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3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71.
导电硅橡胶是在硅橡胶中填充导电颗粒通过高温硫化而形成的导电材料。他们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良好的密封性和耐高低温性能。可广泛适用于抗电磁干扰密封及压力、环境密封等用途。研制电磁屏蔽高导电硅橡胶,我们采用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为基胶,研究了不同导电填料(玻璃镀银粉、铝镀银粉、纯银粉)对导电橡胶体电阻率、力学性能的影响。体电阻率达到10-3Ωcm级。试验表明,当硅胶与导电填料体积用量比在1:1.5时候,纯银粉的导电橡胶导电性最好。  相似文献   
72.
设计了一种超材料的小型化双频谐振滤波器,其单元结构尺寸为15 mm×15 mm(0.25λ_g×0.25λ_g,λ_g是低频段的导波波长)。通过加载可调谐器件,超材料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2.4 GHz和4.0 GHz,带宽约为7.5%(2.34~2.52 GHz)和8.0%(3.84~4.16 GHz)、频带宽、通带内选频特性良好。  相似文献   
73.
用富含La,Se的混合稀土代替部分PrNd合金作为原料,按(NdPr)18.2(MM)13.6Fe66.22B1.08Cu0.2Al0.7(质量分数)进行配料,以甩带熔炼方式形成薄带状合金,合金经氢破碎后,用气流磨制成粉末,最后经压制、烧结得到一种廉价稀土永磁体.用磁性测量仪测量了样品的磁性能;用定氧仪考察了防氧化剂对粉体氧含量的影响,用SEM观察了烧结样品的组织形貌.该永磁体的剩余磁感应强度为1.16~1.2 T,内禀矫顽力为960~1 000 kA/m,磁能积为248~264 kJ/m3.该磁体性能与N33,N35钕铁硼磁体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74.
为了开展舰船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及防护,以某型舰船为对象,提出了适用于电大尺寸复杂平台电磁环境仿真的高低频(时域有限积分法和高频弹跳射线法)混合求解计算方法.通过CST仿真软件,对短波天线和搜索雷达天线采用时域有限积分法仿真计算得到精确的天线电磁特性;对电大尺寸舰船采用高频弹跳射线法仿真计算甲板上和舱室内电磁环境.与实船测试对比,仿真预测精度误差小于6dB,满足某型舰船电磁环境仿真应用需求,同时也为舰船电磁防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5.
76.
采用Co-γ-Fe2O3磁粉为原材料制作出了直径为(41mm的磁编码器磁鼓, 对磁层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磁极信号的写入及测试,同时对影响磁极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发现,在能够更好地提高磁层的致密度以及在适当减小磁层厚度的情况下, Co-γ-Fe2O3磁粉是一种制做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有效材料.  相似文献   
77.
碱性品红光敏感的新型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制备了一种以碱性品红为光敏剂的新型全息存储材料,且使用波长为532nm的半导体激光器成功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衍射效率近40%,灵敏度为8.38×10-4cm2/mJ,折射率调制度为4.5×10-4。在存储介质膜中存储了全息图像,再现图像较为清晰,对比度与保真度较为理想,说明该材料具有较好的全息存储性能,适合作为高密度全息存储介质。  相似文献   
78.
79.
80.
针对目前放射源的管理还存在不完善和疏漏的地方,组建一套基于物联网为核心技术,综合RFID技术、剂量、GPS、位移、视频的“五位一体”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监管体系,把放射源从中购到报废全生命周期都监管起来,将大大提高放射源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水平。杜绝放射源的管理失控,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