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92篇
  免费   1821篇
  国内免费   886篇
电工技术   1208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1375篇
化学工业   3542篇
金属工艺   1180篇
机械仪表   1375篇
建筑科学   1946篇
矿业工程   752篇
能源动力   588篇
轻工业   1215篇
水利工程   346篇
石油天然气   1494篇
武器工业   121篇
无线电   224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583篇
冶金工业   1044篇
原子能技术   233篇
自动化技术   2848篇
  2024年   76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546篇
  2021年   883篇
  2020年   740篇
  2019年   617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752篇
  2016年   625篇
  2015年   831篇
  2014年   1127篇
  2013年   1221篇
  2012年   1419篇
  2011年   1447篇
  2010年   1307篇
  2009年   1162篇
  2008年   1155篇
  2007年   1113篇
  2006年   1176篇
  2005年   1109篇
  2004年   656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449篇
  1999年   586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392篇
  1996年   358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39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28篇
  1991年   114篇
  1990年   87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91.
为了能够在硬件上实现高质量、高效果的视频图像超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自相似性超分辨率算法的实现。首先介绍了基于自相似性的超分辨率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流程,接着提出了视频超分辨率引擎硬件设计的系统结构,并详细叙述了超分辨率引擎系统的各个模块的设计及实现,分析了系统的速度、带宽及资源。最终,在Xilinx K7 FPGA上实现了该视频超分辨率引擎。结果表明,本设计可以实时处理1080p@25Hz视频放大为4K@25Hz视频并在图像质量上取得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分析了十堰市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重点设备的备份原理,并根据自身特点和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完善了周边设备的备份措施.从而使得播出系统内硬件安全得到了更高的技术保障,也进一步确保了播出素材的安全,对电视台播控机房长期稳定运行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对互联网视频资源调度的分析与引导,可有效纠正视频资源调度错误、提高用户访问感知、优化网络架构和提升网络运营效率;通过对主流互联网视频网站调度方式的梳理归纳,得出了现阶段互联网视频领域中的DNS解析、HTTP 302跳转等常用调度方式及其主要特征;通过对上述常用视频调度方式的分析,结合抓包等数据分析工具,建立起调度服务器的自动识别模型,并基于该自动识别模型定制开发构建成调度发现装置;将该调度发现装置部署现网中,对主要视频网站进行测试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发现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4.
研究了干燥空气、N2和He等3种常用敏感工作气体对射流陀螺灵敏度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输入角速度ωi=20(°)/s时敏感元件内的流场。计算结果和实验表明,改变敏感元件内敏感工作气体的种类,流场分布也随之变化。ωi=20(°)/s时,两热电阻丝r1、r2处的气流速度差ΔvN2>ΔvAIR>ΔvHe。灵敏度系数KN2>KAIR>KHe,其中KN2=1.05 KAIR,KHe=0.21%KAIR。N2对应的灵敏度最高,热电阻丝抗氧化,稳定性较好,但成本高;干燥空气的灵敏度次之,热电阻丝易氧化,稳定性差;He对应的灵敏度最小,热电阻丝不易氧化,稳定性最好。该文解释了敏感工作气体对射流陀螺灵敏度的影响机理,为提高射流陀螺的实用性,满足不同工程需要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不同行程下水蒸汽太赫兹传输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太赫兹波具有独特的性质和应用,却存在大气衰减等物理上的限制.由于太赫兹波在大气传输中主要衰减来自水蒸汽,文中采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通过构建不同行程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系统(0.5m、1m、2m、3 m),在0.1~2.0 THz 频率范围内,分别对不同湿度的空气进行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获得了25 个水吸收峰和10 个太赫兹窗口.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行程或湿度的增加,吸收谱带被展宽、太赫兹窗口被压缩,为超宽谱太赫兹波的潜在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6.
