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78篇
综合类   5篇
机械仪表   6篇
建筑科学   1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2篇
自动化技术   4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电力软交换系统是电力管理系统进行电力系统管理,实现了电力管理与检测水平和检测实现智能化管理。电力软交换系统在我国电力系统管理中的应用依据处于初级阶段,系统在实际运行中依旧存在众多管理问题,文章对我国电力系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推进软交换系统在电力管理中的科学应用,促进我国电力供应系统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2.
为适应高占比可再生能源接入后的电网形态,从装机容量、开机容量、超短期功率预测、电量完成率、最小弃风弃光等角度给出了多种不同的断面裕度分配方法,并比较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断面裕度最小弃风弃光加权分配法,综合考虑了新能源场站的考核打分指标和电量完成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基于正交学习差分进化算法的求解方法。通过对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仿真,分析了该断面裕度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前提下,该方法最大程度地利用电网输送通道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实现了对新能源场站实时出力的动态优化分配,保证了新能源场站出力最大化。  相似文献   
23.
基于对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研究,将该技术与电力智能调控深入融合,实现以数据、知识为基础的实时在线分析控制型电力调控。首先,分析深度学习的发展及其对电网调度的影响,针对深度学习在出力预测、状态估计和故障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说明;然后,提出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的电力调控系统构架,分析其与传统调控系统的区别,突出了该系统所实现的功能;接着,采用基于多核图像处理器(MGP)系统,阐明了所提出的智能调控系统实现的方法;最后,通过分析人工智能化调控系统的应用案例,说明该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4.
电力调度员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员。随着电网迅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管理日渐精细,除了电网运行指挥的常规工作外,调度员还担任了许多系统运行管理任务,包括:下级调度机构人员培训、调度处置预案编制等。对于调度员管理提升,如何通过机制创新,促进调度员全面发展,是新形式下调度专业管理培养的重要任务。本文介绍了G省首创的以促进调度员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量化积分管理为手段的创新管理模式,并介绍了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索解决智能变电站GIS隔离开关操作对电子式互感器及采集装置的影响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分析GIS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VFTO产生的机理及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影响。然后采用EMTP仿真软件对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VFTO的产生过程进行仿真,对软件仿真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VFTO的分布规律。针对仿真得出的分布规律,提出了通过在电源端口增加过电压抑制设计、信号端口采用三级防护电路、优化机箱结构与屏蔽设计、优化数据采集及控制算法等防范措施进行抑制的解决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有效抑制隔离开关操作过程中VFTO的产生,最大限度减小VFTO对电子式互感器及采集装置的影响,减轻现场运维工作量,提高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的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实时采集到的电流、电压、开关量等外部开入量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继电保护动作的正确性。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某变电站220kV主变保护装置在调试过程中出现采集量开入异常的现象进行分析,首先,对事件中主变保护的故障开入回路进行检测,找到异常原因为稳压管漏电流偏大,并从稳压管失效的三种模式对稳压管异常进行了分析;其次,通过试验、加量模拟的方法对故障及正常开入回路关键点电压、电流进行比对,进一步明确了保护装置开入失效的原因;最后,提出两种解决方案,最终从经济、安全的角度出发,选取了一种最优方案,将现场三极管开入上拉电阻为1kΩ的插件更换为电阻稳压管,避免了因保护拒动、误动对电网带来的巨大风险。  相似文献   
27.
为了探讨调度业务模型和电力大数据在电网智能状态感知体系中的应用路径,同时为了提升电网智能状态感知体系对电力调度业务的支持接口效率,在对以往电力物联网硬件系统满足最小改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之前物联网大数据系统开发一套独立于以往调度系统的智能电网感知体系。该研究的关键技术是电力物联网与大数据系统的数据穿透体系和数据导出体系。经过仿真分析,该研究设计的新体系驱动的调度业务模型管理信息系统拥有更高的效率、敏感度和更低的人为错误概率。  相似文献   
28.
高比例新能源和电力电子设备的接入使得当前电网对动态电压的变化更加敏感。将单调控制系统理论应用于动态电压问题,提出输入-输出单调的判定条件,指出动态电压过程中存在单调控制特性。借助该理论论证不同规模交流系统中低压减载控制与动态电压间的单调特性,并在单机系统与区域电网中进行验证。对于新能源接入后的电力系统,简化其故障恢复期间的动态电压模型,在论证其单调控制特性的基础上,对潜在的反复低电压穿越问题进行预判,并在实际新能源送端电网中对该问题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改进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9.
非全相运行是电力系统中一种常见的不对称运行状态,可能会对线路零序电流保护造成影响,使其失去选择性,发生越级动作。为此,研究了线路零序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推导了发生短路故障和出现非全相运行状态时零序分支系数的计算公式,对两种情况下的零序分支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全相运行状态下零序电流保护越级动作的原因,与短路故障相比,非全相运行时的零序分支系数越大,越容易发生越级动作。结合IEEE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非全相运行时零序分支系数的增大可能引起线路零序电流保护发生越级动作。最后,针对非全相运行时零序电流保护可能越级动作这一问题,从定值离线校验和在线管理两个方面给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