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0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3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提出了一种面向工单采集特定场景下的多轮对话模型,实现了机器人自动收集工单的功能。首先,该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将用户输入句子转化成向量,利用信息网络来收集客户咨询的关键性信息,然后用双层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来记忆上下文信息及管理会话流程,最后采用分类器来预测机器人的回复。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seq2seq模型相比,需要的训练数据较少,工单完成率高,即使中间信息采集存在误差,最终也可以准确地完成工单的采集。  相似文献   
72.
分布式能源存在点多、接入距离远近不一、接入规约杂等问题,造成整个系统同步运行可靠性低,时钟的可信度差,进一步影响集中调控效率和质量。因此提出基于时间敏感网络的技术方案,研制采用时间敏感网络技术的以太网设备,令分布式能源调控任务中的所有采样数据处在同一个时间断面下,实现控制任务的时间/时序可测量、可预测,为建立高效、低成本的源-网-储-荷调控中心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成果可推广应用至全国源-网-储-荷调控中心,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3.
传统的绝缘子缺陷识别为人工识别,效率低下,成本较高。为此,提出一种绝缘子缺陷自动识别方法。首先,采用随机森林分类法进行图像分割,实现绝缘子的目标识别;然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实现绝缘子正常和缺陷状态的分类;最后,使用Faster R-CNN分类器实现自爆缺陷的定位。以无人机拍摄的大量绝缘子图片作为试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高效识别出绝缘子缺陷,识别率达到91.0%。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路绝缘子缺陷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从保障特高压交直流重要送端的宁夏电网安全稳定的实际需求出发,提出了直流送端电网二三道防线集成监视及分级预警功能的总体框架。阐述了实现该功能的策略结构化建模、控制措施冲突检测、当值策略可实施性评估和分级预警等关键技术。介绍了该功能在宁夏电网的工程实践应用情况。试运行结果表明,该功能能够根据二三道防线策略模型及控制措施冲突检测情况,对当值策略进行可实施性评估和在线校核,为调度运行人员提供分级预警信息,可及时发现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潜在风险,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5.
针对传统风力发电机运行荷载研究方法未明确荷载与电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导致最终的运行荷载测试结果精度不足,提出一种基于电阻应变效应的兆瓦级风力发电机运行荷载研究方法。在明确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整体结构的基础上,组建惠斯通电桥,测量叶片根部应变程度,获取相应弯矩,采集荷载数据;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叶片的运行形变,并计算电阻应变效应,得到荷载与电信号之间的线性关系,完成兆瓦级风力发电机整机运行荷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试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能够为复杂地形发电机的稳定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6.
提出了基于双馈风电机组的改进短时过载控制策略。首先阐述了DFIG的基本理论及运行特性,随后深入分析了目前常用的双馈风电机组短时过载控制方式的工作原理及其局限性,针对其存在转子动能过度释放的隐患及造成频率二次跌落的现象分析成因。基于此提出了改进短时过载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3机9节点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策略提高暂态频率响应性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7.
陆春艳 《电测与仪表》2020,57(11):135-140
随着智能电网快速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智能电能表规模日渐庞大,给海量数据实时分析及电能表运维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超高速并行计算及快速训练大规模神经网络特性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性能计算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GPU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文章着重研究如何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运用GPU实现电能表健康状态在线评估及预测,以提升统计性能,为电能表精益化运维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78.
研制了1台基于FPGA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采集装置,该装置采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结合可调谐F-P滤波器产生稳定波长扫描光,利用质心法对光纤布拉格光栅(FBG)反射波谱进行寻峰处理,装置最终可以实现16个通道同时采样,测量范围为1 525~1 565 nm。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可以满足电力行业的工程需求。  相似文献   
79.
针对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中出现的中高频振荡问题,现有解决方法是在电压前馈通道中增设滤波器以抑制高频振荡,但增加了中频振荡的风险。以渝鄂柔直工程南通道单元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通过调整控制链路延时以避免中、高频振荡的方法。首先,基于多谐波线性化原理建立了MMC换流站阻抗模型,详细分析控制链路延时、电网电压前馈策略对MMC换流站阻抗特性以及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探讨通过调整控制链路延时以避免中高频振荡的可行性,并给出了控制链路延时的选择方法;最后,通过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实现渝侧、鄂侧系统中高频振荡抑制,同时对系统动态特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0.
随着大型新能源场站的加速发展和建设,常规新能源场站功率控制系统单一的通信架构设计及控制策略已无法满足大型新能源场站的调频和调压等控制需求。为解决上述需求,基于一种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GOOSE)通信技术提出了“四层(集群控制系统层,场站主机层,场站从机层,场站单机层)三网(主机层网络,从机层网络,单机层网络)”的通信架构并说明了此架构的硬件构成及软件原理,并简要介绍了风光储协同控制软件逻辑。最后在某光伏场站进行了新型主从配置的主动支撑装置相关数据接入及功率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案中场站层的主从配置功能可实现频率和电压的快速和有效支撑控制,试验结果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