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147篇
综合类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9篇
能源动力   1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并网型海岛微电网与主网通过联络线互联,如何合理利用储能系统和联络线是海岛微电网与主网优化互动的关键。本文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联络线资产利用率和储能寿命特性的海岛微电网优化运行策略,采用随机机会约束描述自然资源和负荷的不确定性,使用蓄电池吞吐量寿命模型描述充放电和荷电状态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在避免储能频繁充放电的情况下,提高联络线的输送电能,降低传输功率波动性,从而提高其资产利用率。为综合考虑储能寿命和联络线资产利用率指标,本文采用目标隶属度函数,利用最大化满意度指标法将多目标问题转化成单目标进行优化求解。最后基于南麂岛微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电力传感器作为能源互联网感知层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供电稳定性是广大从业者的关注重点。通过环境能量收集技术为传感器供电,可使传感器具有自供电特性以及长期免维护的优势,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传感领域的应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综述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温差、振动、风致振动等新型能量收集技术的特点。结合电力行业传感器应用需求,提出了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在电力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总结为取能方式多样化、取能器件小型化和取能传感一体化等发展方向,并对应用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取能技术应用面临的技术挑战、可靠性挑战和应用适配挑战。  相似文献   
3.
储能电站在转移电力需求、平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波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储能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是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双层鲁棒优化配置模型,为解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参数带来的负面影响,模型下层搭建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储能电站日前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上层引入IGDT将经济性和鲁棒性相结合,在一定的预期目标下最大化系统能够承受的波动性,使用Benders分解法求解模型,并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验证方案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兼顾经济性与鲁棒性,为储能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二次设备必须在较为适宜的环境温湿度下运行,为了提高温湿度测量速度和准确性,基于Raspberry Pi嵌入式系统和Java语言,开发了一套对二次屏柜温湿度进行测量的系统.该系统具有GUI可视化界面,通过鼠标即可控制温湿度测量的启动和停止,在连续测量时,测量结果通过控件变化动态显示.该系统集合温湿度一起测量,可布置在重点屏柜内,有利于运维人员及时掌握二次屏柜温湿度变化,在温湿度超限时能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变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并使报警系统能够迅速对变电设备的异常运行状态作出报警反应,开展了基于决策树的变电设备带电感应报警方法的研究。首先,采集与预处理变电设备带电感应数据;然后,提取与变电设备运行状态和故障模式相关的特征向量,构建决策树模型实时监测变电设备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状态;最后,设定报警阈值,实现对变电设备故障的实时报警。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应用所提方法后,报警反应速度加快,平均报警时间均在2 s内。  相似文献   
6.
传统热偶继电器通过电流的热效应,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断开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过载保护,但存在灵敏度低、可靠性差的问题,常出现没有可靠切断故障的情况,导致隔离开关损坏或重大停电事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隔离开关电机电流智能化监测装置,通过对隔离开关整个分合闸过程进行电机电流采样并与标准曲线比对,评估驱动连杆及其他传动部件的完好性及触指的夹紧力,以保证隔离开关安全、可靠地分合闸,也可在发生误操作时快速切断电机电源,从而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配电网数据清洗过程中异常数据判断阈值需要人为设定、缺失数据填补效率不佳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机器学习的配电网异常缺失数据一体化动态清洗方法。首先,基于局部异常因子检测算法和高斯混合模型,提出一种异常数据动态检测改进算法,实现配电网异常数据阈值的准确自动选择。其次,基于随机森林算法与最小二乘回归法,提出一种配电网缺失数据动态填补算法。根据缺失数据时间长度自适应优化填补算法,在保证数据填补精度的同时降低计算时间。在此基础上,通过异常数据检测和缺失数据填补共同构建一体化动态清洗架构。采用湖南某地区配电网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异常辨识阈值准确自动选择,有效检测配电网异常数据,并且实现缺失数据填补精度与速度的平衡,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软件》2016,(12):51-53
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变电站要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各种数据和视频必须实时准确的传送到监控中心,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能及时高效的处理。因此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为电网的智能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文设计了一种多传感信息融合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主要是用来实时的监控变电站周围的环境信息和电力设施,进一步推进电网的智能化,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系统中采用图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变电站周围及电力设施进行无人值守的24小时监控,能实时的显示变电站区域的情形,温度和湿度信息,气体的释放信息和烟雾信息,该系统可以大大的提高变电站的管理效率,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10.
对用于电力检修的智能安全帽进行设计、研究,以物联网和智能硬件为手段,使安全帽成为电力设备的感知端和通信端,形成技术、安全双维度的全程动态管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