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6篇
电工技术   20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惠杰  乔凯  赵杨  刘妮娜 《电源学报》2023,21(3):170-182
半导体开关是影响电压源整流器VSR(voltage source rectifier)系统整体故障率的重要因素。为此,提出一种基于电流畸变特性的三相开路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由诊断模块、寄存器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诊断模块使用滞环比较器来判断电流的变化趋势,从而诊断开路OC(open-circuit)故障;寄存器模块用于实现多开关OC故障诊断;决策模块用于输出最终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正确实现包括6种单开关故障和15种不同的双开关故障在内的故障诊断,故障诊断准确性好。此外,所提方法在负载突变、不同功率因数、电网电压不平衡和畸变以及不同的交流滤波器结构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和较强的鲁棒性,平均诊断时间仅为3.68 ms。  相似文献   
2.
通过成分分析、微观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运行状况分析,对某亚临界锅炉高温再热器鼓包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过热是导致管子鼓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4.
EH油系统是汽轮机控制系统的执行介质,为汽轮机各进汽阀门的开启提供动力.由于压力高,一旦发生泄漏油箱油位快速下降,导致油泵不出力,油压低保护动作,汽轮机跳闸,造成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同时由于EH油系统靠近热体,漏油一旦进入保温层极易引发火灾,使企业遭受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损失.针对某电厂近期火电机组发生的多起EH油管道泄漏典型案例,简要介绍了失效分析过程及要点,并提出了治理和防范措施,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耐张线夹的可靠性是架空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X射线在线检测是确定耐张线夹压接质量的重要无损检测手段。通过大量耐张线夹在线检测,发现多种压接缺陷,避免因压接质量问题而引发输电线路事故。同时对缺陷分类、汇总,并分析不同缺陷产生的原因,对进一步改进压接工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可靠检测高压电缆铅封状态,解决人工铅封检查效率低下电缆附件故障高的问题,提出高压电缆附件铅封缺陷涡流检测方法。通过分析高压电缆附件铅封常见结构、缺陷,根据涡流检测原理与特点,提出铅封涡流检测的影响因素及适用理论。获取铅封试样制作铅封模拟缺陷,调试铅封涡流检测专用探头、仪器参数,采集、评价有缺陷和无缺陷位置涡流图谱并实施应用试验,验证了依靠常用涡流检测设备检测高压电缆附件铅封表面开裂缺陷的可行性。证明了不拆除外部绝缘条件下的高压电缆附件铅封涡流检测可靠性,铅封试样的涡流检测具有不受检测位置影响、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的优势。试验研究结果为完善高压电缆附件铅封涡流检测工艺,开展高压电缆铅封接头故障检测提供了有效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显微硬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对长时超温服役的火力发电厂锅炉再热器用T91钢管进行了微观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长时超温服役条件下,T91钢由于亚晶粗化而导致原马氏体板条演变为块状铁素体,此外组织中还发现了蠕变空洞的存在。T91钢中M23C6析出相尺寸明显增加,呈现颗粒状形貌。超温的T91钢管向火侧显微硬度明显降低,硬度值从管壁内侧向管壁外侧逐渐减小。背火侧硬度分布较为均匀,未见明显降低。长时超温服役的T91钢由于显微组织的劣化而使得其抗拉强度明显降低。T91钢在运行过程中需严格监控服役温度,防止发生部件材料超温。  相似文献   
8.
9.
针对现有的金相侵蚀剂对经过长期高温高压运行后的电站锅炉用18-8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的侵蚀效果不佳,研究一种专用的金相侵蚀剂及侵蚀方法,能够将经过长期高温高压运行后的18-8型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受热面管的晶界、在奥氏体晶粒内部和晶界上出现的化物M23C6和金属间化合物σ相等奥氏体晶粒析出相、严重过热老化后晶界上出现的蠕变孔洞等形貌特征显示清楚,侵蚀速度容易控制,具备一定化学抛光作用,配制方便,配方简单,使用安全的金相侵蚀剂。  相似文献   
10.
盆式绝缘子是GIS重要的绝缘部件,一旦发生绝缘故障将影响GIS的安全运行。现有DR成像技术由于在检测时存在图像重叠的缺陷,常会导致漏检。通过试验,对工业CT/DR检测系统进行参数设置与检测流程优化,将工业CT/DR检测系统应用于GIS盆式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试验结果证明所提工业CT/DR监测系统优化方法在GIS盆式绝缘子内部检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盆式绝缘子内部缺陷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