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449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6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01.
利用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流场和电场耦合条件下复合绝缘子串的积污仿真数值模型,研究了污秽颗粒粒径、风速、风倾角对复合绝缘子表面积污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绝缘子串表面对污秽颗粒的吸附能力随场强的增加而提高,随风速的提高而降低;一定范围内污秽颗粒粒径增大会增加绝缘子对污秽颗粒的吸附量;风倾角向上时增加了下表面对污秽粒子的吸附,风倾角向下时增加了上表面对污秽粒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502.
本文阐述了用于生产铝合金电缆的1600mm2不分割复合绞式铝合金电缆导体的研制过程。首先制定了试制方案,结合导体工艺技术难度及南瑞银龙电缆的现有设备特点,选择了内层400mm2圆形单线紧压+外层1200mm2型线紧压的结构方式,设计了导体结构,并制定了导体试制工艺,最终试验测试结果表明研制的1600mm2的导体完全满足设计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503.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GIS)内部气压是影响局部放电检测灵敏度的重要因素。在局部放电实验平台中构建尖端、悬浮、气隙与沿面缺陷模型,基于特高频法、高频电流法与超声法开展气压0.2~0.5 MPa下局部放电信号特征的检测实验,并对比了高频电流法和超声法局部放电检测的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气压是影响尖端、悬浮与沿面缺陷放电的关键参数,3种缺陷放电起始电压与气压成正比,同一电压下的放电幅值和脉冲次数与气压成反比;气隙缺陷放电源于绝缘层内部气泡,因此设备气压对气隙缺陷放电影响不大。高频电流法可实现不同气压下的悬浮缺陷有效检测,但未测得气隙和尖端缺陷局部放电信号;SF6压力降低,高频电流对沿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有所提升,但仍低于特高频法。超声法可实现不同气压下的悬浮和尖端缺陷有效检测,但未测得气隙和沿面缺陷局部放电信号;SF6压力降低,超声法对尖端缺陷的检测灵敏度提高(当气压为0.2 MPa时,超声法对尖端缺陷的检测灵敏度与特高频法相当)。  相似文献   
504.
量子密钥分配协议具有可证明的绝对安全性,但是由于量子信道噪声的作用,量子比特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错误,从而降低量子密钥分配的效率。对此,根据量子纠错理论,利用Hamming码构造一种[7,1]CSS纠错码,并结合BB84协议,提出一种改进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对比改进协议与BB84协议在含噪声量子信道中的传输错误率,结果表明改进的量子密钥分配协议相比于BB84协议提高了对信道噪声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505.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交流励磁可变速机组的黑启动,提出了一种黑启动交流励磁装置,对其结构、各部分功能及主要设备参数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与之适应的黑启动交流励磁控制方法。针对实际控制中励磁电源切换过程可能出现的冲击问题,提出了参数设定判据。构建了包括交流励磁控制装置实物及RTDS的实时仿真系统,对黑启动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黑启动交流励磁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可实现变速机组母线电压的平稳、快速建立,同时各中间电气量变化平稳。  相似文献   
506.
匝间短路是电抗器运行中较常见的故障,鉴于目前对电抗器状态检修不足的现状,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配电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在线监测方法.首先,搭建电抗器等效电路模型,获得电抗器电气参数计算方法;然后,搭建一套电抗器短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最后,开展不同故障位置和故障程度下电抗器短路测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抗器匝间短路的等效电抗和电阻变化率存在短路位置的对称性,中部变化率绝对值最大,两端变化率绝对值最小.随着短路故障的加深,等效电抗呈减小的趋势,减小的幅度有所增加;等效电阻呈增大的趋势,增大的幅度有所增加.该研究技术可实现配电电抗器匝间短路故障的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507.
《广东电力》2021,34(9)
针对变压器各侧死区故障和断路器失灵故障问题,采集某变电站当地故障信息、保护动作状态信息和断路器位置信息,采用退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的改进逻辑方案实现变压器死区故障保护的逻辑原理,在现有220 kV变压器保护装置的硬件设备基础上,研制220 kV变压器死区故障保护装置,进行装置功能试验和动模试验,并接入电网试运行。该装置相应的控制逻辑在220 kV变压器保护装置内部实现,实施方案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动模试验结果表明,在220 kV侧或110 kV侧发生死区故障或相应母线发生短路故障而断路器失灵时,以及空投变压器发生死区故障时,220 kV变压器死区故障保护装置切除变压器故障时间均在200 ms左右,现场试运行整组试验也验证了该结果。  相似文献   
508.
基于苏州同里±10 kV直流配电系统参数,针对直流单极接地和极间短路故障暂态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示范工程系统结构及控制策略,利用PSCAD建立了电磁暂态模型,针对系统交流侧、换流器侧、直流侧和负荷侧进行了故障过电压、过电流研究,分析了接地电阻对直流侧电压和电流的影响.结果 表明:系统直流侧发生单极接地故障时,交流侧出现持续直流分量,换流器不闭锁,DC-DC变换器高压侧电容放电;故障接地电阻对直流侧电压、电流影响大;极间短路故障产生严重过电流,将触发换流器过电流保护,导致换流器闭锁;故障电流是产生过电压的重要原因;电感元件两端过电压较大,极间故障对系统交流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509.
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形成了实时的电力市场主信息采集库,为整个电力市场提供决策辅助和主动服务.电力物联网环境下,针对电力市场中电价的高度波动性给售电公司带来的巨大收益损失风险,提出一种基于市场保险的电价波动保险机制.首先,搭建了市场保险下电力市场交易架构,厘清各市场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阐述了市场保险的原理及业务流程.其次,通过对售电公司与保险公司成本效益定量评估,构建了售电公司投保及保险公司保险设计决策模型.最后,结合广东省售电公司市场运营的具体案例,论证保险机制转移和分散售电公司经营风险的可实现性及应用价值.结果 表明所提保险机制能够有效地分散和转移电价波动风险,实现售电公司与保险公司的双赢.  相似文献   
510.
故障类型的模式识别以及状态评估对于故障诊断和维修至关重要.不同缺陷类型将产生具有差异性的局部放电信号,缺陷的严重程度以及局部放电的演变过程同样会引起局部放电信号的改变,这种情况能够转化为不同严重等级和发展阶段的模式识别,模式识别属于典型的分类问题.本文对模式识别和状态评估这类分类问题进行综述.相比基于数理统计的分类结果,人工智能算法实现了接近100%的识别准确率.然而当前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本文给出了解决策略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