提取时间相关特征,并将GCN和GLU组合成时空卷积模块提取时空相关特征,使用均方误差损失函数解决样本数据零膨胀问题。实验结果表明,与GLU、SDCAE和ConvLSTM模型相比,该模型的RMSE指标分别降低了28%、4.87%、4.19%,能有效捕获时空相关性,综合性能得到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00.
田野  赖于树  崔俊  孙岩 《声学技术》2016,35(6):493-499
Q235钢板在工程中应用广泛,为了研究焊接对于Q235钢板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焊接试样和完整试样的受剪实验,利用数字声发射系统对实验过程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实时采集。根据声发射计数率划分不同阶段,采用魏格纳-维尔分布,平滑伪魏格纳-维尔分布,对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受剪实验中,焊接试样与完整试样的声发射特性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受剪过程的各阶段中声发射信号能量集中的频带不同,弹性变形阶段信号时频带主要集中在80~100 k Hz附近;钢板塑性变形阶段时频带集中在100~140 k Hz范围内;焊缝塑性变形阶段,时频能量主要集中的频带范围在300~350 k Hz之间,部分能量较弱的信号分布在100 k Hz附近频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