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电工技术   919篇
综合类   97篇
化学工业   210篇
金属工艺   19篇
机械仪表   71篇
建筑科学   712篇
矿业工程   67篇
能源动力   92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88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8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1篇
冶金工业   56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8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110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87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5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信号交叉口影响区路边停车的交通流延误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路边停车带的利用率和减小其对路段交通流的影响,以城市一幅路为研究对象,从分析路边停车带的车辆驶出、汇入时对道路动态交通流的影响入手,考虑路边停放车辆及信号控制的共同作用,运用稳态理论分析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建立了停车带第i个泊位车辆驶出影响下,单位时间内机动车流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Di与停车带离开停车线的距离L0、路段交通流量以及信号周期时长C和红灯时间r的关系模型.以南京市天津路路边停车带为例,重点分析了距离交叉口停车线最近停车位的车辆驶出引起的延误时间-D1随L0、信号周期时长C、红灯时间r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交叉口饱和流率的不同,停车带与交叉口的距离可分别在60m和90m区间设定,而交叉口信号周期长度和红灯时间比例均对延误结果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2.
利用活化接枝法在球状交联聚乙烯醇颗粒(以聚乙烯醇为原料,戊二醛作交联剂,采用悬浮聚合法)表面引入氨基酸功能基合成了高分子螯合剂-含氨基酸环氧化交联聚乙烯醇,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等对螯合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高分子螯合剂表面呈现球状结构,形成明显的空间网状结构,外表结构比较均匀,球状颗粒表面分布着许多较大的孔隙;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76.3 m2/g,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合成的高分子螯合剂具有螯合重金属离子的配位基团,可以推断螯合剂对重金属具有螯合功能,螯合重金属离子后,生成稳定的螯合物,能有效地稳定重金属.  相似文献   
33.
为探究无膜电去离子(MFEDI)的再生机理,采用不同树脂组合进行电再生研究。通过测定各组树脂的再生电压、再生液电导率、pH等参数,对阴阳离子电迁移路径和系统内水解离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阳离子几乎不通过弱酸树脂进行电迁移;阴离子主要在强碱树脂间迁移;水解离主要发生在弱酸树脂与强碱树脂之间,为2种树脂的再生提供82.4%以上的H~+和OH~-。  相似文献   
34.
峡谷和垭口地形风场特征的CFD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峡谷和垭口地形的风场特征和典型位置的风加速效应,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进行模拟计算,将计算得到的单山结果与风洞试验及规范进行对比以验证CFD计算的有效性,对峡谷和垭口地形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峡谷和垭口在不同山脚间距时的加速效应,针对内侧山脚和山顶处的加速比给出设计建议.研究表明:山顶处加速比最大;山体横风切面的加速效应比顺风切面显著;CFD模拟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山顶处,垭口地形风加速效应比峡谷和单山都大;内侧山脚加速比随着两山靠近而增大;内侧山脚处,峡谷地形的加速比小于规范下限,垭口地形在山间距小于一半山体底部直径、离山表面高度低于0.4倍山体高度时的加速比大于规范上限;山顶处的加速比在各种工况下均比较接近;不建议将山顶和垭口位置作为构筑物的选址地点.  相似文献   
35.
随着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智能电表和新一代无线通信等的发展,以及通过电价机制实现需求侧管理,配电系统的状况逐步发生变化,智能配电系统应运而生。作为未来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配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灵活性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也有能力参与上层输电系统的优化调度或市场化运行。在过去的10多年间,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未来配电系统的组成、体系架构、规划方法、运行策略等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逐步建立了智能配电系统的概念。在此背景下,对含电动汽车的智能配电系统的研究现状做了评述并对将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首先分析了智能配电系统的体系构成,并给出了一种系统架构;之后对智能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和核心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有待研究或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最后,就智能配电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与控制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36.
本文中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尺寸样件频响特性测试的隔振效率计算方法.设计了振动台试验方案,开展了隔振样件的扫频与定频测试,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一台特高压电抗器器身的隔振效率进行了计算,并采用不同的隔振结构进行了振动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可为电抗器振动噪声性能的优化与改进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7.
本文根据三环传动的受力分析理论,开发出基于Windows的可视化设计应用软件,对三环传动的设计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
将分析方法引入飞行器气动优化设计,在FIuent软件中进行二次开发,编写了计算熵产率的UDF,来阐述分析方法在气动优化中的作用。以二维翼型为例,通过NURBS曲线进行翼型参数化建模,将NSGA2优化算法与CFD计算耦合起来,计算低雷诺数、5°攻角下的翼型升阻比和熵产率,得到最大升阻比和最小熵产率不断调和的翼型的Pareto解。结果显示,与基准翼型相比,在升阻比提高的条件下,流场熵产率减少,能量效率提高。而且优化翼型的熵产率随着升阻比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9.
在低压微网中,针对并联运行的三相电压下逆变器,分析了无功功率和线路阻抗的关系,在添加虚拟阻抗使得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为感性的基础上,根据电压/无功下垂特性与负荷侧电压的关系,提出将负载侧电压作为参考量引入下垂控制的电压控制环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线路阻抗有较大范围变化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较好的无功分配结果。理论分析和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0.
提出了一种基于依赖关系模型的复杂软件架构的管理方法。依赖关系是通过传统的软件源代码静态分析提取出来,并且以表单形式展现,这种展现方法被称为依赖关系矩阵(DSM)。利用各种算法重组DSM用于反映软件的架构,并且能够凸显软件架构的各种模式和依赖关系的缺陷。算法结合用户输入的约束条件可形成软件架构的层次结构。该结构可作为判断设计人员设计的依赖关系是否符合设计规则基础。设计规则可在系统的迭代发展中重复应用,可以发现系统中违反设计原则的缺陷,并保证系统源代码实现和架构设计的一致性。目前这种方式已经在LDM这个软件中实现,并且已经运用在很多的商业项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