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041篇
  免费   76937篇
  国内免费   49156篇
电工技术   33592篇
技术理论   7篇
综合类   27470篇
化学工业   41200篇
金属工艺   29969篇
机械仪表   13069篇
建筑科学   20686篇
矿业工程   15749篇
能源动力   11368篇
轻工业   27127篇
水利工程   9092篇
石油天然气   18528篇
武器工业   4380篇
无线电   4120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2168篇
冶金工业   11331篇
原子能技术   2444篇
自动化技术   62751篇
  2024年   2104篇
  2023年   5954篇
  2022年   7395篇
  2021年   9570篇
  2020年   11722篇
  2019年   20475篇
  2018年   22145篇
  2017年   23841篇
  2016年   23156篇
  2015年   23301篇
  2014年   22948篇
  2013年   23110篇
  2012年   22912篇
  2011年   19903篇
  2010年   17760篇
  2009年   14480篇
  2008年   12434篇
  2007年   11507篇
  2006年   10824篇
  2005年   9755篇
  2004年   10901篇
  2003年   9150篇
  2002年   8612篇
  2001年   7705篇
  2000年   7458篇
  1999年   7443篇
  1998年   6501篇
  1997年   5720篇
  1996年   5383篇
  1995年   5152篇
  1994年   4226篇
  1993年   3592篇
  1992年   3337篇
  1991年   2481篇
  1990年   1921篇
  1989年   1764篇
  1988年   1368篇
  1987年   533篇
  1986年   402篇
  1985年   276篇
  1984年   184篇
  1983年   128篇
  1982年   194篇
  1981年   176篇
  1980年   125篇
  1976年   230篇
  1975年   205篇
  1972年   237篇
  1971年   127篇
  1960年   20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Single-crystalline 3C-SiC nanowir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n large scale through a one-step autoclave route by the reaction of SiCl4, (C5H5)2Fe and metallic Na at 500 °C. Electron microscopy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nanowires have typical diameters of 15-50 nm, lengths up to several tens of micrometers and grow along the [111] direction. The possible growth mechanism of the nanowire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52.
陶瓷材料由于其多种优良特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关陶瓷材料的冲击力学性能研究是最近几十年才开始的。本文从陶瓷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冲击下的高压行为、冲击损伤、层裂现象和失效波响应,以及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对陶瓷材料冲击性能研究的现状,并对进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953.
许家新 《油气井测试》2003,12(4):20-22,35
经对冷43块深层块状普通稠油水驱注水5个试验井组开展的稳定同位素示踪测试,利用中子活化技术分析样品,采用先进的示踪剂定量分析与流动模拟相互结合的方法,以示踪数值模拟为手段,评价了油井连通、油层平面及纵向上的非均质性、隔层的封隔性等因素对水驱控制程度及动用状况的影响,通过优化注水推进方向及速度,强化动态调整措施,提高了稳产基础。  相似文献   
954.
We present several protocols to achieve mutual communication anonymity between an information requester and a provider in a P2P information-sharing environment, such that neither the requester nor the provider can identify each other, and no other peers can identify the two communicating parties with certainty. Most existing solutions achieve mutual anonymity in pure P2P systems without any trusted central controls. Compared with two such representative ones, our protocols improve efficiency in two different ways. First, utilizing trusted third parties and aiming at both reliability and low-cost, we propose a group of mutual anonymity protocols. We show that with some limited central support, our protocols can accomplish the goals of anonymity,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Second, we propose a mutual anonymity protocol which relies solely on self-organizations among peers without any trusted central controls. In this protocol, the returning path can be shorter than the requesting path. This protocol does not need to broadcast the requested file back to the requester so that the bandwidth is saved and efficiency is improved. In addition, this protocol does not need special nodes to keep indices of sharing files, thus eliminating the index maintenance overhead and the potential for inconsistency between index records and peer file contents. We have evaluated our techniques in a browser-sharing environment. We show that the average increase in response time caused by our protocols is negligible, and these protocols show advantages over existing protocols in a P2P system.  相似文献   
955.
苏平l井完井方式运用了技术套管一次上返、悬挂尾管和筛管技术。该井技术套管段井眼大、裸眼段长,加上大斜度、小间隙的尾管段.对水泥浆体系的性能要求较高。总结分析了长庆天然气水平井苏平l井的固井技术问题,介绍了苏平l井的井身结构与地层性质。通过研究.确定采用低失水GSJ水泥浆体系。该体系成功地应用在三次工程建井过程中,解决了长裸眼、大灰量、大斜度、尾管小间隙等固井技术问题。固井质量达到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956.
利用测井资料预测塔河油田地层破裂压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徐文梅 《石油物探》2003,42(1):117-121
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 ,介绍了地层破裂压力预测和地层裂缝高度预测的基本原理 ,选择了塔河油田 4口井的资料进行了破裂压力和裂缝高度预测的成果处理。为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施工参数  相似文献   
957.
深井固井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讨论了深井固井的几个问题,包括长封固段顶部水泥抗压强度的最新ISO标准方法、注水泥温度、窄环空固井带来的问题、深井钻井液、固井液的流变性及流变性试验方法、水泥环的收缩及工程设计问题、深井钻井液与完井液对水泥环及套管的腐蚀研究、深井堵漏问题、特高温固井的低密度水泥浆体系。  相似文献   
958.
利用电机学理论分析了影响电机起动转矩、起动电流、最大转矩和最小转矩的因素。  相似文献   
959.
高含水期注采井网的重组调整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河南双河油田厚油层发育,特高含水开发期剩余可动油滞留在层内夹层发育的部位和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多口油井或注水井之间的滞留区、压力平衡区。提出以注采井组为调整单元、以剩余油相对富集的流动单元或单层为调整对象,按井组重新组合注采关系,钻少量新井,通过对老井的封、补、调及低效井的综合治理,将强化注采关系与改变液流方向结合,达到增加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驱替压力梯度而动用利余油的目的。双河油田北块Ⅳ1-3层系实施井网重组调整后,注采井数比由0.63增至0.82,整个单元水驱采收率由46.28%提高到49.5%。图2表1参25  相似文献   
960.
测试了减四线馏分油低温热容 ,并进行了热重 /微分热重 (TG/DTG)和差示扫描量热 (DSC)分析。在 80~ 373K温区 ,用高精度全自动绝热量热仪测定了热容值 ,用最小二乘法对实验测量值进行拟合 ,建立了热容随温度变化的多项式方程。从减四线馏分油的热容曲线 ,发现该样品从固相变为液相 ,存在着两个熔化峰 ,分别为 2 94 .17K和 331.5 7K ,后者为熔化主峰。以此为熔点 ,计算出熔化焓、熔化熵分别为 88.19J/g和0 .2 6 6 0J/ (K·g)。从TG/DTG分析曲线发现该油样在 5 73K开始失重 ,到 6 6 3K失重速度达到最大 ,可能是由于样品蒸发引起。从DSC分析曲线 ,发现样品除 333K附近出现熔化吸热峰外 ,在 5 73K到 873K范围还出现一系列吸热峰 ,可能与样品的蒸发和热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