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25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风储联合发电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电与储能的有效匹配是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方案之一。文中建立了能量型储能在风储联合发电系统中容量优化配置模型,讨论了各敏感性因素对容量配置的影响,主要包括调控模式、风储上网电价、设备造价及缺电惩罚系数等。文中考虑了跟踪计划出力和削峰填谷等控制模式,利用技术经济评价指标,分析了当前和未来市场条件下采用不同调控模式的风储联合发电系统的可行性,指出了风储联合发电系统最佳容量配置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2.
智能调度系统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地区电网智能调度预警系统的实际应用需求研究相关的可视化技术。在分析智能调度系统及可视化技术相关概念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设计总体思路与原则。通过对智能调度可视化系统的主要功能及软硬件的构建分析,实现了基于SVG技术的可视化展示。通过二维、三维图形展示电力一次接线图信息、状态评价信息、试验信息及设备属性信息等,直观地显示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快速获取信息,提高运行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3.
94.
由于风能的间歇性和随机性,风电功率预测的精度依然较低。随着大规模风电的集中接入,不确定性风电功率并网运行会加重电力系统的调控负担,同时会对日前调度计划安排带来不利影响。储能系统具有对功率和能量的时间迁移能力,被认为是平抑风电功率波动性、提高风电功率确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电力系统安全角度分析了制约风电上网规模的原因,使用基于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预测风电功率,提出利用储能平抑风电功率预测误差区间的方法,对比考虑最大预测误差的传统调度方法,采用风电平均入网容量、风电发电量、电网空间利用率等评价指标评估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96.
针对高渗透率主动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提出一种以可调电抗器为基底,结合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的新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该装置借助磁链控制原理,向串联型有源滤波器变压器二次侧施加电压改变自身阻抗以对电能质量扰动进行调节,从而达到对电能质量的综合治理.该调节器可以借助自身的结构优势对谐波起隔离作用,结合...  相似文献   
97.
为了量化分析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柱应用于建筑构件与剪力墙时对围护结构中外墙角部的热桥现象的影响,利用二维温度场计算软件P-Temp进行了模拟分析,并且与多孔砖结合聚苯板的保温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保温砂浆层为60 mm时,普通混凝土柱与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结合使用时的热桥线传热系数为0.14 W/(m·K),流出热量为13.462 W; 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柱与玻化微珠再生混凝土剪力墙结合使用时的热桥线传热系数为-0.11 W/(m·K),流出热量为8.564 W,且流出热量均小于采用多孔砖外贴  相似文献   
98.
利用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eal-time digital simulator,RTDS),研究并建立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fiber optical current transformer,FOCT)的实时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FOCT检测系统中偏差与反馈2部分的合理简化,建立了等效的数字闭环控制系统模型;根据不同温度下,光纤Verdet常数和l/4波片相位延迟的变化规律,以及探测器接收光强关于l/4波片参数的数学模型,将可变的温度参数引入到了模型中。通过仿真试验,找到了能够补偿温度误差的l/4波片初始相位延迟角的范围,证明了所建FOCT实时动态仿真模型是合理的,能够有效模拟FOCT的稳态温度特性,且暂态特性良好,可用于对FOCT性能的深入研究及智能变电站相关设备的测试。  相似文献   
99.
随着越来越多的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储能设备对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后对配电网常用的两种保护系统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针对大量接入储能设备的、以断路器和隔离开关为保护系统的配电网的新的运行方式。当故障发生时,可以缩小故障影响范围和故障时间,从而提高配电网可靠性。文末采用混合法计算两种运行方式下IEEE-RBTS BUS 6系统不同位置负荷的可靠性参数,通过仿真运行数据可知,在储能设备接入配电网后,可以明显提升网络末端负荷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0.
针对当前电力系统现场作业监管的弊端,设计开发电力在线作业远程监控指挥系统。现场视频通过无线网络经由服务器回传至指挥中心,由于无线网络带宽的稳定性无法保证视频传输的实时性,视频图像传输存在延时长、丢帧严重等现象。为解决视频传输实时性和完整性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帧相似度的视频优化传输方法。该方法根据H.264压缩编码方式的特点,分类标记帧间相似度参数,以区分帧重要性;同时实时监测网络带宽变化,提出基于优先级的视频帧传输调度算法Prio-Drop算法,保证重要帧的实时传输。实验表明该优化传输方法显著提高了传输视频的解码质量,并达到实时性的要求,为提升电力监管力度、强化应急指挥能力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