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5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1.
《Planning》2021,(1)
大电网经济效益计算中关键是对输电价的计算,输电价计算的核心是输电分摊,也就是把电网的成本按照合理的输电分摊方法分摊至各受电节点,从而形成该节点的输电价,以进一步计算输电经济效益。比例潮流追踪是在根据网络功率流动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节点功率比例分摊的原理计算输电分摊。通过比例潮流追踪解决如何计算到网电价,对交流输电网来说,也就是计算各受电端节点的到网节点电价。该方法能非常具体地计算每个输电受电节点对特高压输电网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输电分摊计算的精确性、科学性以及电网经济效益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传统半桥型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HB-MMC)的直流故障清除问题,在传统HB-MMC的每个桥臂上分别增加了一个全桥结构的故障清除专用自阻模块,并通过合理的控制方法实现其稳态运行时电容电压波动情况的优化及直流故障时交流侧三相短路点的主动制造,从而实现改进型MMC稳态时的高效运行与基于无断流能力隔离开关对直流故障的清除.相比于传统的混合型MMC,改进型MMC不仅保留了直流故障快速清除的能力,同时在构建成本与运行损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结构与控制策略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准确的风速预测对风电扩大并网规模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针对风速的波动性和随机性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EMD、GPR和ISTA的短期风速预测模型。通过EMD对原始风速序列进行分解,利用GPR对分解后的序列子集进行一级预测,同时利用ISTA改进GPR的超参数优化选择过程;并将由此生成的误差序列带入到ISTA优化的GPR中进行二级预测,通过所得误差预测值对原始预测值进行校正并得到最终预测结果。案例分析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短期风速预测中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聚光等形式提高光能密度,减少光伏材料的使用量,有助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文章提出一种新型聚光器设计方案,其在分析太阳张角对光路影响基础上,对聚光器模型进行改进,并得到接收器上反射光线分布规律。根据节省材料比和聚光硅电池效率选取聚光器参数,建立聚光器三维模型,在TracePro软件中进行仿真,得到接收器表面的辐照度分布和总光通量,与传统光伏聚光器聚光效果对比,验证聚光器模型的有效性,为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实物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大电网经济效益计算中关键是对输电价的计算,输电价计算的核心是输电分摊,也就是把电网的成本按照合理的输电分摊方法分摊至各受电节点,从而形成该节点的输电价,以进一步计算输电经济效益.比例潮流追踪是在根据网络功率流动分布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节点功率比例分摊的原理计算输电分摊.通过比例潮流追踪解决如何计算到网电价,对交流输电网来...  相似文献   
6.
7.
在机电暂态仿真计算中,常用的稀疏三角分解存在分解效率不高、并行度低等问题。基于隐式梯形积分法,首先根据雅克比矩阵的特点,将雅可比矩阵分裂,然后利用扩展的Sherrman-Morrison求逆公式递推求解,从而避免了稀疏三角分解,得到了一类新的机电暂态仿真算法。利用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对大规模合成系统进行仿真测试。结果分析表明,所提出的并行算法可以获得较好的加速比和良好的扩展性。  相似文献   
8.
以白土窑线路工程为依托,根据白土窑线路工程特点,研究机械化施工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成效.白土窑线 路工程通过机械化施工的全面应用大幅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机械化施工率,实现了精益求精抓安 全的目的,保障了工程实体质量.着重以旋挖钻机为例,介绍了其施工优点,并与人工挖孔进行对比,对成本效益进 行了对比测算,总结了高效适用条件和不利条件,并提出机械、设备、安全工器具反违章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杜绝 现场违章情况的发生.通过精益化管控的理念,提升了工程绿色建造水平,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保护了水土和环境, 实现了工程、企业、社会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9.
乔平  郁舒雁  林宇龙 《电工技术》2023,(23):126-129
对现阶段电力架线展放初级导引绳的方法和工具进行介绍,提出利用多旋翼无人机作为展放导引绳的设备。结合电力架线的实际场景与作业方式,提出系统集成与设计指标。从负载及动力系统、参数辨识等方面进行建模计算,利用悬链线方程计算导引绳负载,进行螺旋桨拉力与电池容量计算。借助动力系统参数辨识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系统设计满足设计指标需求。最后建立了相应的系统设计流程、自动化参数辨识和计算软件,方便了系统设计,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