脆性指示因子是评价泥页岩储层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在勘探阶段,高脆性泥页岩发育区常发育裂缝,易形成产能,有助于开发区域优选;在开发阶段,脆性指示因子有效预测能为水平井部署、井身设计以及压裂改造提供重要的依据。目前国内利用地震方法预测脆性指示因子空间展布的研究并不广泛。文中利用地震叠前反演得到弹性模量与泊松比2个关键参数,进而预测脆性指示因子。预测结果与已知井的情况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997.
四川盆地震旦纪末期—寒武纪早期台盆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钻测井、地震和露头资料,从沉积、构造和岩溶作用的角度分析了四川盆地震旦纪末期—寒武纪早期台盆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利用灯影组三段+灯影组四段的残余厚度、麦地坪组+筇竹寺组的厚度及麦地坪组的岩相分区特点综合确定了台盆的展布,并揭示其对灯影组天然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台盆区表现为灯影组三段+灯影组四段残厚小、上覆充填的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厚度大、麦地坪组以深水相的含磷碳硅泥岩为主,平面上主要分布于青川—资阳—宜宾一带,其形成和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1灯影组一段、灯影组二段沉积期,四川盆地为一镶边碳酸盐台地,台地边缘和台地内部丘滩体发育,灯影组二段、灯影组三段之间的桐湾运动一幕作用形成了川西海盆的雏形,台盆与其两侧地貌存在差异;2灯影组三段沉积期,上扬子内克拉通由于拉张裂陷,形成了以磨溪、长宁、镇雄等为沉积中心的沉降带,控制着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灯影组四段沉积期,四川盆地演化为一内部发育台盆的镶边碳酸盐台地,灯影组末期的桐湾运动二幕作用使得四川盆地整体抬升遭受暴露,高部位风化剥蚀、低部位流体下切侵蚀,并使台盆区的范围达到最大;3寒武纪早期的麦地坪组为灯影组岩溶地貌基础上的第一套充填沉积,且平面上发育3个岩相区,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之间的桐湾运动三幕作用对麦地坪组沉积后的地貌进行了局部改造;4筇竹寺组与沧浪铺组的持续充填,使四川盆地演化为一较平缓的碎屑岩缓坡。台盆的形成与演化不仅促进了其周缘灯影组四段台缘带优质储层的形成,而且控制着寒武系麦地坪组与筇竹寺组2套优质烃源岩的分布,环台盆灯影组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源-储配置关系,是最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998.
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储气库库容参数的预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经过10余周期注采后工作气量仅为建库方案设计工作气量的一半,运行效率偏低。为此,利用气藏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建立了地下储气库注采运行剖面模型,根据气藏开发、气藏建库及稳定注采运行过程中纵向上流体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将地下储气库剖面分成4个区带(建库前纯气带、气驱水纯气带、气水过渡带及水淹带);按区带确定了影响建库有效孔隙体积的主控因素(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水侵和应力敏感)及其量化评价方法,进一步考虑束缚水和岩石形变的影响,并引入注气驱动相,根据注采物质平衡原理建立了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库容参数预测数学模型。该模型涵盖了地质、动态及建库机理,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综合评价了影响建库空间的主控因素,大大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使建库技术指标设计更趋合理,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气藏型地下储气库群的建设当中。  相似文献   
999.
针对用户星数据中继接入请求超额定购问题,分析了用户星业务种类,研究了中继卫星接入控制所受多类约束的特点,建立了约束满足模型;以接入业务总优先级权值最高为原则,根据业务的类型、时间有效性和业务优先级设置链路接入灵活度和业务冲突集,以业务的接入顺序和选择接入的中继星链路为优化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业务类型和自适应小窗口蚁群算法双层优化的中继卫星混合链路接入控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所建模型可实现多类型业务与多种类天线的接入控制,提出的双层优化算法较单层寻优效果更佳,且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强的全局优化能力,因而所提算法可有效解决多约束条件下多业务类型、多种类天线和多中继星的接入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项目背景,以高等院校为对象,进行能耗分类(水,电,气)及功能需求分析,并设计具体方案,建设能源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