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篇
化学工业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孙健  辛成举 《中国核电》2016,(2):182-185
通过总结辽宁徐大堡核电厂一期工程在核岛主设备采购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建立扁平化沟通渠道、抓大放小、集中力量办大事方式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保证设备按期交货的目标,同时为本项目二期工程的核岛主设备采购管理提供一些经验反馈,也为后续AP1000项目提供一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介在建核电厂营运单位两种管理项目的模式,即营运单位自行项目管理模式和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下营运单位的主要责任。介绍营运单位建立管理体系的主要环节,包括最高管理者制订单位管理总方针和总目标,识别、确定实现单位总目标所需的过程,建立组织机构、清楚地规定各岗位的责任和权限以及联络渠道,编制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要求应用分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9)
本文阐述了三代核电厂反应性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棒组和停堆棒组;反应堆功率控制策略,包括自动调节反应堆功率和自动控制功率分布;基于当前棒位和功率计算而来的控制棒插入限值;为克服灰棒非均匀消耗和燃耗屏蔽而引入了控制棒交换逻辑四个方面。对控制棒控制策略进行深入剖析,突出了三代核电厂控制棒控制的特点及优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0)
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AP1000核电站发电机采用的冷却方式,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具体的冷却部位和内部通风流道的布置。此外,也介绍了AP1000核电站如何控制发电机冷却介质的参数以及氢气泄漏控制。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10)
随着核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核电机组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例不断增加,后续新建的核电机组必将会参与电网调峰,本文详细解析了AP1000核电机组负荷调节方式和特点,同时根据所选分析核电机组所在地区的地址条件,结合当地抽水蓄能电站的设计规划情况提出了核电机组直接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的运行模式。结合抽水蓄能的运行特性,比较分析了核电与抽水蓄能机组联合的调峰运行模式。AP1000核电机组具有良好的调峰能力,在投运负荷跟踪模式时可按照"12-3-6-3"的出力方式参与电网日负荷调峰,但其调峰的深度和速度受到安全性及经济性的限制。将抽水蓄能机组与核电机组联合运行,可满足电网调峰的要求,并保证核电机组带基本负荷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1)
本文介绍了三门核电厂主给水泵可能发生气蚀的工况,以及泵气蚀的危害;总结了该厂在甩负荷工况下主给水泵的防气蚀方法 ,并对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可对其它电厂主给水泵NPSH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核电厂常规岛内7号高压加热器的布置方案,结合国内外在建和已运行机组的设计经验,论述常规岛内7号高压加热器的布置方式,分析7号高压加热器放置在除氧间运行层和中间层的优缺点。通过综合考虑,认为将7号高压加热器布置在中间层的方案优于布置在运行层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刘跃 《硅谷》2014,(17):150-150
随着国家对于大型1000MW级机组项目建设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相关部门提出了发变组保护的配置原则,从而维系整个系统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基于此,在分析了1000MW级机组的发变组的接线方式及其运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1000MW级机组的发变组的保护配置原则,并且,针对1000MW级机组的发变组主要环节进行大致的配置说明。本文就1000MW级机组的发变组及其保护配置的相关内容进行探究,以期为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VVER机组及第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机组对消氢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比较,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可作为国内新建核电厂的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