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12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61.
结合芦花220kV变电站主变风冷系统的改造工作,分析变压器风扇在不同转向情况下散热器散热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电力变压器风扇采用前吹方式较后吹方式能更好的发挥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且不易积累灰尘,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运行维护周期,保证了变压器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2.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继电保护装置打印功能的重要性,并列举了现有的就地化打印方式的不足和缺陷,根据现有继电保护装置普遍使用ESPON打印机实现打印功能的技术特征,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装置打印数字化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模拟打印机使得继电保护装置的打印功能正常运行,并将接收到的打印信息存为文件,并使用ESC/P编码对打印信息进行解码并转存为PDF文件,从而实现打印数字化。该方法简单实用,安全可靠,降低了维护成本提高了变电站自动化的水平,亦符合变电站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非常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
为进一步加强智能电网运行调控,提出一种基于可调负荷的运行优化策略。其中,考虑到传统负荷调控未考虑约束条件的问题,构建含供电约束的实时分布式可调负荷控制算法,从而对某一时刻接入电网的可调负荷进行实时控制,让电力总负荷变化曲线地向电网供电功率曲线逼近。验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算法可使总负荷功率曲线无限逼近计划供电功率曲线;当t=12,负荷调度得到的用电功率与总负荷功率之间的绝对差值维持在[0,3]kW之间,而不包含供电约束的实时分布式可调负荷控制算法的绝对差值波动范围在[1,6]之间。由此得出,引入包含约束条件的负荷调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4.
为实现配网系统一体化协调的管控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源—网—荷—储”协同优化的方法。结合发电源、配电网络、用电负荷及储能设备的运行特点,制定出针对性的评价指标,运用遗传优化算法对本文的优化模型进行仿真训练,模拟出各机组的出力情况及负荷时序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利用本文所提的模型及相应的评价方法,既能节约主动配电网的综合成本,又可以提高新能源消纳比例,提升配网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5.
《Planning》2014,(10)
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输电线路防雷保护的一般措施有:合理选择输电线路路径、减小线路杆塔地线保护角、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加强线路绝缘、增设耦合地线、装设线路避雷器及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等常规措施。但在雷电活动强烈、土壤电阻高、地形复杂的地区,则建议在线路路径选择时尽量避开这种区域。  相似文献   
66.
马龙  石麒  马杰 《宁夏电力》2023,(4):22-29
针对在实际工程中馈线终端装置(feeder terminal unit,FTU)上传信息误报、漏报以及保护装置拒动、误动给配电网故障定位与隔离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层模型的有源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利用多源信息进行故障区段定位,降低了单一故障信息畸变导致定位失败的概率。首先,利用保信系统收集的保护动作信息确定故障区域,然后基于改进免疫算法对故障区域内节点FTU遥信信息进行处理实现故障区段定位得到最终的定位结果。对含分布式电源(distributed generation,DG )的IEEE 33节点配电网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故障区段定位速度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67.
无功补偿容量的目标是将有功功率损耗降至最低且兼顾电压平衡。首先,针对无功补偿容量优化实际,建立考虑有功功率损耗、电压偏差、电压稳定性的多目标无功补偿容量优化模型;然后,提出基于鸟群算法(bird swarm algorithm,BSA)与混合牧羊人优化算法(shuffled shepherd optimization algorithm,SSOA)的鸟群牧羊混合优化(bird swarm shuffled shepherd optimization, BSSSO)算法,以优化无功补偿容量;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性能优越,可以兼顾各指标平衡。  相似文献   
68.
在气候多变的山区,天气情况对台区实时线损波动影响较为严重,但在目前的线损管理中,并未充分考虑气象因素对线损的影响。利用基于距离和密度的局部离群因子检测算法,建立考虑气象因素的台区线损异常智能识别模型,快速有效识别易受气象因素影响的台区,评估异常天气对台区日线损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时和预报气象信息,建立台区线损异常情况预警模型。最后以天气多变的某县供电公司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气象因素的台区线损异常智能识别模型可有效识别线损易受异常天气影响的台区,为区县供电所开展台区线损治理提供依据,辅助提升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69.
为了实现对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提出基于DMS架构的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系统.构建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统计信息分析模型,采用DMS架构体系进行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的嵌入式体系构架,运用分布式信息融合方法进行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的过程控制,提高建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和管理能力.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的过程控制能力较好,提高了对配电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和过程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0.
《Planning》2014,(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成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但是,大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故障,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能会造成事故扩大、电网稳定破坏、大面积停电、设备损坏等严重事故,给社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自从电力系统诞生以来,无数的电力行业专家、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如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