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重要的设备之一,它的性能决定着电力系统稳定安全运行。电力变压器绝缘劣化是引起电力变压器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加强电力变压器绝缘情况即时监测能进一步保障电力变压器安全运行。传统电力变压器绝缘性能监测因受环境影响、监测范围和精度限制等,而光纤技术的应用给电力变压器绝缘监测技术带来了突破。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光纤技术在电力变压器绝缘监测中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32.
在“调控一体化”运行模式下,调控中心遥控操作日趋增多,而现有的调控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不具备完善的遥控防误约束功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5000服务和消息总线的智能防误系统,以完善调控一体化系统应用,加强调控中心遥控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3.
探索了无人值守配电站预防误操作的新方法,解决传统防误操作采用普通挂锁而对操作过程中的漏项、错项、跳项等无法事前把关,只能事后分析、汲取事故教训的弊端.介绍了新型智能防误操作的技术方案,分析了配电站单人防误操作实例.  相似文献   
34.
近日,优特科技参与的重庆市首座智慧变电站110 kV柳银变电站完成智慧化升级,正式投运。该工程实现了变电设备从传统人工周期运检到智慧实时管控的“华丽变身”,对建设具备“数智”特征的新型电力系统具有示范意义。优特科技以“安全作业、提质增效”为目标,利用“大云物移智”等新技术,为柳银变电站精心打造了由一次设备管控、二次设备管控、辅助设备管控、接地线管理等组成的新一代综合智能防误系统,并联合区域集中五防系统,实现远程授权操作、远程授权解锁、远程工作许可、远程安全管控等智慧功能,从而保障操作全防误、业务全覆盖、过程全管控,大幅提升变电站作业安全管控水平和运维效率。  相似文献   
35.
曾厉  张志伟 《电工技术》2020,(7):101-103
针对水电站安全生产活动中人因事故多发,作业人员缺乏有效管控手段的问题,系统分析作业人员管控的需求,引入无线定位、三维建模、智能视频分析等关键技术,与水电站具体生产业务相融合,设计和开发了水电站作业人员管控系统。该系统以作业人员为管控对象,以作业全过程管控为目标,实现作业人员实时定位、作业风险智能预警、作业过程可视化监管。  相似文献   
36.
针对目前电厂防误装置无法满足防误闭锁要求及实际生产需求的现状,通过分析发电企业电气设备的应用和组成特点,并结合目前网络技术、微机防误闭锁技术的发展水平,提出了完善电厂防误装置的对策,为发电厂运行操作提供了全面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7.
针对接地线的集中管理及其挂接、拆除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网络化的智能地线管理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基于一卡通的接地线授权使用功能,较好地解决了变电站内接地线和公用接地线的集中管理及其挂接、拆除过程的实时跟踪问题.  相似文献   
38.
阐述了配变监测终端在配电网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基于WiFi的配变监测系统的原理和架构,并表述了配变终端的硬件设计指标、软件设计思路以及主站软件的历史数据管理和图形显示功能.  相似文献   
39.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智能电网成为我国电网技术改革的重要方向。作为智能电网的第一道保护防线,变电站继电保护作用不可小觑,为与智能电力大环境相和谐,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也需进一步升级为智能保护配置,全面实现电网智能化保护。本文通过整合以往继电保护配置原理,结合目前智能电网改进和发展过程中继电保护的经验教训,对未来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进行展望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一种智能配网综合操作系统。通过对系统原理和技术方案的重点介绍,讲述了系统在设计方面应注意的技术细节,同时对系统应用部署方面的相关方案进行了说明。目前系统已成功运行多套,现场使用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